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80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群不明白时代的变迁,也会有那么一批人群忽视掉了周遭同僚,石迁就是属于那一类人,他要是平时多多注意或是与同僚们互动,会明白文武官员们都参与到了某一件事情中去,也会知道某一件事情的产生是有着没办法公告的因素在内。
话又说回来,要是石迁知道一系列事情的起因和缘由,他还会在所有人都按照既定游戏规则进行的时候,傻愣愣地站出来说那些话吗?
一个小意外也就随着吕哲身边多了一个随身护卫而没有起到什么波澜,很多担惊受怕的人也因为吕哲的处理方式,他们将那颗快要从嗓子里跳出来的心脏重新放回去。
“执政啊。”吕哲可能是坐得久了有点身躯僵硬,他站起来活动一下身躯,走了几步才说:“关于帝国人口增涨速度,有眉目了吗?”
“回王上,有大概的眉目了。”萧何有将一些数据本子带在身上的习惯,掏出来翻找了一下,找到页面后:“最易于详查的是南郡,南郡目前拥有周岁以下的婴儿约三十四万,二到三周岁的童儿四十七万,三周岁到七周岁的孩子二十七万。”念完看向还在台阶上来回渡步活动身躯的吕哲。
“是吗?南郡口众超过五百万,七周岁以下的孩子一百零八万……”吕哲估摸了一下,那大概就是平均二对夫妻有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不过数据不是这么算,毕竟要将中老年和未成亲的那些人算进去:“压力很大吧?”
萧何“嘿嘿”笑了几声:“臣觉得这样的压力越大越好。”
统治者鼓励生育,那总不是张开口说句“大家使劲地生”就算完事了,生得起还要能养得起,社会的医疗体系也要能跟得上,不然造成的就是恐怖的后果,会有无法计算的婴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生出来之后夭折,那该是多么造孽的事情?
吕哲鼓励治下多多生育是伴随着相关的辅助政策,例如生第三胎的时候可以每个月从官府那里获得多少钱粮的辅助,多生几胎就获得更多的辅助,同时最为诡异的现象就是多生产的母亲竟然能够每月从官府那里获得多少辅助资金,变向地成为国家出钱在养那群因为多生育而无法为家庭创造收益的妇女了。
生,继续生,大量生,有钱没钱都给钱,国家出钱去养,可以想象吕哲为了增加国家的总人口干了一件多么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也能想象得出来国家要投入多少财政。
“王上,南郡属于直隶,是在您的脚下,因此南郡情况较为特殊。”萧何是痛苦的语气中带着莫名的喜悦:“执政府每年下拨到生育相关辅助的钱粮,光是南郡,钱每年下拨一千三百万钱,粮十七万石。其余各郡,总合为八千零四十五万钱,粮二百三十万石。”
一片吸气声又在大殿内响起了,一个个文武官员脸上大抵都是被吓到了的表情。
汉军扩编到十五个永久性番号军团,战兵七十五万,相关的辅兵数字一直在变,不过在编的辅兵再少也不会低于一百万,那么就是国家长期的武装力量是在一百七十五万之间浮动着。
除开十五个永久性的常备军团之外,服务于国家的二线部队也是经常保持在一百二十万左右,他们除开驻扎在各处城池、关隘、占领区,有时候也会承担起必要的某边疆区域担任戍卫部队。
常备军团和一系列攻防的二线部队之外,吕哲麾下一直有一支屯田兵性质的部队,该支后勤军团数量一直在增加,从原有的二十万已经增加到六十五万,是作为国家行为的产粮地建设主要力量。
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国家还有明文规定各郡县,只要是吕哲统治下的疆域都将召集青壮进行必要的训练,随着吕哲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近期参与夏冬两季义务兵制体系的人数已经突破四百万。而这四百万是年龄范围从十八岁到四十岁,十八岁以下和四十岁以上并不在范围之内,同时四百万参与义务兵训练的人并不全部为男性,吕哲国度中的女性也在义务兵制的体系之中。
军国主义嘛,总该有一个军国主义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当需要的时候,一声令下国家的适龄阶层都能被武装起来操刀子,那么事先进行军事上的训练不就成了必要吗?结果吕哲搞出来的制度就是,只要他乐意或者愿意,不考虑后勤能不能支撑得住的前提条件,集结起七八百万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庞大的军事力量和预备役体系,每年投入进去的财政是一个天大的天文数字,像是今年因为北疆战事,各种军需物资和军饷额度,用于维持在编军队士卒的总投入,其实已经超过七万万钱。
什么样的国策都是需要投入,吕哲搞出来的国策没有将国家财政搞崩溃是有几个大前提。
首先就是,现在压根就没有一个成型的既有经济体系,也就是说限于交通和地域性质的经济流通性不广,资金的流向情况是范围太窄,不是说这一刻身在南方沿海的人能够下一刻飞到北疆的草原上,哪怕是能飞也不可能携带巨量的钱财前去。
其次是流通于市面上的钱币并没有达到泛滥的程度,这与上古先秦时代的交易体系有关,上古先秦时代可能有人一辈子都没有拥有哪怕是一个钱币,交易基本上是以物易物的情况。
吕哲很喜欢撒钱,他为什么喜欢撒钱?还不是因为要改变以物易物的情况,将货币的这一体系建立起来,那就要拼命的撒钱,让开采的铜矿制造出来的钱获得该有的价值。
与之什么什么盛世,每年的财政动辄数百万贯、数千万贯、数亿贯、数亿亿贯相比起来,一贯大抵是一千钱到一千二百钱相比起来,吕哲治下每年花费七万万才多少?才七十万贯!说出去都觉得丢人啊!!!
每年用于维持军事单位才七亿钱,说出去不但丢人,且国家的货币体系该是糟糕到了什么份上?要知道到了西汉时期,也就是在准备攻打匈奴的时候,刘彻初期花费的军费也就是数百亿钱。到了东汉灵帝时期买个官要花数千万数亿钱。那才是真的货币体系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货币也在民间定鼎了价值体系。
吕哲一直在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体系,所以撒钱也要有个方式,不是说直接就撒出去,要有个由头,有了由头还要创造出价值来。
“不够啊……”蒯通闷闷地说:“远远不够啊,花费在生育辅助才八千零四十五万钱。”他迟疑着说:“要不加大钱财辅助,取消掉粮食辅助吧?”
“不可!”萧何嫌弃地瞅一眼蒯通:“凡事要有一个循环渐进啊,太尉!”
蒯通尴尬地笑了笑,他不懂经济那一方面也知道自己说出了一个烂主意,举起茶杯低下了脑袋不吭声了。
是要让货币体系得到承认,也是要让货币得到流通,不是要让货币变成烂大街的玩意,能胡来吗?
第0806章 爱咋咋地
目前吕哲治下未满七周岁的孩子该是在四百万左右,数据因为没有核实的关系必然出现偏差,不过哪怕是有偏差也是多于四百万不会少于四百万。
按照执政府那边的查实,婴儿潮现在是出现在长江流域或者以南,长江以北暂时没有发现出现大规模的婴儿潮现象。这点完全可以理解,汉军已经将南方所有能够威胁到疆域安全的异族攻灭,意味着南方不会再有近期之内的威胁,社会上的经济发展也迅速,自然是保持一种社会稳定局面,生活安定自然就有婴儿潮的出现。
中原区域是纳入吕哲治下不过一年的时间,大体区域上的战乱已经被平定,不过也因为纳入吕哲治下疆域不久,说实话治安情况并不是多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多方面的治理,一些盘踞在深山老林的乱匪武装也需要剿灭。除开治安上的问题,中原区域历经战火之后,经济方面可以说是遭到重创,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上的不安稳,人们怎么会想着孕育后代呢?
靠近草原的区域,不断不断有汉军开赴北疆区域,止于目前为止所呈现的依然是一种大战的氛围,可以想象当地的社会环境是个什么样子。
区域性的问题也就造成了一种特别的现象,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因为很早就被纳入吕哲的统治疆域,因此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社会经济等等方面飞速发展,那么也就让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成为吕哲疆域中的第一批受益者,中原区域和北疆区域却是因为近年才纳入吕哲统治疆域之下,区域性的不同在各个方面都拉开了距离。
“各地驻军已经在付之行动,对于可以劝服者采取放下兵器便可归乡,不服者以剿灭为主。”蒯通是太尉嘛,一些军事行动上都是出自太尉署策划,自然是由他来进行这一方面的汇报:“仅于目前为止,越是靠近南方的区域恢复稳定的速度越快。”
南阳郡、陈郡、泗水郡、东海郡这四个郡是恢复最快的地方,毕竟它们是靠近吕哲本来就有的疆域,由原本的稳定区域辐射过去,再配上各个郡县之间的协同,是军力上和经济上的各项协同,恢复起来较为迅速。
另外有几个地方的恢复速度也相对快,那些地方都是军方大规模屯兵的地区,如原来秦中原军团的驻扎地三川郡,它就是一直保持平稳的姿态。像是薛郡、济北郡、琅邪郡着三个区域也因为汉军需要屯驻重兵封锁临淄郡和胶东郡,它们境内的混乱武装也是最先被平灭的那一批,治安情况也相对平稳。
“目前比较麻烦的是临淄郡和胶东郡,两郡之内瘟疫情况有所好转,不过我们仍然无法确定具体情况。”蒯通说着说着脸上的表情比较沉重:“虽然我们有付出诸多的努力,从粮食和相关药材上进行支援,不过一直没有办法治愈瘟疫,因此帝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要持续封锁临淄郡和胶东郡至少三年。”
封锁下的临淄郡和胶东郡是个什么情况?是一种汉军无法开拔过去的局限性。两郡之地除了瘟疫肆虐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横行,它们这两片土地像是成了独立的小世界,仅仅为汉国官方所知道的,临淄郡境内至少就有较大的三股势力,胶东郡那边倒是因为先期有一支汉军被滞留没有出现较大的地方武装,不过横行于两郡的大大小小势力绝对超过数百股,俨然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另类群雄割据现状。
“将军府递交过相关建议,请求太尉署制定由滞留胶东郡驻军出兵平息乱象的请求。”说到这蒯通看向将军府所属官员那边,看了一会才又重新面向吕哲:“太尉署考虑到两郡之地瘟疫肆虐拒绝了这一建议。”
将军府差不多就是现代的军部,不过一直以来吕哲并没有设立一个最高的长官,采取的是左右尚书共同管理的方式。
实际上吕哲执行的大体是三公九卿制度,不过加入了九品中正制的一些元素,一些官职名称上也进行了改变。如本来应该叫丞相、国相、相邦之类的文员最高官职,在吕哲这里被改名为执政。倒是太尉没有进行名称上更改,但是摘掉了很多本来属于太尉的权利。而将军府本来该由一名大将军来统带,可是一直以来吕哲就没有任命过什么大将军。
尚书和侍郎等等官职是九品中正制中的产物,在九品中正制中尚书其实是某些部门的最高长官,不过到了吕哲这里尚书却是成了副职之类的官职,如执政府中的执政官最大,执政官下面却是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尚书,执政官管理整个部门,尚书负责执政府体系下的各个部门。同理,太尉署虽然也是由太尉统筹一切事物,但是太尉署下面的尚书也被分流执掌一些部门。
将军府不设立一名大将军来进行总体统筹有吕哲自己的考虑,相对起执政府要忙于参与全国的民生、财政治理和为军方生产后勤;太尉署要制定大体国策,为某个区域的战争进行参谋,另外就是管理一些后勤军需的调配;将军府现在的职责也不过是负责征兵,夏冬两季的义务兵操练,对军功的考核,参与部分关于军官的培养。
将军府不是那种完全负责起军队管理的部门,实际上职权范围和权利也就被无限降低和约束,毕竟后勤生产被执政府完全控制,执政府生产出来的后勤物资又被太尉署掌握了分配权,可以说受到的制约真的不小。
吕哲不设立大将军的原因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功勋和资格担任大将军。
并且哪怕是有合适的人选了,吕哲也不希望大将军这一职位设立出来,将军府拥有功勋核实权利,也有军官的培养权利,对于军方的影响力被无限拔高,一个安分守己的大将军不会多生事,一个性格强硬的大将军却是会让现有的平衡体系遭到破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