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之前行政体系不明,外加势力刚刚草建,纯以武力扩张也是新生势力的一个共性,会这样是因为新生势力文士缺乏想谋邦交也办不到。
现在不一样了啊,蒯通本身就是学权变之术的大家,叔孙通不止会礼仪制度似乎也有多次出使的经历,吕哲已经可以学学那些行政系统完善的国家实力,玩一下邦交与伐战的互相配合,谋取土地一定能比只用武力更加的顺利。
“吴芮将军败退,长沙郡沦陷,三氏为长沙本地人,或许与百越多有联姻,可是不见得愿意看见百越横行长沙。”蒯通的意思很明白,三氏与百越人闹翻了,是可以利用的对象:“只要主上许下些许的好处,我们一可以在长沙有内应,二可以消除象兵的威胁。再则,不单单是攻伐长沙,有了连氏的象兵,主上攻打岭南也就更有把握了。”
懂啊,吕哲当然懂了,三氏与百越人翻脸对他们攻取长沙郡有了契机,也才使得夺回长沙郡的计划提前,暂时的拉拢三氏对攻取长沙郡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些吕哲都懂。可是,说吕哲犯病了也好,说是脑子发烧了也罢,三氏引狼入室才会发生百越食人的惨况,若是不杀绝这帮人,他心有不甘,那些被吃掉的华族不甘。
“主上,可以先行拉拢而不许下诺言,以三氏那鼠目寸光的行事作为来看,我们只需稍微许下空话三氏必然上当。等待拿下长沙郡,届时主上或可找个理由对于进行惩罚。”司马欣出言相劝。
南部军团的军团长南部中郎将一职已经确定为司马欣,他自然是想为攻伐长沙郡的顺利铺路。拉拢三氏很明显对攻取长沙郡有着天大的好处,他自然是极力赞成的。
“许下诺言,取胜之后再算账?”吕哲觉得这纯粹就是个馊主意,攻伐疆土是该不择手段,可是一名君主的信用是有额度的,非不到万不得已哪个君主会浪费自己的信用。
司马欣显然是已经有决定,他微笑了一会,看了看周边的同僚,出言道:“末将为南方主将,可由末将担待。”
哦,就是说,拉拢许下的条件可以按到司马欣头上,秋后算账什么的失去信用的人也是司马欣,天下人要骂也是骂司马欣,不会骂到吕哲头上。
“哎?你……”吕哲能明白司马欣的想法,这是一种变相的自毁名誉,司马欣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替主代过,问题是司马欣是不是搞错了一件事情,吕哲是那种想做事又犹犹豫豫没有担待的人吗?
蒯通亦是一阵侧目,他不觉得司马欣是一个忠贞的人,要是司马欣是一个忠贞的人也不会成为降将。不过吧,蒯通很满意司马欣投效之后的态度,司马欣归附后做人低调且遇事谦让很快融入吕哲集团,也算是一个懂得做人的武将,这样的武将或许油滑,但是从刚才那件事情上来看至少是表现出一种彻底卖身投靠的态度。
有这么一个人却是很欣赏司马欣,燕彼从来都喜欢识时务者,懂得审时度势且看清现实的人好用,这种人或许不会有惊人的才能,不过胜在理解什么事情都要紧随君主,通俗点就是易于控制。
“邦交与伐战相互配合,本侯没有异议。”吕哲还轮不到部下来代过,他也不会冷了部下的表忠之心,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再合计合计。他说着对司马欣颔首微笑,算是表现是欣慰的态度,然后继续说:“攻略长沙郡,第一期派兵五万,先期的目标是光复罗县,先在罗县立稳脚跟。本侯现在有一虑,冬季用兵虽然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优势,但是我们是不是把目标定得有些小了?若是敌军反应过来不与我们阵战,百越人来个四散而逃,躲在山林里玩偷袭,我们哪怕是光复长沙郡也无法有效地杀伤更多的百越人口。”
萧何当即道:“粮草倒是无忧,可是用两月的时间赶出七万套被服已经是极限,再多实在无法。”
是了,主要是物资上跟不上,然后又碰上这么一个出兵的良机,似乎打只能小闹,大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百越这一次进入长沙郡是军队,不是当初蚕食黔中郡那样的军民共进,吕哲担忧的情况不是瞎操心,而是百越人真的很少会出现于华族军队阵战,一有不妥就钻进深山老林。
不对百越进行割草行动,只是拿到地百越的威胁还是存在,且这一次吕哲眼睁睁看着百越人杀进长沙郡除了是力有不逮无法支援吴芮之外,未尝不是想让百越人出了穷山恶水,来到长沙郡好大规模的消灭,为日后攻略岭南打下初步的基础。
“你们说,若是……若是过冬的衣物没有准备妥当,出更多的兵力……”吕哲太迟疑了,要是真的这么做,可能在与百越人厮杀上并不会处于劣势,但是缺乏过冬衣物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还是……更冒险一点?不做那么小的规划,只拿下罗县就停顿不前,而是趁着敌军不备的优势长驱直入?”
众人开始有点迷惑了,吕哲的用兵向来是以稳妥为主,不是步步为营绝不轻动的类型。这一次,吕哲怎么说说出这种言论?
似乎也不对啊?他们转念一想,吕哲的用兵也不是那么步步为营,从夷陵起兵后更多的是依靠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敌军,几次大胜都是依靠击败敌军而后率军追击掩杀,因而每次战胜都是斩获甚多。
吕哲用兵其实没有固定的模式,这点同一集团的人身在其中不是那么的关注,而敌方却是早早就已经有所察觉,项梁是对吕哲最有研究的一人,说过“用兵之无常势者莫不如是”的感慨。
项梁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吕哲用起兵来太不按照实际情况了,偏偏每次吕哲军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吕哲军没有出现之前很难猜测出吕哲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布置,令人想要针对设防都很难办到。
这是项梁在称赞吕哲的用兵手段吗?不不不!其实就是项梁在骂吕哲不愧是野路子出身的,偏偏每次运气竟然都那么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要是一次弄险没有成功吕哲必定会满盘皆输。
“主上的意思是……造成一种仓促出兵的假象,诱使百越聚集兵力来战?”蒯通不愧是智者啊,吕哲只是起了一个开头他就察觉出意图。
没办法的事情,华族军队与百越人阵战,一个华族士兵绝对能干过五个百越人,也正是一华当五蛮的实力差距让百越人吃过亏之后不再与华族阵战。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吕哲看向司马欣:“总的大战略是要拿下长沙郡,更侧重的目标是杀死足够多的百越人。”
司马欣点头:“长沙郡内的男子差不多是瓯越和闽越青壮的三分之二,若是这一役能消灭,日后我们攻略岭南再无难度。”
意思是这个意思,在场的人就没有一个是不明白的,可是想到达到那个目的,大的战略方向有了,实际操作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百越人是野蛮了一些,可能知识面也不如华族,但是不代表百越人是傻子,他们也懂得什么叫该退缩就退缩,所以司马欣不能表现得太猛,但是又不能无能到令百越人看出来那是装的,这么一来也只能玩点真实的东西。
“主上,我们手中还有近十万前前后后俘虏的战俘,这些人的损失……主上不心疼的吧?”燕彼眼中闪烁着冷光,又说:“江陵之战,译吁泽也被我军俘虏,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唔?!拿战俘去作为必要的死伤假象?似乎可行啊!
第0395章 伐交(下)
体制决定胜败,不过有时候体制文明的优越性也不是那么绝对,所以就有中原文明屡屡崩溃于野蛮、屈服于野蛮的事情发生。
当然,有体制的时候总是要优于没有体制,好的体制与落后的体制在更多的时候讲的不是文明,是一种将手中潜力挖掘到最大的一种“工具”。
百越是部落形式的群居社会,这种文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野蛮和落后,同时注定不会铁板一块,吕哲说实话一直没有拿百越人当成最大的对手。
原因?南疆不是一个出王者的地方,无论是百越还是由百越演化的众多什么民族,从来对中原政权来说都只是疥癣小疾不成大患,相反中原要是将目光转向南方总是能席卷残云似得在南面打下一大片的疆土。
朱元璋以南伐北的事例?拜托,朱八八那是以南伐北吗?那时候的蒙古元国自己玩脱了,朱八八是和谁在争夺江山?是与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方国珍,和这些人一比朱八八是位处北方,那几位仁兄才是在南面的势力。
吕哲所处的位置对于大秦包括列国的疆土来说是南方,可是要把桂越、瓯越、闽越、南越……反正也不知道是多少个百越族,他和这些人一比,嘿,俨然成了北方人了。
有点离题?没有,绝对没有离题,只是表现出吕哲最近产生的困惑,他在思考解决百越人之后怎么插手中原,以南方势力怎么才能做到立足于中原。
别谈什么南船北马这种废话,人都是训练出来的,没有哪个区域的人更适合做什么事这种怪诞的说法,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去重视而已。
“主上,那末将退下了?”司马欣见没自己什么事,随即出言请示。他还得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力图在吕哲麾下第一次领军作战把事情干得漂亮一些。
“啊?喔……下去吧。”吕哲出言,见其余几人也要告退,“蒯先生,萧先生,燕彼留步。”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他们帮忙拿主意。
似乎长沙郡的事情已经谈完,蒯通不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他还等着回家与人饮酒下棋,听到请留不由摸了摸额头。
萧何本也就没想走,他还有一些事务需要上报,个别的事项也等着吕哲盖印下发,他也告退是想回去拿来公文。
“主上,看您一脸若有所思,还是在为怎么诱歼百越主力发愁吗?”燕彼说话就随意得多了,这就是身为家臣的好处。
“我为什么百越发愁啊,无法诱歼不过是打慢战,百越也就是速打和拖着慢慢打的事。我是在想,虽说是先南后北的决策,可是也不能完全不顾中原,我们是不是该做几步先手啊?”吕哲既然交给司马欣,大的战略也已经部署,该怎么打那是司马欣的事情了,百越的战事要是没出什么大乱子,他是没插手的必要了。
“唔!?”
蒯通愕然了一下,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脸上满是神采:“主上英明,百越确实是疥癣之疾,对我们有威胁而没有累卵之危,倒是中原若是一个不慎,我们将会面临被锁、被困、被灭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