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主公!”帐内、帐外曹兵自然望见了曹操,大呼一声。
“不必多礼,”摆摆手叫众人免了礼数,曹操疾步走入,皱眉望着帐内将士,凝神说道,“守义,情况如何?”
江哲自然明白曹操指的是什么,摇摇头就实说道,“措手不及,眼下我能做的,恐怕就只有防止瘟……咳,防止这个病症传播再行传播开来,不过就算如此,我也没有完全把握……”说着,江哲便将方才之事以及自己的命令一一告知曹操。
“原来如此,病菌嘛,”对于江哲时而冒出的‘术语’,曹操显然有些不懂装懂,咳嗽一声,望着李典挥手说道,“曼成,你渎职之事暂且不论,我且命你助守义处理之事,倘若有何怠慢之处,两罪并罚,决不留情!”
“是!”李典抱拳应命,他也明白,曹操显然是徇私了,否则自己麾下管辖的将士,竟发生此等大事,理当问斩,更别说身为大将,竟待事发之时,犹然不知其中究竟,这是何等渎职、失察?
“防止再行传播……”望着帐内中景象,郭嘉双眉紧皱,望着江哲说道,“这瘟……咳,这病,我亦不甚了了,幸好守义知晓如何处理……”
“也并非我知道如何处理?”苦笑着摇摇头,江哲定下神来,凝重说道,“眼下,最好将患病的将士,与未患病的将士暂且分开,否则一旦反复传染,我四十万大军恐……额,我的意思是说,若要治愈,还是将患病的将士单独居住才好……”
望了一眼帐外围观的曹兵,曹操自然明白江哲的顾虑,点头说道,“守义所言极是,那么,至今日起,就将患病的将士移到后营吧,派些人代为照顾,守义,我见你精于此事,此事便交与你了,事关我数十万大军……”
江哲点点头,拱手说道,“明白,我义不容辞!”
皱眉打量了一眼四周,郭嘉忽然说道,“守义,你方才说的,只是防止传播之事,那么治愈呢?”
曹操一听,顿时望向江哲,只见江哲犹豫一下,迟疑说道,“在我想来,或许有人可治!”
“谁?”曹操紧声问道。
“华佗,”吐出一个人名,江哲苦笑说道,“可惜此人眼下仍在许都,若是能在三五日内请他至此,或许可解此祸……”
“许都?”曹操嘴角一抽,哭笑不得。
三五日……
插翅也飞不到许都呐……
※※※
确实,就像曹操心中想的,三五日,别说来回,就算是单程,恐怕也到不了许都,就算是双马疾奔,满打满算,半个月,这已经算是急速了……
然而,患病的曹军,能否支撑半个月呢?
事发第一日,四十万曹军之中便有两万人左右感染了瘟疫,就算江哲当即作出了正确指令,仍然无法阻止瘟疫在这偌大曹营之中蔓延开来,江哲唯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降低了瘟疫的危害罢了……
待至次日,曹操在下令腾出后营的同时,叫麾下大将夏侯惇、曹洪、张辽、张颌等将领搜查全营,将感染症状的曹兵移至后营,待日落时分,亦有大约一万五千将士相继出现种种患病症状,就像是江哲说的,就算未发兵,亦不可掉以轻心,不过在潜伏期罢了……
第三日,共计有五万余曹兵感染,其中百余人,更是处在性命攸关的时段……
第四日,终于出现死者了,十三名,在江哲脑海中,这可并非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第五日,一百三十三名曹兵病故膏肓,其中派去照料的兵士中,三百余人感染……
……
半月后,粗粗估计,已有二十二万人感染症状,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偌大后营,已经装不下这些患病的曹兵,不管其中感染病毒的症状如何,感染了瘟疫却是实情……
其中,已有大约一万余人死于瘟疫,郁郁而终。
就在此时,华佗终于到了……
不过当他望见后营中那庞大数量的患病曹兵时,面生亦是一惊。
倒不是他惊讶患病的曹兵竟有这么多,他是惊讶,存活的曹兵竟然有这么多……
这,恐怕是江哲唯一的贡献,叫麾下将士勉强支撑到华佗来到。
不过麻烦的是,就算华佗在许都得知此事,程昱、李儒发动全部兵马找寻药草,也无法治愈这二十二万的曹兵啊……
时间,离周瑜预算的大战仅余下数日!
第四百零四章 不会再有胜利的战役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乃是东汉末年医术最为高超的寥寥数人之一。
时至建安四年十月下旬,华佗得闻曹军爆发瘟疫之事,驱五百精壮士卒,驱数百辆装载着药草的马车到了汉阳曹军营寨,而此时,曹营中事态已近乎糜烂,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曹兵死亡,营中人心惶惶,难以压制。
不过比起营中将士来,眼下恐怕是江哲更为需要华佗诊治了。古往今来,军中一旦爆发此等大事,那么军中兵士溃散逃逸,也是屡见不鲜,为防止疫病扩散至整个荆州,以至于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是故,在瘟疫爆发的半月来,江哲每每流连于后营,一面照料营中将士,一面安抚军心,整整半月,江哲是不曾睡过一个好觉,忧心忡忡,日渐消瘦。
谁叫他是这四十万大军统帅呢?
对此,曹操亦想过暂时削去江哲的统帅之职,倒不是曹操因此责怪江哲,相反的,曹操也认为,瘟疫,乃属于天灾人祸,与江哲实在搭不上边,短短十余日间,看着江哲因此日渐消瘦,曹操心中叹息不已。
不过想了想,曹操还是作罢了。
毕竟,作为相交数年好友,曹操太了解江哲的脾气了,外柔内刚,温文儒雅,又好说话,是自己帐下重臣中最得人缘之人,就算是在名存实亡的朝廷之中,江哲也与荀彧一样,作着帝党、清流与曹系三者之间的调停者。
上至朝廷重臣、许都名流、手中重兵的曹系大将,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江哲向来是以礼待人,当然了,若是有些家伙不分好歹,频频生事,那么江哲自然也不会客气。
比起江哲来,郭嘉从来不对自己看不上眼的家伙好言相向,而荀彧、荀攸则基于其荀家,也不会对一般人假以颜色,许都的司徒江府,是唯一一座就算是平民百姓,亦可登门拜访的府邸,当然了,这是在百姓有事相求的情况下,倘若无事的话,李儒自然也不会叫他们打扰江哲。
总而言之,江哲算是曹操帐下最好说话的人,不过有时候,仅仅是看似好说话罢了……
别看江哲仅区区一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抡武力,别说虎豹骑,就连一般将士,江哲也不见得打得过,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文人,犯起倔来,脾气犹在夏侯惇、曹洪等大将之上。
毕竟,就算是夏侯惇、亦或是曹洪,只要曹操一道令下,二人自然不敢造次,可是落在江哲这里,就算是曹操,亦无法叫江哲改变心意。
当初曹操为报父仇讨伐徐州,最后服软的可不是江哲,而是曹操。
君不君,臣不臣,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是朝廷大忌,然而一代霸主曹操却没有因此嫉恨江哲,反而更为看重,尝屡屡称赞江哲‘复有先贤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