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26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秦军在这六十万军队的序列之外还存在辅兵,数量应该会在五十万上下。按照秦军的传统,辅兵在需要的时候会补充战兵部队的损失。
拥兵三十四万是外间的说法,吕哲则是认为自己下只有九万能够被当成兵卒的正规军,按照战国时期的定义剩下的那些只能算作是民玞的一种。只不过,比之其他势力吕哲的辅助部队有名册也有操练,是学自秦国辅兵的一种举措。
拥有八个郡的新赵,半年内拥兵二十七万;拥有七个郡的新齐,半年内拥兵二十五万;拥有七个郡的新燕,半年之内拥兵九万;新楚拥有两郡,两个月之内拥兵二十万。
所谓的多少多少万,看他们对吕哲麾下部队的计算,应该是将辅兵也给算上了,所以就会有一个“号称”的名词出现。
南郡、衡山郡、苍梧郡在紧锣密鼓的备战,被划为预定战场的区域,经常能看见某处被改建得满满都是拒马和壕沟。
南陵城的两道城墙已经完工,吕哲亲自督建防御设施的同时,三十余万民玞则是玩命地在扩充护城河。
城池要有护城河,这从夏朝到现在就是一个共识,有城墙而无护城河防御力要下降一两成。
南陵城旁边有长江,引水并不困难,只要把护城河挖好再从长江引进水流,那一道护城河也就算成了。
护城河对宽度有强硬的要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南陵城的第一道城墙高达四丈,按照要求需要有一条至少两丈宽度的护城河,深度要有三丈深。要是按照第二道城墙的五丈高,护城河就需要两丈三尺,深度也需要相应的加深一尺。
在挖掘护城河时,吕哲得到上报,民玞们挖掘的时候挖到了泉眼,这令吕哲大喜。
从长江引水虽说容易,可是更加容易被敌军断掉,要是攻城的敌军有足够的耐心,外引的水总是会枯竭。护城河有泉眼,而似乎还不止一个,那么对南陵城是相当有利的。
地下泉眼不能小觑视之,那就不是简单的挖掘那么简单了,需要对护城河进行另外的规划,一方面是导水渠道,更是要利用起来向城内形成管道引水,有必要的话城墙还得往外扩。
因为局部区域需要修改方案,吕哲用公式计算了许久,时间也就会往后延迟一个月左右,那么完工就是明年五月份的事情了。
由于吕哲要督建防御工事,原本在江陵的治府也就移动到南陵城墙之内。
治府转移,那也就意味着政治中心的转换,一些高门府第自是跟风,吕哲对北面的移民却是进展得一个头两个大。
伪装成为百越残余的骆摇是兴风作浪了,可是效果令人很是哭笑不得,遭受威胁的各乡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那么大的胆量,发现百越人乱窜竟然先是聚集在乡青壮自保,几乡的青壮联合起来,一两百人就敢逮着四五百骆摇的部下狂追,苦的不敢真的动刀动枪的骆摇只能真的逃窜了。
南郡的黔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凶悍的?吕哲没有太大的概念,不过总不能让骆摇真的祸害乡里吧!发现一计不成,他只有命人送去战袍给躲在山里的骆摇所部,让他们换上战袍以换防的名义回去苍梧郡。
吕哲治下不过才两百多万人,可以说损失一个都会感到心疼,所以北面和西面的黔首需要移民,不移民战事发生肯定会深受其害。
心情忧虑的吕哲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他正要召集管理民政的属下商讨,共尉从衡山郡发来了紧急军情,说是上郡的王贲出兵太原郡了!
听到这个消息,吕哲是一脸的惊讶,他得到的情报是王贲粮秣一直不足,按照道理军队没有粮秣根本不适合出兵,怎么就兵发太原郡了呢?!
王贲不愧是王翦的儿子,深知什么叫兵贵神速,竟是三个昼夜奔袭两百余里,第四天就进攻到晋阳西面的咽喉梗阳。
梗阳有赵军三万,不是只有屯兵一两千的县城,一个叫武臣的梗阳守将带兵挨了两天打退了王贲三万步骑前军的数次进攻。第三天王贲的五万中军赶到梗阳城下,可是张耳亲率的五万援军也在当夜抵达。
三万步骑攻打梗阳两天损失了七千余人,等待王贲率五万中军赶来会合,秦军在梗阳城下的部队有七万三千余人。
作为守军,武臣指挥得当,赵军在张耳援军到来时还有七万六千余人。
梗阳这个小地方一时间举兵超过十四万,秦军会合扎营,张耳在城外建寨与武臣城内守军成为互相掩护之势。
没什么名气的梗阳,注定会因为是秦国出兵平叛第一个被暂时守住的城池而闻名天下,至少吕哲就因为赵军和秦军在梗阳交战了半月而知道了这个小县城的名字。
秦军首攻不利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王贲的战术是奔袭为主,后军的攻城器械没有跟上。后面王贲的后军携带的器械到了,张耳和武臣情知无法坚守,留下一万殿后的部队带着四万人毫不犹豫地向晋阳撤退。
秦国竟然不是在南方先动手,选择一支偏师先攻打太原郡,相信很多人会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毕竟之前所有的举动都在预示最先动的会是三川郡的徐岩所部!
吕哲接到共尉的汇报立刻召集文武,他向众人转述战报,最后说:“王贲的十万大军动了,已经不能按常理来预测徐岩的三十万大军会在什么时候动。新复立的赵国吃了一个兵不厌诈的大亏,我不希望我们会是下一个吃这种亏的一方!”
卫瀚,这个曾经的传令兵现在已经是斥候部队的一名军侯。恰是因为是斥候部队的军侯,他亦是被召唤的一员,听完赶紧站起来,“主上!我们的斥候随时都盯着各个方向。”
郑君亦说:“赵国吃亏是因为他们的大臣都在忙着复国的大礼,一个个满心思的猜想自己会被封什么官职,没有紧密关注王贲所部。”
蒯通接着说:“无论是主上,还是诸位同僚,上上下下都在为战争做准备,怎么会像新赵吃那样的亏呢?”
吕哲还是有些后怕,谁有能料到王贲没有粮秣都敢进攻,区区南方时下时停的雨季徐岩有必要的话也根本不会在意。
“主上,您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郑君有些小心的问。
不妥的地方?吕哲闭目仔细思考,将最近关于三川郡动向的情报在脑海中回忆一下,徐岩最近还是在四处征粮,对军队的操练也没有什么变化。而巴郡、汉中郡秦军囤粮也是一直在进行,倒是最近调动军队的频率下降了一些。似乎……他没有想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一条条将自己的想法道出,吕哲脸色阴晴不定,看着部下们希望得到什么提示。
“王贲攻打太原,现下与张耳、武臣在晋阳城下厮杀。职料想,新赵不会独自力扛秦军,必会向新燕、新齐求救。六国已经灭了一次,应该更懂什么叫唇亡齿寒,齐燕再怎么与新赵有矛盾肯定也会出兵相救。”蒯通竟是在讲解中原的情势?
“我们都知道项氏善于散布谣言,天下都认为三川郡的秦军与我们必有一战,哪怕是您,还有我们所有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谣言的威力。”蒯通落地有声。
谣言?吕哲看着蒯通,脸色一变:“先生,你说那些是想提示哲小心新楚?”
第0214章 反制措施
项氏图谋良久,怎么会只甘心占据两郡,无论是为了什么他们都会向外扩张,不然新楚的复立就会成为天大的笑话。
有情报显示熊心封了一个叫龙且的人为偏将军,他率军两万向北进入泗水郡,短短时间内已经拿下了五个县。
熊心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真正控制楚国的是项氏的项梁,龙且以其说是被熊心指派还不如说是项氏。
原先进入泗水郡占领一些县的赵军看到楚军到了泗水郡就开始让城,一些盘踞县城的闲散武装不会是龙且的对手,可以预见很快新楚会增加一个郡作为领地。
不!应该不止是泗水郡,听说项梁也在整军,只等龙且传来占领泗水郡的消息就会出征,据说目标是颍水上游的陈郡。
“项氏最善长的是阴谋,项伯身在庐江,若是让他抓住机会,庐江郡恐怕会有变局。”蒯通不了解啊,其实擅长阴谋的不是项氏的谁,是已经被吕哲所杀的范增。
如果没有猜测错误,项氏的战略布局应该是出自范增手笔,只是范增死了,吕哲又突然崛起,项氏的布局遭遇突发情况的时候才会出现令人不解的迟缓和断层。
认真分析的话,很明显能看出项氏之前的行使规则和后面的是两种手段,前者充满了耐心且阴狠,后者虽然也是阴狠但是显得急躁了许多。两者还有一个细微的差别,那就是一个是以全局,另一个则是单一的针对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