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且去,切忌对百姓动武,好生相劝,恩……尽量让他们交出身上的刀械(菜刀也算凶器的)。”
“是!”方悦大步离开了,神情隐隐有些自得,这位先生他看见过好几次了,连陈家的公子陈元龙这等名士也称其为老师,岂为平常之辈?若被他看重,自己也就不用回河内去看世叔的脸色了。
江哲就站在那里看着方悦将那些百姓慢慢放入,并取走了他们身上的刀械,没有一丝动乱,心中暗暗点头,这人年纪不大,倒有几分将领的气度。
百姓……
江哲总感觉有些不对头,前期黄巾军那远不是后期那些乌合之众可比,那都是一群狂热者,不惧生死,军令严明,这么可能到如今还没有他们的迹象,元龙听了自己的建议后可是不停地派人去侦察的。
莫非?江哲的眼睛看着那些百姓,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莫非那支黄巾军要将徐州附近所有的百姓都驱赶入徐州城?以消耗徐州的存粮?
真不知道那支黄巾军的统帅是谁,虽为敌对,江哲也不免有些佩服他,照着这个思路走,那支黄巾军的统帅想必也不想白刃战,最好是让徐州粮尽而降,可他不知道,别说徐州的存量,就是陈家的存量也够徐州城吃一年的,你能围一年城?江哲暗暗好笑。
这个容易对付,就怕黄巾军派了细作装作百姓的样子混入徐州城,然后里应外合,谋取城门,那就难办了。
古代最常用的便是这招了,看来自己也得用严令了,江哲思量了一会,唤过方悦,低语了几句,“入夜,若有人接近城墙,便索其口令,如口令不对或是犹豫不决着,皆杀之!”
“是!”方悦拜服,随后有些疑惑地问道,“只是这口令?”
“恩,每日你到我处,我说口令于你听,不得外泄,一日一换。”江哲心中发狠,我来个“天王盖地虎”,你黄巾军要是能想出“宝塔镇河妖”,那我就死心了!
“还有,巡逻之事,你可千万要上心,这关系到徐州城千千万万的百姓!”江哲语重深长地说着。
方悦越听越激动,这代表什么,这代表这位先生看重自己了,要重用自己。他激动地连连点头。
虽有些遗漏,但现在总算是诸事俱备,以后就看自己的临机应变了,为了徐州百姓,为了秀儿,我江哲当与你们斗一斗!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黄巾军!
第三日清晨,江哲才刚刚起来,陈登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一进门,连对秀儿行礼都来不及就拉着江哲走了。
“干什么啊!”江哲一边被他拉着一边皱着眉头说道。
“黄……黄巾军到了!”陈登似乎有些惊慌,还做不到历史后期那种谈笑退敌的姿态。
“慌什么!”其实江哲心中也很激动,但是表情却意外地平静,平静地让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不过正是如此,他可以教训陈登了,“你看看你!一脸惊慌的样子,要是被守城的将士们看到,岂不坏了士气?”
陈登一愣,重重呼了口气,拱手说道,“老师所言甚是,学生失态了,请老师恕罪。”
穿上秀儿递来的长衫,江哲淡淡说道,“那黄巾军现在就在徐州城外?”
“那倒不是……”陈登对秀儿行了一礼表示歉意,秀儿还礼。
“听我派出的家将说,黄巾军离此地还有二十里的路程,人数极多,不过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并不急着赶来徐州城,照着那脚力,怕是还要一个时辰才能到。”
“这也太慢了!”江哲皱了皱眉头。
“事出反常必有妖!”陈登顿时说道。
江哲点了点头,看来从昨日起赶来的那些百姓之中必有黄巾细作,麻烦啊麻烦!
“哦,对了!”陈登好似想起一事,连忙问道,“还请老师说于学生今日的上下口令。”
“恩,这上令嘛……”江哲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额头,沉吟道,“冬水田里种麦子……”
“啥?”
“下令怪栽(哉)!”
“……”陈登顿时目瞪口呆,“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
“呵呵!”江哲自己开始笑了,把后世的歇后语用在这里当口令,想必那黄巾军是不晓得的。
“妙……”陈登念叨了几遍,总算回味过来,看了一眼笑呵呵的江哲,心说老师不愧是老师,敌军逼邻,还有心情谈笑。摇摇头,顾自先去告知将士今日的口令。
好吧!就去见识下那传说中的黄巾军吧!江哲深吸一口气,踏出一步,忽然心有所感,转身看向身后。
“妾身说过的!”身后的秀儿微微一笑,“夫君到哪里,妾身便到哪里。”
“……”江哲张了张嘴,犹豫着是不是要让秀儿留下,但是看着秀儿坚定的目光,他轻轻说了句,“……外面很冷,加件衣服吧。”
“恩……”
得知黄巾贼子逼近,陈登召集将士,做着最后的激励,但是听闻黄巾军战力强大,官军连连败北,将士们的脸上出现了低迷的神情。
方悦心中暗暗懊恼,又羞又愧地看着江哲。
陈登皱了皱眉头,轻声对江哲说道,“老师,将士们士气大减,恐怕……”
江哲站在城门之上,望着低下的将士,沉声喊道,“……你们看看这里!”
低下的将士莫名其妙,随后才明白过来江哲指的是徐州城,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江哲想说什么。
“这里是徐州城!”
“是我们父母、妻儿居住的徐州城!”
“黄巾军是很可怕!”这话一说陈登顿时有些慌了,怎么这个时候老师还说这个呢?但是又不敢擅动,心里暗暗焦急。
“死也很可怕!”
“但是死却不是最可怕的事!”
“想想城破之日,我们的妻儿老小暴露在黄巾贼子的手下!让我们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