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17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看来是意见不统一了?”局势不难猜测,吕哲明白这是战事的顺利让造反派信心不足,他对旁边的卫瀚讲:“你去将那些人接过来。”
卫瀚看向那十来人,应“嘿”领命而去。
桂越的营寨陷入剿杀战,徐志率领骑兵再一次脱离那种对骑兵来说不利的战场。他回来的时候刚好是吕哲派出卫瀚之后,“主将,要不要志带骑兵去追击那些人?”,他说的是从造反派后营门流窜出去的人。
“不用。”那些逃走的人之中肯定有一些重要人物,吕哲有自己的打算,他还不清楚咸阳中枢会做出什么决断,现在让造反派的核心人物逃走会是一个不错的暗棋,“你加入做出合围姿态的辅兵部队。”
徐志看了看左右,集结起来的辅兵正在十分缓慢地围向江陵,看到这一幕他的脸上出现了困惑。
吕哲不会无的放矢,他看见有组织性的乱军陆续从后营出去,当即下令:“你们去吧!”
乱窜与有组织的撤退是两回事,可以想象的出来,最先从后营门出去的那些不过是昭氏试探秦军的棋子,他们见秦军没有追击的迹象才会出来。而事实也是那样。
谁也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吕哲的亲兵猛三已经不见了很久。
猛三孤身去了造反派的营地,他只是将吕哲临时书写的木椟交给昭氏,随后直接去找燕彼转达让侧翼进攻的命令。
木椟上写的是什么猛三没有看,好吧……其实是他根本不识字。他不知道自己的军主给昭氏写了什么,只知道没多久乱军自己内部就骚乱了起来,随后就是前后的营门都被打开的画面。
卫瀚已经将从前营门出来的人接到,他引着这些人来到吕哲所在的坡地。
十来人的年纪都偏大一些,他们看到吕哲的时候脸上满是复杂的表情。
吕哲心里何尝没有复杂的情绪呢?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在脸上而已。
攻击桂越营寨的战事已经步入尾声,那么容易就获得胜利是谁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包括吕哲在内的所有人,他们还以为会是一场艰苦且耗时日久的会战。
没有想到不重要,最重要唯有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
吕哲没有马上与来人交谈,他看向卫瀚:“传令,娩杓与义兼率部转回夷陵,将那里的人迁移到江陵来。”说着看向还没有离去的徐志,“你率领本部骑兵和一千滕盾短矛兵从旁护卫。”
刚刚还在担心闽越军逃跑后会不会去攻击没有守卫力量的夷陵,他们现在听到主将的安排马上放松下来。
连续传达了几个命令,吕哲这才看向那些人:“谁是郑布,谁是昭山。”
一名大约五十左右的人和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走了出来,他们同一时间行礼:“参见吕氏主将。”
吕哲没有回礼:“那边是什么情况?”
秦军出身的军官无不注意倾听,他们对吕哲不追击乱军其实还是有心结的,毕竟让江陵变得局势大乱的正是那帮人。
必要的表面功夫吕哲当然要做,没有追究就接纳或者收编乱军,麾下的秦人军官肯定要闹。
昭山与郑布对视一眼,由昭山说:“将军兵势锋利,自知有罪的人在奔逃。”
十分困惑的雕定实在忍耐不住了,他站出来:“主将,还请派遣军队追击。”
几个秦人军官也站出来请命。
“追击?自然是要追击!”局势顺利是好事,不过吕哲早先的布置真的被打乱了:“你们下去催促战兵。”
也对哦,战兵几乎全部派去攻击桂越营寨了,辅兵后面也大部分加入攻击序列,没有加入攻击序列的也要回去夷陵接人。
下意识的自我疏导了一下,秦人军官们心里的困惑消失了一些,他们无法指责吕哲所做的一切,毕竟对百越的战争还在继续,真的不能太过刺激那些乱兵,不然谁知道会不会横生什么变故,而且吕哲这些安排他们事前也是同意的。
听到吕哲说要追击,包括昭山、郑布在内的那十来人脸色都变了一下,他们一个一个死死盯着吕哲,只差喊出“怎么能不守信用”的话来。
吕哲用眼神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乱军还有不少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吕哲有自己的图谋之下怎么可能放弃收编,他又必需给麾下的秦人一个交代,毕竟屠睢确实是被逼死,而任嚣的失踪虽然没人在乎也要有个说法。
如果吕哲没有那么多打算,那么事情其实很好解决,不过是一个“杀”字而已。问题是他有太多不能说出来的图谋,那么两头为难也就在所难免。
怎么安抚秦人,又怎么来保留人力,这是吕哲现在在思考的难题。
第0146章 因小失大
在做出很多部署后发现都没有用处之后,有时候事情太过顺利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这一次战事,在战前任谁来看都需要打上十天半个月,吕哲从中做了非常多的布局,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怎么利用昭氏等造反派。
没想到,先是百越那么不经打,桂越的营寨只是一个冲锋就拿下,闽越则是干脆不战而逃,造反派看见自己拼命抵抗的百越一触即溃也自己心虚了。
造反派对范增来说是一枚好棋子,对吕哲来说又何尝不是可以利用的对象呢?
必需有人为南征军上将军屠睢的死负责,也要有人来为任嚣的失踪承担责任。谁是罪魁祸首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不过选择抵抗到现在的昭氏是绝对跑不掉的。
这两氏中郑氏已经发下血誓愿意归附吕哲,道德观还没有崩坏的年代血誓的庄严性和约束性毋庸置疑,那么吕哲想要获得助力就不能将郑氏整死了。可是又不能不处理郑氏,那应该怎么办呢?
最最最难以处理的事情发生了!吕哲是绝对不会放走大量青壮的,那么怎么留下那些青壮昭氏就成了关键。
要是逼急了昭氏肯定会来个鱼死网破,那时候昭氏只要蛊惑同为一派的青壮说吕哲要将他们斩尽杀绝,那么觉得难逃一死的青壮们会怎么选择。而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毕竟南征军的正副统帅自焚和失踪真的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昭氏觉得自己无法抵抗,猛三送去信件的时候,犹豫再三才有决断的昭氏也有了选择,他们决定接受吕哲的条件,交出几名不是那么重要的族人顶罪,然后不裹挟其他人口,只是昭氏自己的族人可以大部分离开。
吕哲的处理方式有错误吗?有的!如果秦人军官反应过来,他必将迎接滔天的怒火,很有可能会被暴怒的秦人们撕成碎片。所以整个处理过程中他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不过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动乱开始之前,六国中的青壮年数量大概有十二万左右。动乱和不断的厮杀之后,保守估计青壮年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八万人。也就是说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有四万以上的青壮年“消失”了,而老弱的损失数量更是达到恐怖的十余万。平均每天的死伤数量一万,如此可见战乱对人口的锐减有多么快。
只有八万不到的青壮年了啊,这个数字让吕哲的心一直颤抖。
青壮在平时代表着劳力,他们是生产的主力。在战争年代青壮则代表着兵源,一支由青壮年组成的军队才有足够的战斗力。
郑氏归附了,昭氏失去信心了,吕哲总算有条件收拢青壮年了,但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