巡狩大明[精校版]

第37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苏州,一条鞭法也开始实施,桂萼雷厉风行地抓了几个大地主,他们以放印子钱的方式让许多农民家破人亡,田地被侵占,并且谎报土地情况,良田报次田,十亩报一亩,还将自己名下税款强转到别人头上,实在是罪行累累。
桂萼按照新法,重新丈量田地,揭穿他们的诡计,将他们的罪行公诸于众,然后罚了他们一笔银子,限期令他们退还强索的土地,对拥有千倾以上良田的大地主采取阶梯收税的方法,高达百分之八十的赋税让那些大地主叫苦不迭,到处走后门想整垮桂萼,还召集无赖到苏州衙门前闹事,却被桂萼同知巡检司和苏州卫,将闹事者全抓了起来,每人重打二十大板,抓出为首者更是重打五十大板,当场打死了几个无赖,再也没有人敢出头闹事。
几度交锋之后,眼看着插秧季节就要过去,高额的田租让那些大地主手里的田没人敢租,首先支撑不住的地主开始出售自己手里的田产,其他人看到朝廷态度坚决,也不敢再拖,免得田里颗粒无收,自己却还要交大比的税银,于是纷纷开始抛售田产。
苏州大地主很多,他们集体抛售田产,供远大于求的情况之下,田地的价格雪崩一般瞬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许多本地人开始购买地产,保持家庭拥有的田产在赋税最低的十亩以内,纵然如此,依然有很多田卖不出去,这时候苏州府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由苏州府作保,大通钱庄苏州号给任何户籍在苏州府以内的农民发放买地贷款,手续繁复了点,不过这也是为了保证土地最终真正落到平民手中,所以消息一经宣布,前来贷款买地的农民依旧排出长队,让苏州府和大通钱庄紧急加派人手,并从扬州、杭州、南京紧急调动大笔银子应付贷款需求。
因为准备充足应付得当,正德十五年四月六日这一天,大通钱庄苏州府贷出去的银子就达到了夸张的二百万两之多,因为购地者多,所以地价有所上浮,不过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价位,三日之后,贷款购地的风潮终于过去,统计之后大通钱庄算得总共贷款四百五十八万两之多,扬州、杭州、南京的库银为之一空,险些不够支付的,好在这次行动是有计划的,桂萼早清算出田地数目,富余田产的数目,可能会出售数目,基本上与计划相当,唯一变数较大的就是田产的售价了,为此比计划中多贷款了五十多万两银子。
新法规定新购田第一年免租金,所以买到地的农民第一年只需还贷即可,因为赋税降低,他们大约五年之后可以还完贷,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为防止田地再次流入大地主手里,新法对卖地做出了详细规定,另外大通钱庄苏州号推出了长期贷款模式,给临时需要用钱的人提供了方便,高利贷的生意被严厉打压,只能在黑暗中生存了。
宁波市舶司属于杭州地界,不过宁波开港通商之后万商云集,紧邻杭州的苏州同样有很多机会,黄素良在桂萼的支持下加大了纺织工场的投入,在段飞的建议下,品牌的观念首次出现在纺织行业,质优价廉的飞鹰牌各种布料出现在市面上,黄素良甚至在苏州开了几家飞鹰连锁成衣店,按照段飞所说的模式,高价挖来手工精湛而且很有时尚感觉的裁缝,制作出成衣请身材姣好的模特穿着,或者送给达官贵妇,或是免费为青楼红妓量身定做衣服,目的只为广告效应。
段飞只需动口,大受启发的黄素良自会帮他办得妥妥帖帖,甚至举一反三做得更好,开海通商之后慕苏制衣裳而至的商人购买了大批飞鹰牌布料,打算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而飞鹰牌的服装,暂时受众还比较少。
黄素良手里资金充裕,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纺织这一块,景德镇的陶瓷、江南的茶叶——尤其是苏州吴县洞庭山的洞庭碧螺春,几乎成了他手里的专卖,这都是出口最大宗的商品啊。
段飞足不出京,却开始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赚钱的时候,郭震正在大笔地花钱,他向正德讨旨,派亲信去了一趟福建,命福建都司造海船三十八艘,福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造船基地,郑和七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就是福建造的,福建不仅有造船好手,在那里就地招收经验丰富的海员也极为方便,郭震选在福建造船,这倒是个正确的决定,只不过……他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一下造大福船十艘,其余舰艇二十八艘,再加上水手招募训练,两百万两银子丢进去就不见了银子,转眼他连买舰炮的钱都没有了。
军器局和火药局已经并入锦衣卫,眼下段飞和郭震的关系还不错,他又不想去求张锐,于是就跑去找段飞了。
两人现在基于利益关系,被文官们逼得站在一个战壕里,来往就没多少顾忌了,大白天跑到锦衣卫,见面就软语相求道:“段大人,眼下处处都要花钱,我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你能不能赊给我一点舰炮?让我好周转过来呢?”
段飞为难地说道:“郭公公,不是我不想借,现在锦衣卫也不大周转得开啊,商盟那些商人都精眀过人,盯得可紧了,你几十艘船,打算装多少门舰炮?几万两银子只怕还搞不定吧?要知道商盟有不少贵人们的投资的,若是我挪用太多,被皇上他们知道了……不好办啊。”
郭震跺跺脚,说道:“段大人,我也没想到会花那么多银子啊,那几十艘船简直比金子造的还贵,我连圣旨都请出来了,人家也已经开工制造了,我总不能再削减一半吧?段大人你行行好,我一定会尽快归还的。”
段飞不为所动,郭震游说了一阵之后,段飞愁眉苦脸地松了点口风道:“郭公公,这不是几万两能解决的事情,况且……照我看啊,你筹建海军还不止这么点花销,日后要用银子的时候多了,要还钱只怕还要好几年呢,我可遮掩不过来,除非有皇上点头,否则我可不敢私下给你。”
郭震知道段飞所言非虚,想了想,他一咬牙,说道:“好,段大人跟我去见皇上吧。”
段飞和郭震来到豹房,郭震向正德大倒苦水,然后说出了向锦衣卫借钱的事。
正德惊讶地向段飞望去问道:“段爱卿,筹建海军开销极大,朕也是知道的,眼下刚开海通商,银子都还没收上来呐,你们锦衣卫有那么多银子吗?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还上的,而且……这个无底洞还不知道要扔多少银子才能填满呐。”
正德说着瞪了郭震一眼,郭震跪了下来,陪着笑道:“皇上,奴才心急了一点,想一口气把舰队建起来嘛,想当初永乐年三宝太监要下海的时候,高宗一口气建了一般三十七艘大海船呢。”
段飞也道:“皇上,微臣组建商盟已有时日,日进斗金不敢说,钱还是赚了不少的,目前周转资金也还有不少富余,借些银子给郭公公倒也不难,而且以商盟赚钱的速度也还支持得下来,只是微臣不敢私自借钱给他,只要皇上首肯,替郭公公作保,我就把钱挪用一下,帮扶郭公公渡过难关。”
第435章 鱼龙危机
正德欣然说道:“还是段爱卿本事大,既然你有钱,你就帮他一下吧,这也是在帮朕啊,已经四月多了,倭寇顺着风又该肆扰沿岸各地了,若是海军早日建成,清剿了倭寇,朕也不会忘记爱卿之功的。”
段飞道:“皇上,那微臣就在皇上面前与郭公公立个字据吧,微臣相信郭公公不会赖账,不过商盟那些商人需要个凭证,我也没办法,若是皇上能在上边盖个宝印就再好不过。”
正德笑道:“好吧,你们俩就立个字据吧,朕盖个私章就好,不用动用玉玺了吧?”
在正德面前段飞和郭震立了字据,然后各自签名盖章,又盖上了正德的私章,借据就成了,字据中约定利率百分之二,每年结一次,就算是利滚利也不多,这点费用段飞收得理所当然,郭震拿得也很放心,在他看来,百分之二的利率是在够低的,就算借个十年八年的,要还也不难。
当下皆大欢喜,正德邀两人游豹房,喂了狮虎之后来到一个大荷花池边,正德对段飞道:“爱卿还记得我们君臣二人在泛光湖上钓起的那条鱼龙么?”
段飞笑道:“皇上,莫非那鱼龙就养在这荷花池中?”
正德道:“不错,正是养在荷花池中,它在此放养之后把朕养在池子里的鱼都给吃光了,朕每天得派人丢几条活鱼进去才行,站在池塘边偶尔还可以看到它悠游的身影,不过这两天它不知道是不是犯病了,到了放鱼的时间都不见,朕派人下水查看,发现它奄奄一息地躺在水底,朕甚为忧虑,不知如何是好啊。”
段飞见池水清澈,也不像是受污染的样子,那条鱼要么是寿命到了,要么就是吃了什么东西病了,他不是鱼医,又怎么敢随便乱说,见正德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段飞笑道:“皇上,您何不找个熟悉鱼性的渔夫来问问呢?”
正德心情沉重地摇摇头,郭震见段飞有些不解,低声在他耳边说道:“段大人,你有所不知,有人在皇上面前多嘴,说这鱼龙是皇上钓回来的,定是与国运休戚相关,皇上担心鱼龙出事啊。”
段飞心道不就是一只大黑鱼么?怎么又关系到国运了,这种白痴话都说得出来,皇上居然也信,真是无聊到家。
不过转念一想,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不多,这个人没有理由诅咒国运啊,除非他是另有目的。
段飞想着想着,浑身的汗毛就全倒竖起来,这鱼是他和皇上一起在泛光湖捞上来的,这是否针对自己的阴谋?
不过段飞终究不能把鱼捞起来给它治病,思索了一下,他终于有了主意,只见他微笑着向正德拱手一拜,说道:“皇上,微臣明白了,这是一件大喜事啊,微臣要先恭喜皇上了。”
正德纳闷道:“喜从何来?”
段飞笑道:“皇上,您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阳春三月草长鹰飞,正是鱼儿的交配季节啊,这只鱼龙它是想找个伴了,这池子太小,它转个身就游遍了水底,这鱼龙没病,是憋得慌啊。”
正德喜道:“真的么?那该如何解决?”
段飞说道:“皇上,这个水池太小了,就像皇上不愿呆在皇宫中一样,太拘束了,不如将它放养到太液池里,虽然还不够大,但也总比这小池子强,微臣派人快马加鞭去收购一批雌鱼回来,一起放入太液池中,这条鱼龙有了后宫佳丽三千,就不会觉得憋闷了,过了一两年,它的子孙后代无穷无尽,它就更开心啦。”
正德喜道:“还是爱卿主意多,不错,这水池对他来说实在太小了,来人啊,立刻将鱼龙给我小心捞起来,用木盆装着,朕要将它亲手放入太液池,从今往后太液池不许任何人垂钓捕捞,违者斩!段爱卿,收购雌鱼放养的事朕就交给你了。”
段飞松了口气,只要这鱼活着放到了太液池里,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借收购雌鱼之机再弄一两条够大的大黑鱼放进去,过得一两年,谁敢说哪条才是皇上当年放养的大黑?这大黑鱼虽然凶狠贪吃,对其他鱼类来说是个灾难,不过它肉质鲜美,只要控制得当,说不定今后皇宫中就多了许多名菜,都是用大黑鱼煮的了。
正德说做就做,大黑鱼捞起之后果然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正德将它用木盆装着,亲自送到太液池边,目送着小黄门们把大黑鱼倾倒入太液池中,大黑鱼入水之后似乎恢复了一些活力,它摇摇尾巴,飞快地消失在大家目光所及的水面下。
正德喜道:“大黑果然好了,段爱卿,你的见识果然高人一等,朕这下总算放心了。”
“都是托皇上洪福,微臣不敢居功,这条鱼龙定会在太液池中万载长存,守护大明江山万万年啊皇上!”
正德大喜,说道:“真的?这可太好了,不过……”
正德眉头突然又皱了起来,说道:“段爱卿,这鱼龙在太液池中的时候朕时常还可看到,放入太液池之后,朕想要见它一面可就难了,对此不知段爱卿你可有良策?”
段飞也眉头一皱,说道:“皇上,您也不喜欢被人整日打搅吧?鱼龙乃鱼中之龙,就跟皇上您在人间的地位是一样的,皇上若想它好好活着,还是不要常常打扰为是,当然,皇上要见鱼龙的话,微臣也是有办法的,譬如皇上可以选个固定的时间,每个月在此放养鱼苗,抛洒鱼食,那鱼龙虽然不屑吃嗟来之食,不过别的鱼会啊,到时鱼龙也会前来觅食,皇上就可以见到它了。”
正德道:“爱卿说得有理,看来每月朕都要过来一趟了。”
段飞劝道:“皇上,您也该经常回宫看看了,等微臣在太液池中放养雌黑鱼,明年的这个时候,鱼龙就有无数子孙了,皇上也要加油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