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秦国除了要扫平中原的叛乱,北面的情势也越来越严峻,匈奴的头曼单于已经决议南下,这一次匈奴纠集了草原三十万胡人目标直指河套,而秦国的长城军团因为一再的被抽调参与中原平叛,原本接近三十万的长城军团只剩下不到十五万。
蒙恬收到草原胡人即将南侵的消息后不断向始皇帝进言征兵,可是秦国现在需要应付的战事实在是有点多了,哪有兵力补充长城军团的不足。在蒙恬一再的进言下,始皇帝下令章邯从少府整编了三万的刑徒,得到这三万刑徒的长城军团也不过才十八万。
北境的边境线太长了,只有十八万兵力的蒙恬不止一次悲观的对长公子扶苏说,长城军团需要防御的地方太多,草原胡人一旦南下恐怕是防不住,若是匈奴人愿意决战倒还好,匈奴不愿意决战采取多路进兵,战火会延伸到上郡境内。
中原和北境还不是秦国全部的战区,蜀郡那边也很久没有上报过好消息,最近的一次上报给咸阳的消息是秦军在沫水兵败,羌人和百越人杀进了严道县,造成一片生灵涂炭的惨况。
那些还是明面上的事情,还有一个势力是秦国上下闭口不言但又不得不对付,以吕哲为首的一帮人。这个势力还扛着秦国大旗,不过却是实实在在的叛逆。
吕哲接受始皇帝的诏书后,挥兵接近四十万攻伐楚国,这个消息传到咸阳的时候不少人都愣住了。
按照很多人看来,大秦册封叛逆是行使缓兵之计,吕哲这个叛逆接受诏书也是为了得到喘息之机,任谁都没有想过吕哲接受诏书后会真的依照诏书的命令行事,吕哲接受诏书之后就该窝着发展才是?
早在一年之前谁也不知道吕哲是哪根葱,可是近一年来关于吕哲的消息实在是有点多,人们最早听到关于吕哲的传闻是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那时候听到吕哲带着不足四万残兵战胜十万百越,听闻者莫不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百越趁秦国没有关注南方连续北侵,黔中郡和长沙郡的百越人一度比华族都还要多,黔中郡更是在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时候被百越全郡占领,所以秦人对百越人并不是一无所知。
本来南郡被百越渗透又爆发暴乱有吕哲站出来收拾残局对于秦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在吕哲成功平定南郡后,秦国朝堂也有想过要重重封赏,当时拟定封赏的少上造加征南中郎将后面也确实是封赏下来。
后面,吕哲出人意料又是在情理之中,竟是在南郡执行自治,说实话秦国对此是有相应的心里准备。
军队之中全是六国遗民,这些遗民对大秦恨之入骨,有可能会对大秦抱有好感吗?其实吕哲只是自治而没有立刻挥军秦地已经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有一句话叫身不由己,吕哲所处的环境和麾下的成员构造已经注定所走的道路,不过虽然是那么说,叛逆始终就是叛逆,因此才会有挥军十五万南下攻吕的事情发生。
十五万秦军南下,在很多人看来会是摧古拉朽地的局面,可是崛起日短的吕哲再一次给天下人带来了意外。
吕哲战胜了秦军,而且是损失极小地将秦军围困起来,不得不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任谁都不会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在很多人看来,秦国两面试探,王奔那一路该是比较艰难,司马欣这一路该是所向睥睨才对,毕竟王奔面对的是有相应底蕴新复立的赵国,而司马欣说征讨的吕哲是一点底蕴都没有。
结果呢?说是天灾也好,说是人祸也罢,十五万秦军非但难以南下,若不是一道诏书还可能完全被吃下,怎么不令人目瞪口呆,也正是从吕哲战胜十五万秦军之后,天下人才认可了吕哲在南方的崛起。
始皇帝的诏书中写了什么没多少人知道,不过封赏的时候倒是在后面被传得沸沸扬扬,人们才发现吕哲早在一年前不过是一名小小屯长,一年不到的时间不但成了诸侯更是受封征南将军。
一年的时间啊,从默默无名到天下皆知,这样的事情就跟梦幻似得,但是它真真正正的发生了。
人们还在因为吕哲一年时间的成就感到惊讶时,都还没有回过神来,吕哲接受诏书之后的一个月内又干了一件令人觉得惊讶的事情。
始皇帝的诏书中写了什么?吕哲为什么接到诏书之后挥军攻打楚国?吕哲是不是重归大秦?
项梁命人传出的谣言是始皇帝命令吕哲攻伐列国,楚国只是第一个受打击的目标,接下来将会是其余诸国。
看吕哲真的出兵楚国,列国一度相信了项梁所传的谣言,可是吕哲战胜项梁之后本有机会横扫楚国却没有那么做,令人很多琢磨不透。
吕哲到底要干什么?一系列的疑问在无数人的脑海中生出,那些疑问还没有想透彻,吕哲战胜项梁攻入楚国会章郡的消息再次传遍天下。
若说吕哲占据南郡,挥军黔中郡和衡山郡进行扩张是利用局势,那么战胜秦军又击败项梁杀入会章郡就是吕哲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了。
不知不觉中,吕哲依靠一连串的胜利宣告了自己的崛起,那些以为吕哲不过是依靠侥幸的人或势力,他们在回过神来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吕哲占据南方五郡之后已经是南方实力最强的人。是最强,没有所谓的“之一”。
是什么样的运气能让一个人从默默无名在一年之内成为一方霸主?太多人有这个疑问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运气,吕哲在南方坐拥五郡已经是事实。
一些人很认真的分析了一下天下态势,秦国无暇南顾,只能安抚吕哲不使其攻秦,楚国被打得半残也威胁不了吕哲,能对吕哲的崛起造成威胁的也只有在继续北侵的百越。
吕哲崛起之势短时间内已经无人可以撼动,一些在列国没有找到出仕机会的人,他们也在考虑是不是要前去南郡碰碰运气,其中动身南下的人已经不少,如叔孙通就是其中的一个。
很多人睁大眼睛在盯着吕哲,看他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举措。
第0355章 初谈礼法
吕哲还能干什么呢?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理清民政、整编军队,向外扩张的事情吃下庐江郡和九江郡之后,在没有对新占的两郡形成消化之前,扩张是一件极为不现实的事情。
军队的整编已经有相关的方案,裁撤老弱或是为屯田兵或是为少年军的事情已经在做。编练十五万主战部队,重新登记屯田兵等事做起来也并不复杂。
想要理清民政需要的时间不短,吕哲用了三天的时间理出了大概的方向,现在他该做的就是首先加强各郡的治安,毕竟安定的环境是发展民政的首要条件。
在加强治安的同时,吕哲也在规划各郡建立相对方便的交通,毕竟道路为一切根本,便利的交通不但在军事上有很大的价值,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当然,现在想要修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想要修路遍地的森林首先就是一大麻烦,吕哲计划是用三年的时间先将南郡到衡山郡、南郡到庐江郡、衡山郡到九江郡、衡山郡到庐江郡,庐江郡到九江郡,这五条道路先行修通。为此,他划拨出了十万的战俘,也打算从民间有偿的聘请劳力。其中南郡到衡山郡、南郡到庐江郡,这两条道路是重中之重。
吕哲几次专门单独召唤萧何谈及田亩规划的事情,两人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商讨的是该拿出哪里的土地来赏赐文武。
萧何其实并不想掺和进与封赏有关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做得好了没人会领情,若是分赏的地皮差了绝对要得罪人。
众人得知吕哲在与萧何商讨封赏地皮所在地的消息自然是会万分关注,自那之后找萧何的人突然增多。萧何一开始觉得是麻烦,后来渐渐品出味道,才知道吕哲那么做是为了让他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用此多与众文武接触。
说来也是,萧何怎么说都是五郡的民政总管,吕哲可不希望萧何低调到连接触人都没有,那么以后要是遇到事情还怎么与人沟通?再则,身为一个民政总管,低调本来就不该是萧何该做的事情,应该高调才是。
对于麾下文武的田亩赏赐,吕哲其实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他采取的是折中的办法,每一个会得到田亩赏赐的文武,南郡境内赏赐部分,其它各郡赏赐部分,而不是集中在一块。
除了田亩方面的赏赐,吕哲在财帛上也不会亏待了诸人,事实上他在财帛的安排上做得最为优厚,这么作为的就是在接下来刺激经济,毕竟众人得到赏赐总会购置东西不是?
有了物质上的分赏,在官位上的晋升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开府建牙其实已经不太适合于吕哲去做,建立幕府是一国麾下将军会干的事情,而幕府建立起来后职位并不多。
处于独立状态的吕哲虽然在官位上只是秦国封的征南将军,可是谁也不会把这件事情当真。
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从实际的地位上,吕哲现在是一名没有国君之名却有国君之实的人物,幕府的众多职能是管军而不官民,怎么又会适合于吕哲?再则,其麾下武将带兵的数量不会仅限于一名偏将军该带的一两万,所以幕府从这一方面来说也不合适。
燕彼不止一次的进言可以不称王,但是君王该有的职权和待遇吕哲应该早早的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