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温侯[精校版]

第24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吕布道:“如今袁绍仗着声望屯兵南皮,对我等的威胁却是不小啊。”
侯成不解:“主公,那袁绍不是我等的盟军吗?只要董贼还在,想他不会敢轻易对我北平用兵吧。”
麴义倒是先解释道:“自从十八诸侯离开虎牢关那日起,就非一块铁板了。袁绍野心极大,怎么肯居于人下,如今招兵买马不就正好说明这一点。”
吕布问道:“那依诸位看,我当如何?”
麴义,文丑等人倾向于增加自身兵力,因为辽西郡如今也是吕布的势力范围之内,兵源不成问题。而逢纪,审配等人则是希望吕布能够先休养生息,而且袁绍在名流中得影响极大,不可主动出击,否则容易给袁绍借口。
吕布见田丰沉默不语,知道他心中定有所想,故而问道:“不知军师如何想?”
田丰道:“某觉得诸位将军都有道理,只是我等在现在这个时候为何一定要把目标对准袁绍呢?”
逢纪道:“军师何意?”逢纪,审配二人虽然是后来才被吕布挖掘出来,但是自古文人相轻,对于吕布如此敬重田丰还是有些微词,故而如今听得田丰之言,当然是要找些毛病出来,以表明二人并不弱于田丰,这也是人之常情。
田丰好像不知道他二人的意思,依旧道:“在下的意思是如今袁绍气势正盛,其他诸侯例如冀州的韩馥,北海的孔融,他们都不着急,我们就更不用如此,毕竟我们上头还有一位幽州刺史刘虞刘大人在。”
逢纪道:“这个我们早就知道,只是元皓的意思却是不明白了。”
田丰笑道:“元图莫急,某的意思是既然动不得袁绍,不如试探一番,但却不是针对袁绍,而是那黑山的黄巾军。”
吕布来了精神,问道:“黑山军张燕?”
“正是”,田丰道:“主公此番出征黑山军,一来可以探察袁绍对于主公突然出兵以后的动向部署,二来打着剿灭黄巾余孽的旗子,就算袁绍想要做什么动作,且还要想想犯不犯的着,若是他敢出兵,主公只需要到两位刺史那边疏诵一番就可。”
“妙啊……”吕布大笑道。
逢纪,审配二人也是不得不承认这田丰在智谋上果然比他们出色,因而也是由衷赞许。
五日后,吕布上表幽州刺史刘虞准备出征黑山的黄巾余孽,希望他能够提供一部分粮草。
对于那些贼匪,尤其是危害道大汉江山的黄巾军,刘虞倒不像对待那些外族那般宽容,反而极为严酷,得了吕布的消息,立马答应,兵支援人马五千,粮草无数,令大将阎柔为大将随吕布一同前往黑山平乱。
至于原本应该在平原的张燕部,因为依旧面临着所有黄巾军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粮草而不得不放弃平原,转入山区作战。
冀州作为黄巾的发源地,久在张角等人手下,当地的百姓多为其蛊惑,可以说是黄巾的附庸。
韩馥因为暂时对平原的张燕武力征讨,听从谋士沮授的建议,不但释放战俘,而且还驱民入平原。这样一来,张燕面对这源源不断的难民,实在是欲哭无泪。
收留他们?自己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
遗弃他们?别说自己没这个勇气,便是城中将士也是万万不会答应,因为这里面有不少是他们的亲人。
最后,可怜的张燕还是收留了他们,但这也导致城中粮食越加的紧张。等三个月过去后,城中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张燕只希望粮草能够坚持到攻下一个郡县的时间。可是事与愿违,多日来的饥饿让黄巾将士失去了不少的体力,令他们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因为黄巾本来大部分都是一些农民为主,不过连年的战乱,已经让平原附近的农田荒废不少,加上官军虽然没有办法在秋,冻两季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零星的骚扰,还是让张燕苦恼不堪。除了骚扰以外,为了防止张燕部抢掠村庄以夺得粮食,不惜把外围的大量村民,物资移到有防护力量的大中城池。张燕也不会傻到冰天雪地的时候去攻城,因此只能等待着明年的春季,再做打算。
于是乎,在平稳的过去三个月后,朝廷开始动手处理平原的张燕部。
先是冀州刺史韩馥令部下出战,然后便是那刘备被刘虞任命到平原招兵买马对付黄巾军,之后与渤海等地的官军互相慢慢推进,吞噬掉黄巾军的势力范围,逼得张燕不得不在收集一些物资后丢弃了平原,逃往山区中,依仗地势对汉军顽抗。
因为当年各地平乱,不止皇甫嵩,董卓,丁原等人都对那些黄巾俘虏大肆屠杀,故而十几万的黄巾军与百姓不愿投降而是选择跟随张燕。
张燕也是甚大的魄力,居然就带着这十几万人马遁入燕山,在里面开种耕地,狩猎走兽,时而派兵劫掠一下周边城镇,居然也让他支持下来了。
但这次成了吕布的目标,却说是他的不幸也是大幸。
对于吕布来说,任何资源都比不上人口,有了人口才有粮食,经济,进而可以从中挑选人才,兵丁,试想:一个三十万的郡县能否对抗一个三百万的州?
当然不能,故而吕布一直反对无谓的斩杀,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吕布绝不轻易处死俘虏。
十五日后,刚刚回到北平的吕布再次披挂出征,银戟直指黑山张燕。
第三十二章:战官军张燕问计,斗贼人吕布妄为
燕山险峻,多有山林乱石,可为天然屏障,令官军不得上前一步,但也是因为如此,山中少有可用于耕种之处,十几万军民在内,却也是不得痛快,这一年时间里,也是开始出现偷偷逃走的百姓,当然张燕对于这些确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去留。
闻听幽州的吕布亲自率军前来征讨,见军下诸将确实多为惊惧。也是,那吕布近年来风头正劲,其实不光是他,就算是他帐下的文丑因为斩了西凉第一勇将华雄,现在也是广为人知。
见诸将窃窃私语,张燕道:“尔等如何看此次官军对黑山的进攻?”
有副将道:“自然是听少主的话。”
因为当初张牛角收张燕为义子,故而军中多有人还是习惯叫张燕为少主。
张燕想了想道:“若是我说要降,尔等也愿意听吗?”
诸将面面相窥,虽然他们自己心中可能是这么打算的,但是不知道张燕是怎么想的,不知道其他人又是怎么想的,若是说错话,怕是要被张燕杀鸡给猴看,那不就成冤大头了。
作为他们的领军人,张燕想必是不愿投降的,故而有副将就道:“少帅,难道你忘了在邺城死去的那些兄弟了吗?难道你忘了老将军是为什么而死的吗?”
张燕答道:“我当然记得是那些官军杀害我们的兄弟,重伤义父,以至于义父早早的离去,可是,现在我黑山这里足足有十万的百姓需要粮食,我得为这些百姓的生死着想啊。”
“难道少主认为你降了以后,就能保全我们的将士跟百姓吗?”,有人继续道:“少主,你可别忘了那皇甫嵩是怎么对待许昌的降卒的,听闻这吕布当年出道之时就是跟随皇甫嵩的,受其教诲,难免不是一丘之貉,更何况听人说这董卓未曾与吕布等翻脸之前,也是身为器重他,想来如同吕布这般的人,一定深受皇甫嵩与董卓的影响,必是个嗜杀如命之人,我等怎么能降?”
一提起这董卓,其余几位副将更是怒不可赎。原因无他,便是这董卓当年入了钜鹿,居然连死人都不放过,把张角挖尸出棺,削首请功,故而深为黄巾军痛恨,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众将皆言要为张角报仇,誓死不降。
本来张燕的意思只是看一下兄弟们的意愿,若是愿意降便降了就是,却没想到这些人的反应居然如此的激烈,大有不与汉军决一死战决不罢休的意思。故而张燕无法,只得放弃这个念头,与众人商议起战事。
不过,对于现在最大的难关,张燕不得不问道:“若要战,我军粮草如何筹备?”
有人回到道:“少主尽管放心,末将愿率本部人马三千军,迂回到冀州各地背后,或袭粮道,或破县城,既可以拖延敌军行动,也可以稍稍解决下粮草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