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25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南郡的雨季比起更加南方受了风灾的地方并不显得讨厌,在事先准备好应对后的吕哲甚至觉得雨季是个好季节。
哪个神经病会选择雨季带着几万的部队出战呢?因此南郡、衡山郡、黔中郡有足够的时间来布防。
依然在南陵东面城墙段监工的燕彼抹脸颊上的水迹时眼角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支军队停在雨幕之下,他看不清前方军队的旗号,不过也不会觉得会是敌军。南陵城附近有几座兵营拱卫,没有一支敌军能够悄声无息地接近南陵。
燕彼稍微一想,在这种天气下还能四处走动的部队只有吕哲的亲军,仔细一看人数也能对得上。想着要不要下去面见时,那支军队竟是掉头移动,也不知道是要去哪里。
吕哲远远地透过雨幕看看也就罢了,他现在去南陵工地,那么民玞们只能停下来避让,搞不好燕彼还会带着官僚们搞什么迎接仪式,这样一来就纯粹是添乱了。南陵城的建设有条不絮,他只需要这一点就足够了。
“去苏烈的军营看看。”吩咐了一下,翼枷自然会派人先行开路。其实吧,也就是这种下雨的季节吕哲才有机会到处走动一下,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公务是最少的。
苏烈的军营正是在南陵城的城东,他现在正亲自拿着一柄三尖两刃刀在教导几个军官应该怎么抡刀,而正前方是上身扒得赤条条在泥泞里扛着巨木奔跑的众多兵卒。
重步兵啊,没有足够的负重能力怎么行呢?苏烈平时在操练的时候会选择一座山,让士兵们全身负重去爬上,雨季登山当然是不行了,这种天气还登山那不是训练,而是让麾下的兵卒送命,所以就变成扛着巨木在泥泞地里奔跑。
“陌刀啊,腰要有力,抡刀要靠柄从腰间借力,手臂不过是一个疏导的作用。”两米一的苏烈抡起三尖两刃刀来很有威势,那“呼呼呼”的刀风随着舞动就没有停止过。他猛地往前踏了一步,脚下溅起泥水的时候口中大吼一声“嘿”,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从下往上提,刀芒一闪而过,“提,从下而起的时候要靠手臂紧抓握柄,提的过程需要有幅度,不是简单的往上提,一个小半圆才能发挥阔剑的威力。”
或许是为了让跟着学的军官印象更深刻一些,苏烈抡着陌刀走到一条木桩前,他将刚才向前猛踏抡刀的姿势做了一遍,也没见他多么用力,刀光一闪之后粗大的木桩成了两截。
“主上说过,重步兵的威力到了一种极致叫作‘如墙而进’,那是排成一堵墙在统一节奏下挥舞巨刃,每踏一步就摧毁前面所有事物的攻击力。”苏烈在拍马屁呢,会说这句纯粹是眼角发现吕哲来了,“我们不能辜负主上的重视,半年之内……”
掏着耳朵的吕哲走起来身躯有些倾斜,他耳朵真的很痒,也不知道是不是进水了?
气喘吁吁扛着巨木在跑的壮士们,他们看见三郡之主来了立刻气不喘变得有精神了,刚才喊得半死不活的“一二、一二”重新恢复洪亮,个别真的还有力气的壮士见主上目光看过来还绷了绷身上的肌肉表示自己很强壮。
“继续。”吕哲的耳朵真的进水了,他没去看苏烈那表情僵硬的讨好,而是歪着脖子在“啪啪啪”拍自己的耳朵。
二米一粗黑壮实的人,狗熊一样的人物,平时连笑都不会笑,玩什么讨好嘛。
苏烈似乎也觉得别扭,追上去有话说话:“主上,重甲数量不够。”
“……”吕哲总算是将耳朵里的水给弄出来了,上上下下看着苏烈,又看了看那些跑得欢的士卒,“雨中操练,有准备姜汤给将士们暖身子驱寒吗?”
苏烈还是说:“真的,甲胄真的不够。”
“去找找,弄些姜汤给喝喝。”是给亲军,吕哲自己也需要喝一点,他连理苏烈都没理,喝完又带着人走了。
“……”苏烈看着来和一碗姜汤就走的背影们,有些发愣地问部下:“主上是管还是不管?”
第0204章 谁知帝心
宏伟大殿,色彩却是单调,只有一些部位的绸段悬挂于横墚随风舞动。
在大殿之上,两排臣工屈膝而坐,他们之中大多不敢抬头望向昏暗的高筑,那里坐着帝国最高的统治者。
始皇帝手持竹卷似乎有些出神,也像是在凝听外面的雨声,良久:“六国败兵教而不改者,各地叛乱不断。诸卿,可有话说?”
身穿蜀锦裁缝而成的李斯看了看左右,缓缓立起身子举步而出,严肃说道:“疥癣之疾,大军一到皆为粉末。”
空而不实啊,现在敢于说话、说实话的大臣越来越少了,赢政目光盯在李斯身上,他眼神充满疲倦。
赢政放下竹卷,目光望向殿内诸位大臣。他儿童时,身在赵国作为人质,幼时的忍耐换来坚韧的性格,掌权之后又与吕不韦权斗性情总是易于暴躁。
“谁知道朕为大秦江山付出了多少?”赢政看着殿内的臣子,刚要抬手召唤,却是胸口传来绞痛,这让他呼吸一怠,差点窒息过去。
殿内没有人发现始皇帝的异常,就算发现了,也没有人敢大呼小叫,更别说走上帝辕台关心帝皇了。
赢政左手持卷右手捂在胸口,不想让人发现异状。有时候他会想,是不是自己杀虐太多,导致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建立一个强盛的帝国,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帝国,即使杀再多人也将无悔!
“宣郎中令!”赢政强忍痛苦,挥手大吼!
顿时,殿内宦官高呼“有请郎中令!”,呼喊声一波又一波,传遍宫延。
不久,一位持钢剑、头戴银冠的武士快步走入殿内,也不见他高呼万岁,却是静静地跪在帝辕台下等待赢政的命令。
“王贲可有消息传回?徐岩可有公函传回?”
郎中令不敢抬头,他说道:“尚未有消息。”话说的简单直接,给人的感觉十分冷酷。
站在帝辕旁边的赵高眼皮跳了跳,始皇帝最近给人的他的感觉有些反常,无关乎性格,是那种隐隐约约总会暴露出来的急躁。
赢政放下竹简,他胸口的疼痛已经不是很明显,他缓缓道:“已有半年,各地徭役如何?粮秣怎么征集如此缓慢!”
殿内大臣脸色数变,没有人敢于发表意见,殿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大军明年秋季之前粮秣不得延误。”拖半年了,该跳出来的已经跳出来,嬴政是隐忍不发,不是要让那些叛逆有发展之机:“丞相?”
有两个丞相呢,左丞相隗林和右丞相王绾对视一眼,两人缓步而出,行礼道:“臣在。”
殿内众多官员目光大部分是集中在左丞相隗林身上,出身于蜀郡的隗林一直不是那么显山露水,可是就是这么个人在半年内就在巴蜀筹集了上百万石粮食,近来很得皇帝的重用。
巴郡也就算了,蜀郡却真的是一个产粮的大郡,隗林半年内能筹集那么多粮食依赖的正是蜀中开发的平原。不过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可能也是短时间筹粮太多了,蜀郡内部隐隐有些不稳,与大金川和桂越的交界处一片糜烂,羌人和桂越竟是起兵攻蜀,这里面肯定是有众臣所不知道的内情。
不止这样,蜀郡短时间内被抽调那么多粮食,一些大族似乎也有异动,最近已经有风声传出蜀中大族徒氏与桂越有纠结的传闻,只是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是真,隗林怎么征集粮草就有的思考了。
隗林弯腰再次一礼:“蜀郡两个月内还能筹集三十万石粮草。”
王绾跟随一礼:“关中和陇西也在筹备当中。”
中原各地失去掌控,秦国差不多与没有统一六国一样了,对此始皇帝心里有数,不过这是必须容忍的一个过程。
为了达成一次性消灭隐患的目的,中原各地的军队是主动收缩,这样是为了让躲在暗处的不轨者自己走到明处。而似乎,始皇帝的策略奏效了,躲避在暗处的六国旧贵族果然上蹿下跳自己出来了。
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的扫除叛贼对大秦的将来有益,这总比留下无限的隐患来得有效。始皇帝自信可以灭各国一次就能更加轻松地剿灭那些叛军,毕竟叛逆们有国家之前都无法阻挡秦军的锋锐,没有国家又怎么是大秦的对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