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赵婉是用另一种委婉的方式在告诉翼秀,表达的是暂时别想成为吕哲的女人了,回到陇西那边去之后,还有没有机会成为吕哲的女人,那就要看吕哲是不是会记住翼秀这么一个人,若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吕哲也忘记翼秀的存在,那翼秀就在陇西老家那边当一个永远嫁不出的老姑娘吧。
为什么翼秀会嫁不出去?那不是明摆的事情嘛!翼秀本来应该成为吕哲的女人,哪怕是最后事情没成,谁敢去娶?
让翼秀会去陇西是出自赵婉之口,吕哲对此哪怕是不同意也不能当场提出反对,毕竟赵婉是王后,吕哲除非是想要更换皇后不然不能做出有碍王后威严的事情。另外嘛,吕议这件事情由翼秀来担当全责总好过演变得更糟。
“看来是该好好重视孩子们的发展了……”吕哲心里暗自想。
对子女采用温情模式?让他们自小就培养起兄弟姐妹的厚实感情?那绝对是外行人或者没有思考过人性的人才会有的天真想法。
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太多东西,一直是到懂事之前可以保证团结友爱,但是懂事或者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之后,感情往往会被放到一边,到时候哪怕是他们还念着兄弟姐妹之情,但是依附在这些人身边的那些利益既得者呢?
随着吕哲子嗣的长大,身边必然是会出现各种人,他们依附于吕哲的孩子们想要谋求发展或是利益。利益谋求者们因为利益的需求必然是造成一些冲突,那么必然是会不断且反复地谏言,而人的感情和思想往往是多变的,经不起闲言碎语和时间的消磨。
吕哲能够限制一些非家族人员靠拢向自己的子嗣吗?除非是永远不给予自己子嗣历练的机会,永远地将除了继承人之外关在某个小黑屋,否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他又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孩子当猪养,变成有明一朝快亡国了都没有一个帝族能站出来做点有用的模式,那只能是另图蹊跷了呗。
观看历朝历代,一个国家的统治家族不能有太多逆天的人才,但是也不能统治家族之内遍地是猪,那么就需要一直摆在明面的继承法,用最坚定和明确的继承法来巩固继承人的威严,适当地挑选部分的子嗣培养单独的方向,例如文事治理和军事才能?
“不好办啊,一切的前提都是所挑选的人能各安本分,继承人除开必要的才能之外还需要足够的大度,另外一些子嗣则是具有才能的同时不能衍生出额外的野心……”吕哲太清楚人心的多变了。
“王上,动筷了?”吕雉是坐在吕哲的右边,见吕哲一直没有什么动作,众妃子和夫人,连带那些孩子们在吕哲没有动筷之前也不敢动,低声提醒了一下。
“嗯?”从思考中脱离出来的吕哲伸手拿起筷子随意夹了一点食物放在嘴中,目光扫过去的时候对着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人,道:“吃吧。”
因为出了意外,夜间的宵夜小宴气氛并不热烈,这一顿饭吃的吕哲异常没有意思,用在军中吃饭的速度极快地扫光案几上的食物,他站起来说了句“吃完让孩子们走动消消食,就进行休息。”对着要站起来的众人摆摆手,然后又特别对吕启和吕伊招招手,带着两个孩子就离开了。
凉亭内的众人看着吕哲特意带着吕启和吕伊离开会想什么无从考究,吕哲带着两个已经六岁的孩子一块散步却是在说及入学的事情。
吕哲的子嗣都继承了来自于母亲的美貌,总体五官上与吕哲相似度并不是那么高。当然,也不是说吕哲长相有多么难看,吕哲的相貌只能说是普通,不过没有成为君王之前的吕哲有现代人特有的气质,那种现代人自由自主且拥有优越性的气质,成为一方势力首领之后威严也慢慢养了出来,至目前已然是华夏大地的实际统治者威严也就更甚了。
很多时候人是否好看跟相貌有关,不过来自于气质的加分远比想象中来得高,吕哲长相普通又如何?
随着列国合并成为一个大帝国的时间临近,本来就拥有威严的吕哲似乎也被加上了另一层的光环,敢于随意与之说话的人压根就不存在,那是权势所带来的,连妻儿也受到影响。
现在的画面就是吕哲在前面走,吕启与吕伊低着头跟随在后面的两三步,一直是吕哲让他们靠得更近一些才犹豫着凑上去。
吕启今年已经六岁,一直以来所表现都比较谨小慎微,那是因为他的生母是侍女出身的卫雯。
卫雯确确实实是没有强大的娘家,且她本人说实话性格也趋于软弱,大部分时间是由她在教导吕启,不免会影响到吕启的个性,那也是吕启为什么会遇事显得软弱,且在与吕议的接触上也是步步的退让。
吕哲早就发现吕启性格上的不妥,可是他没有办法去做什么纠正,只能是用引导的方式,若是太过明显可能会出现一些岔子。
什么岔子?吕哲要是对吕启态度过于特别,不免会让人产生诸多联想,例如吕哲更钟意于庶长子吕启而不是嫡长子吕议。
“爸爸不打算专门请老师在宫城教导你们,爸爸是想让你们去王城学府就学。”吕哲的语气很轻缓。
吕启不断点头,估计是无论自己的父亲做出什么安排都不会反抗?
吕伊却是继承了来自生母吕雉的一面,径直就说:“为什么啊?我们是王子王女呢!日后就是封王和公主,怎么能与普通人待在一块?”
“……”吕哲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没有了。
第0798章 进步的基石
上一代因为打拼创下一大片基业,下一代不免会因为父母取得的成就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美好生活所导致的一般是子女们并不懂得什么叫作疾苦,也会因为父母有普通人所没有权力产生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各种二代们自小成长的环境就是在培养其性格,人的性格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养成,而往往性格一旦成型之后很难再有什么改变。
当然了,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是性格的定型期,十四五岁的时候又是一个特别时期,性格一般是在十八九岁的时候真正的定型,其后的人生中这样的性格会一直持续到三十岁左右,若是因为有特别的人生经历或许会有所转变,但是特别的人生经历又有多少人会有过?
出生在权力之家的孩子从小就要被一帮人奉承着,往往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那种满满都是奉承的环境下变得惟我独尊,其个性也就成为除了比自己后台大的人之外都不当一回事。
吕伊是君王之女,她的母亲又是吕雉,被奉承的环境有了,吕雉的教导估计也存在岔子,因此这孩子显然已经有了初步的三六九等的认知。另外,其实吕哲也比较疼爱第一个女儿,结果自然也就更加重了吕伊初步的骄横性格。
身为父亲的人基本上都会比较疼爱第一个女儿,那是一种雄性动物的本能,是产生在基因里可能连本人都搞不懂或者没有发现的一种生物情绪,用专业的术语来解释那叫“生物基因链遗传性本能”。
在父亲们的想法中,女儿是要嫁出去的血脉,疼也就是疼那么个几年,等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趁着还在身边的时候多多疼爱,怎么能行呢?
对于儿子,父亲也不会缺乏疼爱,但是区别于女儿的是,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血脉,下意识在疼爱的时候就会相对约束和严格一些,那是对自己一生努力的负责,也是不希望把儿子给养废了,导致一生的基业被败得干干净净。
吕哲仅是用严峻的表情看着吕伊,立刻就是吓住了这女孩儿,不过吕伊也仅仅是稍微被吓住就开始撒娇,这也是属于女儿的“特权”。
“那些话是你母亲教给你的?”
“爸爸,别生气嘛,女儿按您说的去就是了。”
“少听你母亲胡说八道,身为王族是具有高贵的身份,但是高贵身份的来源是来自万千黔首的爱戴,一旦黔首不再爱戴这个统治家族,王族的下场往往会无比的悲惨。”
“别生气啦,女儿以后再也不那么说了。”
“楚、齐、燕、魏、赵、韩、秦,这些列国的王族是碰上了我,我也是有特殊原因才没有针对他们的赶尽杀绝。要不是我,或者我没有其它特别的原因,王族一旦在竞争中失败,哪怕是躲避得再好也会被搜查出来诛杀干净。”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王族为舟,黔首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日后莫要再让我听见类似的言辞。”
“……好。”
吕哲说那么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孩子才多大?有天一样大的道理也听不懂。不过出了这么一件事情,更是让吕哲产生一种必须要关注子嗣教育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非常的坚定。
帝国学府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下面又有许许多多的分支,像是军事学院有专门从民间考取学员,也有从军中挑选优秀人才进行深造;文科学院则是,专门针对在职文官的深造培训这一类,培养主官以外辅官的这一类。除开针对国家官员的培养之外,又有跟当官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分院,如国民教育中的童学院、中学院、高学院、大学院。
军事学院的分科又分为步战、骑战、水战三大类别,每个类别之下还有更多细节化的科目,如关于步战的进攻阵型和步战的防御阵型,一些科目则是倾向于怎么培养出合格或是优秀的基层军官。另外一个大的类别则是专门用来培养参谋类型的人才,教导的方面非常复杂。
学科学院对于在职官员和非在职官员的培养只能说是顺带,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国民的教育,识字是一件必然普及的事情,目前吕哲治下的童学院是最为普及的,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都有足够的财力送子女前去就学。不过,一般每个家庭都只是选择让家里的男孩去就读,女孩基本都是被无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