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呢,还有好几天,今晚就不想了呗。
薛牧舒服地靠在床沿,手指没入刘婉兮的秀发里,看着她柔顺“灭口”的模样,低声问:“婉兮,还想借种吗?”
刘婉兮默默侍奉了一阵子,才抬起头道:“如果为了宗门计划,那是愿意的。如果只为自己,已经不想了。”
“为什么?”
“当时以为可以要一个寄托,而如今既知小婵在,我对小婵尚且愧疚,母亲的责任都不知道怎么弥补,如何能有心再要一个?”
薛牧默默点点头,笑道:“那就算了。”
刘婉兮又道:“你的爵号,我们既不内行,明日可以让礼部议一议,他们还是比较懂的。同时给你加爵也算是让政事堂过一遍,你是有功者,这件事光明正大的,没必要我们自己暗地里琢磨。”
“义王不是还弹劾我挑弄是非?要朝廷把我抓起来?”
“弹劾折都被我烧了,哪还有弹劾,只剩议功了。”
薛牧忍不住笑出声:“我有什么功?”
刘婉兮认真道:“你有很多很多功,自己真不知道吗?”
“呃?不知道啊。”
“献策新秀谱,加强了六扇门的掌控力。如今新秀谱都发到第四期了,你似乎没怎么关注?各大宗门以前多跋扈,现在对六扇门越来越束手束脚,不愿正面撕破脸,这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刘婉兮笑道:“而你以六扇门捕头身份去鹭州,解正魔之争,救无数武者,破瘟疫,解阴谋,这些全是大功,你连一根毛都没找朝廷要。虽然这些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但有功就是有功。”
薛牧笑道:“那么早的事也算呢?那和朝廷作对怎么算?”
“朝廷的事儿,功不在早晚,只在有没有人为你提。同理,罪不在有无,只在有没有人追究。”
薛牧怔了一下,回味不已:“这话很有味道。婉兮你有点入行了。”
“学了这么久,总该有点长进的。”刘婉兮笑道:“此前夏侯荻在姬青原面前为你叙过多次功,是姬青原没理会而已。现在姬青原躺了,政事堂重议的话,有夏侯荻力挺,啸林暗助,加上这次对神机门建议之功……你又不要升职不要银钱不要土地,全部折成虚爵的话,很可能不仅仅是个子爵了呢。”
薛牧心中一动:“能封侯?”
“封侯也许逾了,但眼下的状况,力推一把指不定也能成。毕竟只要个虚头,比较容易争取。”刘婉兮好笑道:“可你真的不要别的,只求个虚头?”
“别的我薛牧自己会赚,朝野地位自己赚不了的。”薛牧笑道:“好几次借着朝廷爵爷的名头,堵得别人气都不知道怎么发,这滋味我上瘾了。”
刘婉兮目似秋水,媚声道:“爵爷还堵得贵妃话都不能说了呢。”
薛牧被撩得心痒不止,继续堵了她的话头:“妖精看棒!”
……
第二天一早,薛牧继续去给女徒弟上课。
“师父师父,我听孤影说了,翻找了一夜,帮你找了一个很好的爵号!”
“什么爵号?”
“五味子!”
“真是谢谢了,为表谢意,请你把葡萄架一文抄写十遍。”
“……”
“怎么,不服?那我们亲自练习十遍?”
“我抄!我抄还不行吗……”
女徒弟可怜兮兮的抄书,薛牧开始整理教案。调戏归调戏,他是真的想要把知道的小说理论教给萧轻芜,至少这次入宫要教完基础理论,深入的东西以后还有机会。
这次入宫的概念和上次不同,之前是为了筹划而找刘婉兮和李公公密议之用,而这回纯粹是在“避世”,等着某条毒蛇出招。卓青青留在外界主持工作,叶孤影借着隐身之能达成内外交流,夤夜陪着在宫里等,一行人默默观察,只待风云生变。
正道的走向还观察不到,这一早上政事堂倒是为了他的功过议得热火朝天。
义王党是不会同意给薛牧加爵的,不擒拿归案就不错了好吗?但是这一次声势浩大的义王党却发现,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
“呛!”夏侯荻当廷拔刀,剁在案上,继而一脚踏在刀边,凤目凛然:“我六扇门之功,谁敢说不是功,站出来让本座看看你有什么功!”
好几个大臣脸色都跟吃了翔一样,不是说这个疯子现在不疯了吗?大家都是体面人,有话好好说啊,这话都没说两句就当廷拔刀是闹哪样啊?
第四百五十七章 薛牧封侯
往日夏侯荻很少上朝,基本不参与,逢召或者有事才上朝。但一旦上了朝,她有个特殊性:她是唯一可以“剑履上殿”的人。
这段时间比较特殊,作为朝廷对外最具代表性的武事代表,大约可以视为“大将军”?在皇帝不能视事的情况下,她只能每天都来参与政事堂议事。
前些天很无聊,焦点都在党派撕逼上。就连选一个人去替换沂州卧病的黄总督,都扯皮到现在还没选出来,夏侯荻失望无比,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了。那一天累得靠在薛牧肩头,这朝争的疲惫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到了昨天才有让夏侯荻眼前一亮的事情,那就是薛牧提出的用新材料铺路,或者设轨。李应卿表示神机门很有把握研制出成本不高的铺路材料,建议政事堂研究推行方案,定下试点。
由于李应卿力推此事,加上事情是薛牧提的,导致李公公大力支持,再加上相国苏端成认为这是好事,三方大佬共识之下,居然成为这些日子以来第一件实务讨论,并且眼见讨论出了雏形。夏侯荻对此不内行,不发言,但听着人们讨论的时候,心情很好。唯一败胃口的是义王党的人在这里叽叽歪歪,挑刺儿反对,她已经忍很久了。
今天李公公主持会议时出示了皇帝诏令,说让政事堂给薛牧议功。这个诏令让夏侯荻又惊又喜,她以前都不知道跟姬青原提过几次了,姬青原始终压着不理不睬,这回是怎么开窍了?
要知道薛牧之前那些功,不仅是薛牧自己的,同时代表了六扇门的功劳和面子,就算薛牧和她没暧昧,作为合格的领导也得为自己下属做争取的。
正当她要表示举双手同意时,不和谐的声音就先传了出来:“薛牧挑动事端,构陷朝廷得鼎,最终导致黄总督遇刺,罪还没问呢,怎么议功?”
李公公阴恻恻道:“陛下诏令议功,你非要议罪,是觉得义王喜恶比陛下旨意重要?”
那人不敢背这锅,只好道:“薛牧做城主,终日不理政,考评也是下下等。也就是挂个捕头身份去鹭州做了点事,得利的还是无咎寺与星月宗,算什么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