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右将军(徐志)能够完成战术机动,那就太好了。”蒙恬没有去追问除开军事之外的细节,那些也不是他现在能问的。他说着很认真地看向司马欣:“匈奴的大王子冒顿身在西域,近期的情报一再显示冒顿聚众超过十万,不得不防啊,骠骑将军。”
司马欣对蒙恬的提醒十分深以为然,相对起头曼的老迈和各种反应迟钝来说,汉军情报系统中关于冒顿的各种记录却是一再显示这人并不简单。徐志要迂回切断头曼所部的后路,路线上和最终的目标区域都是离西域相当近,确实是要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进去,特别是冒顿会采取什么反应必须一再地进行猜测并做出预防方案。
“传闻头曼十分喜爱后娶阏氏所生的吉脱,对已经死去的前阏氏所生的冒顿十分厌恶。”司马欣不知道为什么看了李良旁边的那个文士一眼,随后才又说:“有相关的情报显示,冒顿一直在收拢物资和聚拢人手,并且不断不断派人刺探西北的山川地势。”
站在李良旁边的文士叫陈平,他是监察部的左师祭酒,若说燕彼是吕哲的头号鹰犬,那么陈平就绝对是燕彼麾下的头号干将。
蒙恬自然是知道陈平这个人,在他的印象中陈平应该是在秦地搅风搅雨,却没想陈平会出现在这里。
依照蒙恬对陈平的了解,陈平不但善舞长袖且是十分阴险的一个人呐……
第0824章 征西将军
陈平善舞长袖的名声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很多人只看见汉军北上之后所向披靡的一面,却是忽视了一帮人在暗地里的活动,那批人第一次大规模出现是针对齐国各级官员,汉军在正面战场上厮杀,暗地里却是有着一些人对齐国官员进行收买和离间。
很多人只是知道吕哲麾下有一批隐藏在暗地的探子,并不知道那些暗探该是属于汉国的什么部门,没有名称之下也就各自给取了名字,称呼最多的是“暗影”。
曾经有那么一些人确确实实是一直活跃在春秋战国,他们是属于纵横学派,最为出名的人物有张仪和苏秦。
纵横学派以口才和机敏闻名天下,直至张仪和苏秦展现属于纵横学派知识带来的威力后,不少人断言纵横学说是一个为祸天下的学派,比之兵家更能对天下产生危害。
纵横学派怎么个危害天下了?竟然比兵家对天下的破坏更大?听上去好没道理却也是真实的事情,兵家有进攻和守护两种状态,纵横学士却是巴不得天下越乱越好。天下越是动荡不安,纵横学士所能发挥的余地就越多,他们是建立在乱局之上的一批纵横之士,天下安定就将无所展现才能。
陈平就是一个学纵横、儒家、兵家的人,儒家学的是修身养性,兵家学的是分辨强弱与敌我,但不管是儒家还是兵家在他的心中都是为纵横家的知识服务。
一个没有良好心性的纵横学士容易因为情感出现错误的判断,一个不懂分辨敌、我、强、弱的纵横学士必将误人误己,纵横学不止是一门学问,是一种集合几大家优良疏劣的集合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纵横家并不是那么容易。
吕哲治下有百家,在他的一再重视下,统治的疆域内虽然远不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不过总是有那么点能够发挥百家作用的途径。
燕彼从百家之中招揽了不少人,大部分被招揽的人都是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以百家养成的气质安排身份,以他们所学为以致用,不少人也确确实实是因为有合适的安排取得成绩,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有了自己发挥的舞台之后发光发热。
活动于各条情报战线上的人有所成有所失,陈平却是那个最有所成的人物之一,他每每良好地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逐渐受到燕彼的看重。
每个部门的主官一旦看重谁的能力,托付的期望和下达的任务就会越重,陈平起初不过是被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纵横士使用,但是他总是用最简单和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功勋不断累积之下只是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爬上左师祭酒的高职。
陈平近一期作为一名纵横士是在秦地活动,他活跃于秦国百官之中,或是晓以利害、或是诱之以利、或是示之以威、或是强迫威胁,用一系列的行动搅得秦国朝堂鸡犬不鸣,竟是让扶苏在反应过来之前治下大部分官员已经背弃改弦。秦中枢在失去了大部分地区的控制之后,本来已经没有选择的局势变得更加恶劣,考虑到抵抗已经成为奢望,索性也就只能是被吞并,只期盼吕哲真能信守诺言。
蒙恬注意到陈平的存在,陈平也一直在观察蒙恬。
善舞长袖的人总是有一套观人的手段,身为一名合格的纵横士也要懂得摸清针对对象的性格,陈平对蒙恬的研究一点都不少,虽不十分笃定了解蒙恬,但是怎么也明白蒙恬绝不是一个可以威逼利诱的人。
“蒙将军!”陈平的声线并不阴厉,甚至可以说听上去无比的悦耳,实在无法令人联想有这种声线的人会是一个阴谋家。他向前两步,弯腰并缓缓伸出双臂,伸出的双臂微微向上抬,双掌手指弯曲九十度,左掌于右掌之外,两手拇指高高翘起,以非常传统的华夏礼节向蒙恬行礼,随后解除行礼姿态,从宽大的左袖之内拿出一个文本:“平受命,呈上此物。”
蒙恬不得不从一系列关于即将爆发的大战中将思绪收回来,他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再次行礼的陈平,心中暗道:“这一天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文本为吕哲亲笔所书,范本除了有别于当今时代的标点符号,不然都是符合现下的招揽格式,其中更附带了扶苏的一些内容。
蒙恬很认真看完文本上的内容,看完也慎重收起了文本,然后对着陈平行礼。他行礼的时候并不弯腰,手臂上的动作和手势却是与陈平别无二致,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华夏半礼:“请回禀王上,恬应下了。”
司马欣默默不语地站在原地看完两人的互动,等待蒙恬答应下来才露出笑容。
北疆的这一场战事虽然是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是规模从某些方面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吕哲在这个时间点招揽蒙恬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对于蒙恬来说也没有任何轻视的意思,反而表现得十分看重。
蒙恬这个时候接受招揽也绝没有品德上的缺失,文本中扶苏已经解除了蒙恬在秦国的一系列官职,那么蒙恬也就不算是秦国之臣和扶苏的臣子,蒙恬以自由自身接受吕哲的招揽已经算是一种接受招募。
“帝国还是建立起来了。”这一刻,不但蒙恬在想,司马欣也是有共同的想法,但是两人的心境并不相同。
一直是等到蒙恬接受招募,司马欣才走向帐内的主位案几。
司马欣从案几上拿了一个盒子,转身走向蒙恬:“蒙将军,王上的任命。”
蒙恬接过盒子,拆开之后里面是除开有一份任命之外还有一颗印绶和一块虎符。
吕哲给予蒙恬的任命是征西将军,印绶自然就是征西将军印,虎符自然而然就是统率军队的凭证。
蒙恬没有什么矫情,将手保持行礼姿势:“诸位同僚!”
“征西将军!”司马欣和陈平,包括一些在帐内的人都是同声祝贺或是恭贺。
该做的事情做完,陈平行礼之后也便退下,他毕竟是监察部那边的左师祭酒,长久待着根本不算是个事。
“蒙将军。”司马欣重新请蒙恬来到沙盘旁边,先是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等待了一会终究还是说:“有一言还需要与将军明说。”
蒙恬大概知道司马欣要说什么,正色道:“骠骑将军请讲。”
“王上虽然任命将军为征西将军,可是在将军府并没有将军任何功勋记录……”司马欣也就是提醒那么多了,而那还是看在同为秦人,也是不希望蒙恬自误的份上。
“谢过骠骑将军了。”蒙恬哪能不知道呢。
不管怎么说,吕哲向来是公平、公开、公正执政闻名,可以任命蒙恬为征西将军,但是蒙恬还要能够取得拿得出手的成绩,不然这一次战役过后,别说是什么征西将军衔,能不能待在军方都得还另外分说。
司马欣见蒙恬明白也就不再多说,将话题重新转到军务上。
草原派遣军是骠骑将军所属兵团,蒙恬成为征西将军并不是被安排在草原派遣军序列中,是专门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兵团。
既然征西大军的所属兵团不统属于草原派遣军,那么属于征西将军自己的兵团肯定是要组建,吕哲是将第五骑兵军团划拨到蒙恬统属序列,除开第五骑兵军团之外,第十三骑兵军团也一同划拨到蒙恬麾下,另外蒙恬本来统率的秦军也会暂时收编为帝国国防军的第二十一、二十二混编军团。
有了第五、十三骑兵军团和第二十一、二十二混编军团,征西将军序列下的军团就有了四个,按照帝国的新制度就算是一个野战兵团,该兵团的总兵力不算辅兵是有二十万,十万为骑兵、十万为步军和器械部队,属于征西将军序列下的辅兵也有将近十万。
从番号来看,吕哲也真的是要将由秦军整编而来的两个军团在这一场战事终结后还给扶苏,毕竟帝国国防军的军团目前只有二十个整编军团,短期内压根就没有增加编制的打算。
“四征将军序列下的军团按照建制原本只有三个。”司马欣看着蒙恬:“这次大战结束,若是没有变化,第五骑兵军团会从征西将军序列中调走。”
蒙恬其实是蛮意外的,他原以为吕哲不会将本来统率的秦军安排在麾下,没想到不但是原来的秦军没有调走,连素来以精锐著称的第五骑兵军团也会安排在征西序列,甚至是从禁军改编来的第十三骑兵军团也会统属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