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叹了口气,肃然道:“你也要多多保重!你和国师所要办的事情,不止是要杀头的,一定要当心。你虽然长大了,但我依然很揪心你。”
延丰帝转身离去,灵毓秀跟上他:“父皇,放牛的教给我九龙帝王功,与你传给我的大不一样。孩儿想传给父皇,父皇想学吗?”
延丰帝哈哈大笑,摇头道:“你的小情郎虽然才华横溢,本事非凡,这次更与你一起做出一个惊世创举,朕也自愧弗如。但说到九龙帝王功,那么你的小情郎便差得远了。他学到的功法,还是我传给他的。”
灵毓秀气道:“你学不学?”
“好,好,你说来听听。”
灵毓秀将秦牧所传的九龙帝王功传授给他,延丰帝面色渐渐凝重,待到灵毓秀讲完,延丰帝面色铁青,冷冷道:“他传给你的?”
灵毓秀感觉到他身上的杀意,不由打个冷战,颤声道:“父皇……”
“帝碟,在他身上!”
延丰帝龙颜大怒,气极而笑:“这是从帝碟上参悟出的功法!我灵家的宝物,原来一直在你的小情郎身上!朕这边去……”
他正欲杀回去,突然停下脚步,遥望白雾皑皑的山庄,怔了怔,摇了摇头,向惊慌失措的灵毓秀道:“回京吧。”
灵毓秀连忙道:“帝碟在他那里,我去讨要回来,父皇不要动怒。”
延丰帝摇头道:“这块帝碟我已经看了千百遍,始终没有参悟出什么。灵家列祖列宗也看过不知多少遍,始终无法破译其中奥秘。灵家的皇位,不是靠这块帝碟换来的,不至于为这件事与天圣教闹得不可收拾。”
灵毓秀偷偷看了看他的面孔,延丰帝面沉如水,波澜不惊,不知他的真实心意。
“秀儿,一定不要说元神引是你和秦爱卿开创的,这件事,任何人都不能说。”
延丰帝沉声道:“说了,我护不住你。”
灵毓秀微微一怔,默默点头。
山庄中,秦牧为瞎子检查眼睛,瞎子腿上的伤已经痊愈,但眼睛还缠着丝带,时不时换药。
“牧儿,开创元神引的事情,别说是你做的。”
瞎子突然道:“山庄里见证这一幕的人,也都必须守口如瓶,决不能外传。明白吗?”
秦牧不解:“为什么?”
丝带解开,瞎子缓缓睁开眼睛,两只眼睛中没有神采,但是慢慢地他的黑眼球中有神光涌动,接着一层层阵纹旋转不断内扣,眼睛中浮现出无比深邃的九重天,语气异常平静:“法变了,道变了,天亦变了。变天,会死人的。天下间所有的宗师,都感应到了不同寻常的波动。风雨欲来……”
第413章 当惊世界殊
京城,国师府。
福老慌忙进去通报:“老爷,陛下来访!”
延康国师起身相迎,延康国双雄聚首,灵毓秀也跟在旁边,延丰帝深深看了国师一眼,延康国师会意,挥手让福老退下。
“陛下刚到京城,还未入宫便直接来找我,应该是有大事发生。”
延康国师露出询问之色,目光落在灵毓秀身上,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人,陛下可以说了。”
“国师感觉到了吗?”
延丰帝道:“五日前,天地间的波动。”
延康国师点头:“很奇妙的波动,法变,道改,天地大道有异变,是有人在变法,给我很大触动。”
延丰帝取出元神引的男女篇,交到他的手上:“国师看看。”
延康国师细细翻阅,面色越来越凝重,过了良久,这才合上元神引,道:“笔迹是公主和秦教主的。六合变法,改变了七星、天人、生死、神桥,难怪会有这么大的动静。秀公主很不错,将来的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他聪慧异常,无需延丰帝点透便知道是秦牧与灵毓秀所为,而且猜测出这套元神引功法的出现会引来什么后果。
延丰帝点头:“变法来源就是这两卷书。朕马不停蹄立刻来见你,便是因为事态严重。眼下造成的影响还很轻微,非由术入法的大宗师不能察觉,然而对于由法入道的存在来说,影响便更大了。你刚才说给你很大触动,看来你已经先我一步入道了。”
延康国师道:“我入道时间尚短,还不清晰,但是那种波动却如同浪潮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而我立在浪潮之中,感受到天地大道的细微变化。”
延丰帝细细体味一下他话中的含义,赞道:“道境真是奇妙。对你的影响已经很大,那么对神祇的影响呢?”
“只会更大!”
延康国师眼中露出一丝不明意义的光芒,道:“这几日陛下不在京城,各地奏折雪花般飞过来,陛下请看。”
他取出几十个奏折,是各地的县令、府尹的奏折。
延丰帝打开看去,启宁县的县令上奏,说启宁县的祁月奶奶庙发生地震,其他地方毫无震感,惟独奶奶庙被震塌,压死了信众十多人。
启宁县令与一众衙役清理瓦砾时,见山庙裂开,现大裂缝,裂缝中有巨人神像,露出半个身子,隐隐约约现出血肉之色,遍体符文流光。
延丰帝微微皱眉,想了想,将这个奏折递给灵毓秀,自己则又拿起另一个奏折。
这个奏折是曲州府尹上奏,说曲州府的大曲湖发生异事,夜半时分,湖中有异光冲霄,光满湖面,湖中有大物升起,眼如灯笼,自言是曲湖君,要岸边人进贡童男童女进食。府尹命衙役去湖中一探究竟,已经死了数位神通者。
延丰帝眉头紧锁,翻开其他奏折,都是各地的官员上奏各地州郡县发生的异事,有的是神庙裂开,现出古老无比的神像,将原本供奉的神像顶得坍塌。有的是江河地动,江底河底出现神像,神像或者一动不动,或者开口说话,让当地居民进贡,很是奇异。
还有些地方异光连连,现出奇怪的宝物,但谁都无法拿走。
“我延康国并无这些神祇。”
灵毓秀将奏折看了一遍,放下奏折,思索道:“这些神祇石像从何而来?他们绝不可能是从地底钻出来的。这些奏折中还有些宝物不像是古代所留,像是神祇的宝物。”
“不是从地底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