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89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其实文治也能发展……”徐阳话没有说出去,他心里想着:“帝国重视军事,但是一切军事都是建立在内部的稳定和发展上。王上已经有裁军的心思,或许军方并不是所有人想象中会是最佳的发展途径?”
前方街道岔口站着李良,他显然是看到了徐阳,抬起手不断摇晃。
骑马慢速前行的徐阳很容易就能看得到前方的李良,那是因为李良身上穿着一套新式的军服。
所谓新式军服其实是火器部队的新服装,那是一种上下身分离的军服。新式军服的上身是内着白色的衬衫,外面有一件像是夹克的外套,外套的主体颜色为灰色,镶边是一些绣成花纹的红色镶边;下身是一种束裤的改良版,使用羊毛的线制成的一种布料,看去有点像是一种束身的棉裤,主体颜色为青灰,两边跨步到脚底是红色的镶边。除开上下身的配套,双脚所穿是用牛皮制成的长筒皮靴,靴子的长筒一直快要抵达膝盖部位。
徐阳此时身穿的衣服其实与李良一致,他们的军服目前只有火器部队那边在使用,不了解详情的人只会以为那是一种新奇的私人款式。
李良看到随行的还有徐汇似乎有些意外?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互相致意之后翻身上马,随后三人也就出城前往郊外火器部队的驻地。
火器部队的驻地是在南陵东北面的郊区,距离南陵大概是五十来里,距离竟陵反而只有三十里,旁边是汉水,似乎离某处渡口也并不是太远?
竟陵目前依然是南郡的水上重要枢纽之一,那里更是有帝国内河最大的造船基地,帝国内河船只的出产至少有十之二三来自竟陵造船工厂,而这还是长江两岸新建造船基地之后的事情,长江沿岸的造船厂没有建立之前,竟陵出产的船只占到帝国内河船只的份额更多。
南郡作为近畿之地,道路交通是最先建设的一个郡,一些早期纳入吕哲治下的地区皆有国道直通南郡,南郡内部的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在周边数郡的道路基础上,每有一地新纳入吕哲治下,道路总是会延伸出去,有那么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这种现象,那便是条条大路通南陵。
因为南陵是帝国首都,每一条通往南陵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会缺少人流,要前往火器部队驻地的三人,他们看到最多的是在路上分为左右两个方向的人流,人流之中的商队数量尤其多。
“近期到南陵的人更多了啊!”李良意有所指。
尽管是耳边有风一直在吹,徐阳还是听了个仔细,他也是提高了声音:“是啊,近期会有凯旋仪式,然后就是封爵仪式,都是过来参加盛会的。”
李良降慢了一些速度:“这次获爵的会有将近六百人,除开荣誉性质的勋爵,包含男爵会有一百三十九人获爵。”
徐阳能看出李良脸上有一丝丝的满足,那是因为封爵名单中李良也在上面,会成为众多的勋爵之一。
帝国这一次下封的勋爵数量是差不多四百五十人,除开战事中获利战功的军方这一体系占去了将近三百,剩下的就是文官集团和民间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
“以前包含勋爵在内帝国也就是不到四十人,这一次封爵过后却是增加了至少十倍。”李良又略略加快了一些速度:“相对起帝国已经快要突破的四千五百万人口,全国上下不到五百人的贵族真的不算多。”
多少分之一?九万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九万个人之中才有一名起码是勋爵的贵族。帝国还在大肆鼓励生育,有相关的推测表明未来十年帝国的总人口会过亿,甚至是更多,那么贵族和平民的比例肯定是要加大。
徐阳还是有丝丝羡慕李良的。他在雁门郡那边虽然有所建树,可是李良是先活跃在中原,随后李良也有一段时间去了草原,后面李良更是去了秦地西北参加针对头曼的大战,不太清楚李良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但是李良能够在封爵名单上占一席之地肯定是有其匹配的功勋。
要知道徐氏的族长在功勋评定中也就是一个勋爵,那还是徐岩带着数十万中原军团一同纳入帝国,这样都只能获得勋爵,可以看得出帝国对封爵的要求有多大。
“那不是最终的名单,到底是个什么样还要看最终的核实,有些提名的名单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爵位却不是一成不变。”李良像是在卖弄自己的消息灵通。
徐阳立刻就被吸引了:“哪里来的消息?”
“哈,这个可不能说。”李良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最后还是说:“不过谁让你是兄长呢?是议王子那边得到的消息。”
徐阳笑了,他是知道李良只要有空闲就会去与众王子王女玩耍,那么获得一些口风也不是那么令人意外。他之所以笑,是听明白了李良话中隐藏的意思,心里更多的是释然:“这么一来就对了,叔父再怎么说都是带着中原军团归附王上,有臧荼、刘邦、陈胜等人的例子在前,叔父怎么可能只获封勋爵?”
路上皆是可以快马奔驰的大道,虽然是耗了一些时间,不过三人从出城到看见火器部队驻地的轮廓也就是用时一个半小时左右。
“帝国需要精英,而精英必然会成为贵族,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从帝国允许贵族向外开拓就能看得出来,想要家族得到更好的发展契机,成为贵族是重中之重。”李良抬手指向前往军营:“那将是我们更进一步的基础,务必在新一轮针对北疆胡人的战事爆发之前,尽快掌握新式部队的战法啊!”
徐阳重重地点着头,李良说的那些话一点都没有错,每个时代都有一批精英,一个新兴国家的那些人能够在层层严格要求下成为贵族,没有一个是完全依靠运气,想要成为人上人是每个人的愿望,火器部队是新兵种没错,可是看吕哲对火器部队的期许,能不能在未来成为贵族一员,就真的看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式兵器,然后在北疆战事上表现出彩了。
第0884章 极度的渴望
这一天,南陵再次万人空巷,原因是拖了有些天的凯旋仪式和献俘仪式将会在西面的白虎门进行。
从西北疆带着俘虏回来的军队,他们会经由白虎门进入南陵城,帝国的统治者和文武官员将会在白虎门的城楼之上检阅出征归来的将士,观看诸多被俘的异族王者或是部落首领。
在帝国过去的历史中,盛大的献俘仪式从未举行过,那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一是,吕哲刚刚崛起的时候主要对手是百越诸族,但是百越诸族一直不受华夏族群所重视;其二嘛,哪怕是重视当时的吕哲也没有闲工夫搞什么盛大的献俘仪式,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如全力发展军备等待应对更大的威胁。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帝国整体形势趋于稳定,内部该扫除的敌人基本已经清扫,威胁是在遥远的北方草原,胡人们目前不敢侵犯帝国边境,帝国却是即将出兵远征,也是该振奋一下军心士气,那么举办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也就成了必要。
“明明已经提早回到南陵了,偏偏还要重新出去,装作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再装模作样率军回来,啧啧!”季布一脸的吃味,他说的人是司马欣等等草原派遣军和征西军团的将领,说话的对象是共尉,撇着嘴:“就说那个蒙恬,也不知道王上是怎么想的,竟然也对他那么重视。”
面对季布吃味或者说略略嫉妒的语气,共尉是微笑不语。
前些天司马欣、蒙恬、何怿、徐志……等等很多将校还在议政殿参加大朝会,昨天却是出城回到所在建制的部队,那是出于吕哲的授意。
该有的荣耀和身份地位作为君王确实是该公正的给予,荣誉和财富双重的优厚之下,吕哲的风评一直极佳。正是他建立起来的公正形象,让和平兼并一些列国成为可能,让人相信哪怕是不战而降的兼并也可以获得谈判时确认下来的待遇,也是因为处事公正的态度避免掉许多的华夏内战。
先有司马欣和一些秦地出身的将领先后获得高位,秦国被兼并之后蒙恬、徐岩、章邯等等一些人也有被重用的趋势,其实吕哲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不过不管关注还是什么,其实也就那个样子。
有一些事情无法公开讲明,秦地好些个将领,不管他们是单独投奔或是率军归附,与吕哲出身秦地有绝大的关联。
要是按照官方的籍贯,吕哲在记录上是出身秦地陇西郡西县治下,算得上是秦人出身。那么,在公开公正的制度下培养出一批秦地出身的人,任何人看来都属于理所当然的现象。
吕哲从夷陵崛起的那一阶段,赖于起家的是将近二万的秦卒,他正是依靠这一批秦卒才能够打下整个南郡,当时的很多的秦人军官目前也处于高位。
司马欣率军南下攻吕,双方交战各有胜负,后面司马欣所部军中发生疫病,迫不得已归降了吕哲。他们在归降吕哲之后也被纳入军方集团,于后面征战百越和楚国中出了不少力。
秦国一直有一支强大的军团位处三川郡,然而三川郡离吕哲所在的南郡也就是不足两百里的地图平面距离。当时要是徐岩所部的中原军团铁了心要南下剿灭吕哲,手中只有二十来万兵力的吕哲哪怕是最终能够战胜徐岩所率的中原军团,元气大伤之下还要直面被为项氏一族控制的楚国,会发生什么事情真的相当难说。
当时的情况一方面是秦国主要心力是在中原,谁又能说也是徐岩不想南下攻吕呢?后面又发生徐岩经过协商率军归附到吕哲麾下的事件,虽说是因为当时的中原军团后勤辎重被吕哲所控制,可是也让吕哲去掉了西北边最大的威胁,才能够全力应对中原之战,让光复中原的战事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进行,中原之战也才能打得那么顺利。
“太尉要更换人选了。”共尉目光看向下方,下面的道路两旁全是人:“现任太尉会被调往倭列岛那边担当第一任总督。”
季布接话说道:“那又是什么秘密啊?骠骑将军还会调离草原派遣军,调往辽东那边坐镇呢。”
相关的议题在前几天的大小朝会中已经有决议,有资格参与朝会的人谁又不清楚?
吕哲调蒯通去倭列岛那边并不是一种放逐,是因为登陆倭列岛的勘探人员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一些贵重金属矿,仅于目前为止在倭列岛发现的贵重金属矿已经不下于二十座,其中能称得上超大型的金矿一座、银矿二座,大型、中型、小型的金银矿也有十多处。吕哲将蒯通调往倭列岛,事实上可以说是一种重视。
帝国对货币的改革已经提上案头,执行铜、银、金三进位的货币体系需要大量的贵重金属,那么针对倭列岛上的金银矿开采也就成了重要的事情,吕哲调派蒯通前去倭列岛担任总督,那是要让蒯通专门负责金银矿的开采。
近期帝国制定的计划中,帝国三年之内向倭列岛投送一个军团的兵力和三十万的劳工。派去一个军团是要在倭列岛上针对土著进行抓捕,毕竟任何矿类的开采都极度需要劳力,光是用岭南和南亚次大陆抓到的那些土著,人手上根本就不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