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袁绍手下一批人马颇有实力,暂时抵挡住了曹军的疯狂进攻。
“袁将军,怎么办,怎么办啊?”一边的刘和何尝见过这样的厮杀,忍不住向袁绍问道。
王允见夏侯渊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皇城也是慌了神,如刘和一般就这样看着袁绍,希望这个被他赋予厚望的子侄能够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如今的局势有些出人意外了。
袁绍面不改色,强笑宽慰众人道:“我们城高兵多,夏侯渊想要攻进城内决无可能,只要支持到天明,城外驻军得知事情原委之后必定率军勤王,而且城中多有禁卫,也可调用。”
待众大臣与刘和安稳下来,袁绍又对手下仅有的一员上得了场面的大将韩莒子道:“韩莒子,夏侯渊人少,你速带千余人马从南门出冲击敌军本阵,若能擒杀此人,当为大功一件。”
韩莒子跟随袁绍多年,转战各地之后却被闲置在洛阳无所事事,现在有一个如此好的对手在,当然是欣然领命带着人马杀出城去,另有一将姓赵名睿,也是带了一军从北门杀出。
夏侯渊在城下督军,身为大将的他因为兵少也不好亲上战场,免得中的暗箭,这样不免会损伤士气,但是见敌军有人居然不知死活的杀来,见此大笑,继而顿时杀性大起,只带了百余人就杀向韩莒子部。
虽然不过百余人,但是着百人皆是夏侯渊军中最为精锐之士,在函谷关与马马腾,韩遂等人交战多年,力保函谷关不失,他们身上自有一番杀气,也仅仅凭借着这一股杀气,比便就逼得韩莒子部的人马节节后退。
夏侯渊一马当先,突然见前军有一将黄袍黑马被众人保护,知其为一大将,不愿久战,便叫道:“敌将可有胆与我一战?”
那韩莒子正憋着一口气,岂会怕了夏侯渊,便挺枪上前。
二人厮斗在一起。
可惜韩莒子虽然勇猛,却还不是夏侯渊敌手。
斗了十余回,韩莒子被夏侯渊一刀砍落头上铁盔,更见不及。
韩莒子心惊胆裂之下,渐渐生出败退之心,这念头一出来便就不可收拾,只坚持了数个回合,居然就弃了夏侯渊往后阵逃去,其亲卫则是挡住了夏侯渊的攻势。
眼见韩莒子即将逃走,夏侯渊突然大叫一声:“敌将!”,好似一声平地轰雷。
韩莒子以为夏侯渊追上来了,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只见银光一闪,韩莒子觉得头颅裂痛,落下马来。
而那夏侯渊则是收起大弓,厉声道:“敌将已死,随我杀。”
对面的见主将韩莒子被夏侯渊射杀,心中胆怯,纷纷丢下兵器各自逃跑。至于另一军的主将赵睿索性未战而退回了皇城。
夏侯渊不但善于游击战,手上的功夫更是不弱,当年对付黄巾贼的时候,与黄巾大将波才对射,一时称为美谈,而且如那荆州箭术名家黄忠一般,这夏侯渊也是能够连发三箭的高手,与乱军之中射杀敌将自然也不在话下。
袁绍见韩莒子战死,顿时心中一片悲凉,又见士气低落,只得暂时紧闭城门勉力支持着。
恰在此时,夏侯渊剩余的两千人解决了其他地方的反抗,在荀彧的带领下匆匆而来。
荀彧见夏侯渊居然已经开始攻打皇城,大惊,急忙劝阻夏侯渊退兵。
夏侯渊对荀彧历来敬重,又见其面色凝重,不便违抗,只得鸣金收兵,再给袁绍一日时间苟延残喘。
待得夏侯渊收了兵马,与荀彧准备共商此事时,荀彧进门就是一句:“妙才,你如何这般的糊涂……”
曹操之所以能够在群雄中崛起,除了他本身的雄才伟略,招募各样的人才为己所用外,在政治上的至高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一大成功点。先且不说这能不能令诸侯,但是曹操压着个天子却是事实。无论谁要去攻打曹操,都必须承担一个形同攻打天子的罪名。也许过个很久时间,这招自然会失去他的作用,但是现在无论是西凉的马腾还是冀州的吕布,乃至荆州的刘表可都是关注着曹操呢,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只是对刘表等人,对曹操也是如此。
洛阳四战之敌,如果没有天子这张皇牌的掩护,曹操又怎么能扩张地盘呢?
荀彧身为曹操的“萧何”,自然比任何人都明白天子对于曹操的重要性,皇家威严对曹军的重要性,因而见夏侯渊居然在攻打皇城,心中大急,不免埋怨。
夏侯渊也不是蠢笨之人,冷静下来的他在听取了荀彧的一番话后,自然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却还是为难道:“打都打了,又待何为?”
荀彧思考过后,叹气道:“明日,我准备入宫面见天子。”
“什么?”,夏侯渊不可置信地问道:“军师,现在那袁绍意图很是明显,就是要趁主公在陈留对抗吕布而分心不得的时候占据洛阳再做行事。军师乃是主公最为重要的内才,怎么能够轻易的冒险,更何况即便您去了,那袁绍,王允对那小皇帝的影响可比你大多了,天子是不会听您一面之词就让反贼投降的。”
“事已至此,我若顾惜一人之命,只怕这洛阳不免生灵涂炭,而且对主公的声誉更是要造成极大的损伤,主公将洛阳托付给我,我便有这个责任将一个完整的洛阳等主公来接受。”荀彧正色道。
第三五二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二)
夏侯渊敬佩荀彧,但闻言之后,也是继续劝道:“袁绍狼子野心,若是军师前去,只怕为其所害,万万不可意气行事。”
荀彧叹道:“此事迫在眉睫,不必多言了。”
夏侯渊见荀彧态度坚决,也是无奈,只得道:“那本将挑选百名精锐护送军师入城?”
荀彧沉声道:“如此,这百名精锐不是在保护我,而是要杀我,天子在内,我若带兵前去,更是加重天子对主公的猜忌,而给了王允,袁绍等人借口,妙才你不必多言了,军中就我一人前去,不过我还需得一人相助。”
“谁?”夏侯渊问道。
“天子之父,刘虞。”
夏侯渊思量长久,终是下定主意,言道:“若是一个时辰内,不见军师,我便攻城,逼得袁绍他们不敢乱动。”
荀彧皱眉道:“万不可如此,便是见不到我,你也只许陈兵在外,等主公回来就是。算算时日,不过三五日后,主公的大军必然是从山阳等地撤回,如此洛阳可定,原本牵制主公的两大势力,只怕今日后便是瓦解,但夏侯将军所要做的就是安定民心,不可多生枝节。”
夏侯渊无法,只得应下。
另说皇宫之内,天子刘和,司徒王允,易亭侯袁绍,这些本该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却是满面的忧郁。
其中的刘和最为苦恼,至从自己被选中登基为天子,本以为可以一展心中鸿图大业,但是没有想到这朝廷的事是这么的复杂,而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刘和看着更加苍老的王允,心里有着说不错的滋味。
那王允说他忠?可是他手下却又培植着一批势力,不能为己所用。说他奸?可是在朝堂之上,能让曹操顾忌三分而不敢妄动的也就只有他了。
而王允此时也在想啊,自己起兵意图攻击曹操是否真的做对了?诚如荀攸所讲,曹操除了有些时候咄咄逼人外,在忠汉的问题上并没有流露出什么野心啊。
难道这次自己真的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