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些的吕哲起初会担心曝露什么的,后面斥候不断回报小山谷的百越部落没有异动,得知只要不是大部队被发现根本不会引起那支百越部落什么反应,慢慢也跟着习以为常。
第一次进入南方密林的吕哲看到的动物有很多,甚至还看到了犀牛和大象!这两个物种在这个年代确实还生存在湖南一带,后面是被人类逼迫迁移或是在当地被灭绝。
在森林行军除了需要派出大量斥候侦察与反侦察之外还有一件麻烦事。那就是遭遇的溪流实在有够多,这种溪流的特点就是两岸的植物特别茂密,栖息的昆虫也多到可怕。这不是关键,值得烦恼的是水系旁边的地形泥泞虽然没有形成沼泽不过范围很大,每次都需要铺垫树枝什么的硬物将地面变得厚实才能跨越。
吕哲所选的攻击目标是有老弱的那支百越部落,这支部落的驻扎点是在一片小山谷的地形。这种地形利于防守当然也容易被围攻,他可没有把百越人当成白痴,认为大摇大摆的直接冲过去灭掉就算完事。
可以断定这支在小山谷的百越人一定会在周围广布哨位,最可能的是在山谷两边的制高点安排人员瞭望周边的动静。想要让五千人靠近而不惊动任何百越人?除了这支百越人真的没有脑汁,不然根本是不可能。因此进攻的方式需要思考再思考,谨慎再谨慎。
他们从出发到接近目的地的小山谷足足花费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在最后一段路程还会严格控制行军速度,留出时间给斥候做最后的侦查,判断应该分出多少兵力来在哪个地方拦截敌方比较大概率会逃走的方向。
临战前吕哲再次统计人数,这一统计对森林行军有了直观的印象。他已经将能考虑的危害考虑进去并预先做出预防准备,依然出现七十八人的非战损,这些人是死在有毒的昆虫和无脊椎爬行类的毒液之下。更有几十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患病。而这还是在没有瘴气的环境下行军了不到两天,可见原始森林的可怕之处真的是在于各种各样的毒物而不是大型动物。
在出发前已经有足够心理准备的吕哲没有产生心痛或是疼惜的情绪,现在除了完成既定目标什么情绪都是不必要的。他更是没有被大量的非战损吓到,不是他冷血地将生命消逝的士兵伤亡只当成冰冷的数字,而是有这个功夫去悲伤不如全心全力的完善进攻部署,伤心什么的情感还是等战后再迸发吧,现在需要的是专注完善进攻计划。
吕哲选择在距离小山谷大约三里的位置停了下来,这是按照斥候侦察百越人的活动范围和习性做出的选择。
森林环境下不需要刻意的寻找隐藏点,在植物茂密得不像话的环境里只要不大声喧哗制造噪音哪里都是可以隐藏的地点。当然,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比如别傻乎乎的选择什么上风位置。
摊开地形图仔细观看,吕哲意识到什么分兵不分兵已经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怎么能够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尽力靠近小山谷,在百越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推进过去堵住山谷的出口。然而要做到这点很难,非常难。
将能做的都做了,吕哲知道做任何事情运气都是能否成事的最重要因素,运气差了哪怕是剑都已经快要刺入对方的身体都会因为滑倒反被对方干掉。他现在就只能等待雨季的到来,一旦雨季来临,百越人必定会松懈下来,那时就是大军出动的时刻。
驻扎期间他洒出大量身手矫健的士卒。这些分布出去的士卒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极力隐藏自己,干掉任何靠近的人。
“确定在这几天会下雨?而且是大雨?”
“是的,老朽是土生土长的南郡人,在这片土地已经生活了五十来年,不会判断错的。”
第0104章 出师不利
是的,会下雨,而且雨势从一开始就非常大。
当第一滴雨落在吕哲的鼻尖上时,他简直比捡到一百镒金子那么的开心且兴奋得喘气粗气,那双紧握的手掌不断挥舞着。
吕哲捏紧双手抬头看着不断“啪啪”的雨滴在枝叶,耳朵里听着下雨声,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进攻的时候!”
现在确实不是进攻的时候,等待雨势持续至少一整天才会是百越人松懈下来的时刻。现在应该是夜间的凌晨,他们只需要等到下一天的天黑就能够行动。
事前已经准备好的蓑衣和斗笠都下发,换上遮雨工具的将近五千人众也没有闲着,他们被调动起来检查行装并清除周边的毒物。
检查后勤物资的吕哲翻找到预先准备好的姜片,他目光只是稍微一扫就看向那些用芭蕉叶包裹起来的饭团,让人务必不能弄湿随后带着人巡视起来。
有姜片为什么不煮姜汤驱赶寒气防止感冒?呵呵!那要烧水,别说现在柴火全是湿的,要真的能起火煮姜汤,有烟那不是暴露行踪了吗?这些姜片是为了战后驱寒而准备的。
巡视期间,吕哲观察到士兵们虽然被突然的大雨淋湿,不过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他在出发前就告诉他们,这次入侵主要是抢劫百越人部落的粮食,缴获的多寡将决定他们自己包括家人今后能不能吃饱饭。
吕哲还很赤裸裸的和他们说,自己是他们的首领,功勋建立越多对所有人的好处就越大。一些人不理解个人的功勋怎么跟众人挂钩。他说“我的官越大,能够争取的好处就越多。”听完那些人明白了,话语权在一个团体的重要性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什么事情都怕众志成城,一支有相同目标的部队所爆发出来的能力虽然没有可以移山倒海那么夸张,但是也绝对差不到哪里。
在又一个夜晚来临,将近五千人收拾行装重新动了起来。
他们冒雨在斥候的引领下向小山谷靠近,雨天的行军注定不会好走,每次迈步的时候脚总是会陷下去,身上虽然有遮雨工具却是增加了负重。
吕哲心里默默算着距离,等待又前进了大概一里,接近小山谷大约两里的时候又让队伍停了下来。
他唤来斥候的临时统领赵平,问:“有没有可能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将百越人的布哨清除掉?”
赵平思索了一下,答:“没有信号想要在同一的时间杀掉非常困难。”
好吧,吕哲也知道在这个计时的最小单位用“刻(十五分钟)”、没有手表的时代不可能做到,他只是不死心再次确认了一下。
吕哲又问:“那么……杀掉百越人布置的岗哨之后,多久会被山谷里的人察觉?”
赵平的眉头都快皱到一块了,他老实回答:“军主,职无法判断。”
这下换吕哲皱眉了,他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得:“也罢!你亲自带人过去,在夜幕降临后尽量清除掉百越人的布哨。”
赵平惊讶了:“如果惊动了百越人该怎么办?”
吕哲没有回答,他只是眼睛看着赵平。
上位者只需做出决定,根本不用对下属进行解释。
既然没有可能在统一的时间干掉百越人的布哨,也无法确认百越人在多少时间之内会发觉布哨被清除,那么吕哲也就只能冒险了。
隔天的下午派出的斥候回来报告,小山谷的百越人果然进行了收缩,外围的警戒只是在制高点和山谷前一里左右的位置留下一些人,其余人都进了山谷的茅舍在躲避雨势。
不要奇怪百越人为什么会搭建茅舍,他们野蛮不代表没有文明,并不是所有的百越部落都只会住山洞,他们之中的个别百越部落的文明体系甚至与中原差不多,只不过几百年的分裂让他们无法强大起来罢了。
得到回报,吕哲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吩咐下去,让士兵们以“什”为单位开始集结。
早有准备的士卒们在自己伍长、什长的带动下集中起来,他们在事前已经知道这次行动的意义,在各自临时队长的率领下默不吭声地进发。
按照出发前吕哲的临时编制,赵冲、弥布为正副队长临时带领五百人,这支队伍都是被挑选出来身手灵活的人,他们将作为整支部队的前锋,一旦开始就不再停留的前进再前进,唯一的任务就是不计代价堵住谷口。
吕哲自己率领余下的人跟在后面作为第二梯次。
雨天行军的速度不会快,个别体弱的人更是跑着跑着突然摔在地上,能爬起来就接着跑,不能爬起来也没有人去进行搀扶。不是没人不想帮忙,而是吕哲的战前动员做得比较成功,使他们清楚胜了还有机会回来寻找,去搀扶了会拖慢行军速度导致战败。因此一个又一个的身影像极了瞎子,不理会倒在地上的铜盘就那么奔向前方。
人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机关算尽的吕哲从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奔跑的过程中他竟是听见前方有厮杀声传来,而他们距离小山谷足足还有一里多。
“是停,还是继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