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39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骑跨在战马上的吕哲四下环顾,手指前方一片正在构建的工地:“那是什么所在?”
燕彼立刻答道:“是各位将军的府邸。”
吕哲点头,这片区域距离城中较近,城中原本规划要给众高阶文武的府邸变成了他的宫城,那么新划拨一片区域给众人起宅也就很有必要。
想到这里,吕哲看向五里开外正在施工的宫城,远远看去那里的城墙正在被砌砖,且不断有队伍向内城运送巨木。
这个时候的建筑物异常需要木材,对于建立宫殿群来说上好的巨木更是重中之重,索性的是南方根本就不缺原始树林,就近取材也就是了。
“工程可以暂缓,将人手调过来加速构建诸君府宅吧。”吕哲话一说完,跟随左右的文武皆是露出了感动的表情。
有必要这样子吗?不过有多少人是真的感动,又有几人只是做出必需的作态,那可真的不好说了。
“府宅是统一样式,还是由各人自行要求?”吕哲随意问了一句。
蒯通对这些倒是了解:“画师是由本郡宗族出人,几位同僚按照自己的要求描述,由画师规划。”
画师可不是什么画画的人,而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建筑设计师那样的人才。
一次两次的被吐槽,吕哲是真的不想再搞出什么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他也不会去干涉麾下想建立什么样式的府邸,只要大家觉得合心意也就行了。
必需说明的是,由于吕哲有言在先,其麾下建立府宅的资金皆是出于府库,这是老早就定下的赏赐,不过这样一来大规模的建立府邸必然是要支出大量的资金。
说起来可能有些搞笑,但绝对会是一件实事,吕哲现在会缺粮食就是不缺乏财帛,大量开采出来的铜矿除了成为兵器的制作材料之外就是一直囤积,会造成这种原因是受于道路的制约,导致想要出钱购买东西都极为不易,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是有钱花不出去的尴尬现状。
吕哲掌权后对矿业的重视力度很大,几个月来累积起来的铜实在太多,他有时候都想学宋朝的君主每到节日为治下发钱,想想最终还是作罢,他怕搞出什么货币膨胀之类的事情出来。
钱多了会刺激消费,可是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来说,经常出现的是有钱没处花。要是钱在民间泛滥那钱就不会是钱,只会成为一种金属,毕竟社会上的经济需要有一种平衡。
一路过来看见的是尽显荒凉,这让吕哲的眉头一直深皱:“人太少了……”
“主上治下黔首接近四百万,只是南陵为新建才会这样。”燕彼或许是觉得未来的都城人口太少也不像话,建议:“不如主上下令,让四处富户搬入城中?”
“馊主意,只搬进富户算什么事。”吕哲对这个一点兴趣都没有。再则,他十分清楚南陵的荒凉不会持续太久,作为一方势力的政治中心南陵城繁荣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燕彼尴尬地笑了笑,他也清楚日后南陵会成为寸土寸金的一个大城,说那些不过是为了应景罢了。
经过规划给黔首的区域时,吕哲总算是看见了一点人气。
“唔……”吕哲发现自己看见的建筑物都是相同的款式,纳闷地看着蒯通。
草屋嘛,现在的黔首基本上就是住这一类的建筑,而前院和篱笆是每家每户必然要有的东西,而前院通常是会被开垦出一片菜园,吕哲所看见的正是一排排整齐的茅草民居。
“这些黔首基本是从北境迁移过来,当时主上下令南陵在编劳役帮忙无偿建屋。”蒯通觉得吕哲该是把这件事情忘了,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哦!”是有这么件事情,而吕哲还真的把这事忘了:“他们现在?”
蒯通知道吕哲问的是什么:“补偿的田亩因为季节还无法耕种,现下大部分是在做工。另外,主上有过安排,北境迁移的黔首前往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补助,迁来南陵的黔首前一年会有官府资助财帛与粮食,生活并不困苦。”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吕哲注意力比较倾向于军务,关于民生做过的一些安排并没有用心去记。
第0349章 南陵城(下)
吕哲对于发展民生并不太懂,只能定一个大的方向,细节性的事务需要的是麾下的文臣协商出可行的方案。
其实哪怕吕哲是民生上的能手也不可能事事亲为,毕竟再怎么说吕哲不是小吏,是一方之主,要真的亲自操刀而忽略其它估计才是个灾难。
这里也就不得不谈一下吕哲麾下的臣属结构,崛起日短的一个集团,在起家之初根本别想有什么民政上的能手,基本上是会以勇力的人居多。
吕哲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文成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蒯通和燕彼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治理民生的好手,娩杓倾向的是商业,萧何则是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各郡的县令、县长、县丞之类的人物吕哲基本是连召见都少,那就别提什么了解其才能了。
从某些方面来说,吕哲会答应咸阳派遣郡守过来也是因为民政人才的缺乏。
有一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民政的人才要远比将军更为难得。军事上尚且可以从兵书、战例上来没有实际的操作获取经验,一名合格的民政官员却是难以从书上获得治理民生的经验,文官需要的是实地的积累。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吕哲会一一查阅各县的发展,看一看各县县丞以上的官员的履历,然后从大方向来建立一套考核制度,从中挖掘出一些人才来。
“主上,要不要过去瞅瞅?”燕彼见吕哲愣愣出神的看着民居的方向,以为是动了心思想要了解一番。
吕哲出府的行程早就定下,且那么一片民居也看不出什么,因此摇了摇头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远处的黔首自然是发现一大群甲士,不过南陵城现在的军队数量比平民只多不少,以为是哪支军队受命又要前往哪里。
话又说回来,哪怕黔首们知道吕哲在那些军士当中也不会出现围上去致意问候的事情,更加可能是他们知道后躲得比现在更远。
是吕哲惹得天怒人怨?其实躲不躲与吕哲对黔首好不好没有关系,而是小民自古以来对官场人物的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毕竟凑上去怎么都不可能获得什么好处,相反要是一不小心惹怒哪个大官绝对会倒了血霉。
南陵城大不大只有亲自走上一圈才知道,吕哲差不多是从巳时(早上九点)出府,看看日头现在怎么也是巳时四刻了(早上十点),走了半个时辰了远远倒是能看见高耸的城墙,可是估摸着还需要再走上半个时辰。
吕哲暂住的府邸是离城中心比较近的地方,方位大概是偏东。他们从那里出发到城北的城墙段需要走一个时辰,排除路上偶尔的停顿,那也就是说想要从南陵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至少要花上差不多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就是现代的四个小时,而这还是遍地都空旷的环境,有了建筑需得绕路要花更多的时间。依稀是有那么一个记载,在唐朝年间的长安城,从城北走到城南要花上一整个白天?当然,长安并没有像吕哲说规划南陵城有道路笔直贯通,所以没什么可比性。
无可否认,吕哲将南陵城建立得面积如此庞大自然是希望它能成为天下雄城,可是当他来到城北爬上城楼眺望城内的时候,看着自己所划出来的这么一大块地盘片处皆为荒凉状态,心里说不觉得茫然是没可能的。
说白了,南陵城现在也就城防设施被建立起来,城内的定居人口只有六万出头,相较起总面积约一百八十平方里的土地只有六万出头的人口怎么会不显得荒凉。
“数年基宅百年城池……”吕哲眺望城内:“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南陵被人口充填满吧。”
“主上。”蒯通倒是觉得燕彼建议从外面移民人口进入南陵是个不错的主意,他站在吕哲旁边,低声道:“移民填城是古之以来快速建城的做法。”
吕哲在摇头,只是从北境移民十五万就有诸多麻烦,他们现在是能维稳就维稳,大规模的移民肯定是要出现麻烦,除非是逼不得已或者是境外掠夺,不然怎么能人为的造成内部的社会动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