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101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吕哲笑了笑,像是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又与赵婉聊了一会,等待赵婉离去,他立刻出声:“将燕彼唤来。”
燕彼很快就到了,他过来之后先是汇报了一些其它情况,如暗中查访砀郡官员,或是郡内一些氏族和豪绅,并且对矿场为什么会暴动的事情做了详细的调查。
“那处矿场的股份有百分之五十一在国家,其余由当地的官员和氏族、豪绅分配,出产的矿石一般是卖到郡府,中间倒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过分的事情,账目上也清晰。”燕彼说到这里诡异地笑了一下,然后才接着说道:“管理上的问题比较大,郡府是将矿场的管理委派给了本地的虞氏,这个虞氏似乎与韩信的未婚妻家族有一些远近关系。”
吕哲听到这里蹙眉了,不过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地听下去。
燕彼自然是看到皇帝蹙眉的动作,他调整了一下说话的语气,改为一种不带感情的平淡,说道:“虞氏负责管理矿场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前一年……是矿场聘用本地劳力的时候,虞氏对待本土乡亲有优厚的名声,倒是在出产上一直是限定最低产能的临界线。后面矿场购买奴隶,解放了本土乡亲,虞氏在管理上开始变得严苛……”
吕哲截断燕彼的话,问道:“说清楚点,什么叫严苛。”
燕彼如实说道:“擅杀、妄杀并没有出现,是在管理上趋于严格。”
吕哲点头,奴隶并不在帝国的户籍上面,帝国的任何执法机构只对在户籍上的人负责,任何不在户籍的人都不能享受到类似的保护伞,这是对纳税者的公平。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情况,奴隶从来都不会出现在户籍上面。户籍对于国家来说不止是知晓国家到底有多少人这么简单,还包括有监控的关系在里面,例如张三犯法了,官府就会从名字上面来了解到张三是哪里人,又有什么家人,可能会从张三的家人入手,让犯了法的张三投案自首。
早在吕哲进行改革之前,户籍的另一层作用还有根据人头纳税,根据户籍征调徭役的用处。帝国建立之后,人头税已经被摘除,帝国也没有徭役之说,户籍成了普查人口的主要用途,另外帝国时不时会发放一些社会福利也是需要用到户籍,名字没有在户籍上面,哪怕是有再好的社会福利也没他们什么事。
随着帝国一直在执行一些国策,像是正在铺开的教育和国建医馆,也是根据户籍的所在地在哪,那么去哪里读书或是就医都会有类似于现代医保的辅助政策,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户籍都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奴隶在帝国不被当成人看,他们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户籍。在帝国,不在户籍上面也就等于不被律法保护,这个并不止是针对奴隶,其实对于一些没有到官府登记入户的华夏苗裔也是相同待遇。
恰恰是因为律法保护不到奴隶阶层,虞氏与众多的帝国民众从来都不认为奴隶是人,普遍的认知中,奴隶就是一个人形的工具。
虞氏严苛对待矿场的奴隶是体现在一个框架之内,所谓的框架是他们所立起来的规矩,用条条框框的规定决定奴隶的生产限额,限制奴隶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说到底,虞氏在对待本土乡亲和对待奴隶上的差别非常大,吕哲听燕彼的讲述,虞氏对待奴隶也有不同的待遇,例如对卖力干活的奴隶就还不错。可能是虞氏对待奴隶有所区别,也才会出现暴动之后不是所有奴隶加入进去?
虞氏在对待不同的人有明显的区别,为虞氏在本土赚取了足够的名声。
吕哲是个明白人,大概清楚也是虞氏将前对的差别自行宣传出去,为的就是名声。不过既然虞氏没有触犯律法,他就有点搞不懂燕彼谈到虞氏是个什么名堂了。
“是另外的事情。”燕彼很小心的观察皇帝的心情,可能心中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最后还是说道:“民间有关于雉娘娘的传闻。”
吕哲的眼眸瞳孔缩了一下,不动声色地看着燕彼。
“是关于杨家的事情。”燕彼似乎是咽了一下口水,然后才说:“杨家失踪一事,是虞氏做的安排。”
“哦!?”吕哲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燕彼说道:“虞氏知道曾经的事情,大概是在三年前就已经在部署,他们一再暗中刁难杨家,使杨家在一些生活上面极其不便。加上本土乡亲也因为曾经的事情有意梳理杨家,杨家在生活上自然是变得越加艰难。”
吕哲一直安静着,他慢慢停下来,原本蹙起的眉头渐渐松开。
杨家也算是飞来横祸了,他们要是早知道吕雉后面会成为一国之君的妃子,估计打死也不会上门向吕太公求亲。
而似乎吕太公当初可是接下了杨家的聘礼,后面吕雉不愿意嫁,吕太公想要将聘礼送返杨家遭到拒绝。吕太公最后似乎是拿出了三倍的礼物才让杨家松口,但是民间的传闻往往会超脱事实,特别是传得越广的事情与事实越有差距,本来只丢了一文钱,等待传到第十个人的口里很可能变成丢了好几斤的金子。
吕太公最后选择搬家是事实,他们也的确是搬到了沛县,由此可见那件事情的手尾并不是处理得完美?
燕彼还在讲述头尾:“杨家在吕太公一家搬走之后,于相邻里说了许多吕太公一家的坏话。当时极少有人站在吕太公一家……”
必然的事情,错就错在吕雉不愿意嫁,但是吕太公接了杨家的聘礼上面。在民间,聘礼既然被女方所接受,等于是女方已经确定接受了婚约,现实情况是不允许再行反悔,偏偏吕雉死活不愿意嫁,才搞出了吕太公去送返聘礼的事情。
杨家在单父县估计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好好的一件求婚美事因为女方反悔变成了有损脸面的事情,他们没有当场翻脸其实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明面上杨家没有翻脸,可是暗地里杨家肯定是要给吕家找不痛快,没有闹得太大应该还是杨家顾忌脸面。
吕太公一家在单父县的任何一方面估计都比不上杨家,那也是杨家求亲时吕太公很爽快接下聘礼的原因。吕家拼不过杨家,最后是以吕家举家搬迁作为结尾。
现代的搬家和古代的搬家都是搬家,但是古代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能够在地上少有名望的家庭,首先这一家子就要有地,并且是不少的田亩,下面还要有足够数量的佣农或是租户。
土地在华夏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里衡量一个家庭的富有不是体现在钱财上面,是体现在这一家子有多少田亩。搬家能够搬走财物和一些东西,但是土地怎么搬?
当时的吕太公是贱卖了田亩,很大一部分是被杨家暗中买去。若是吕太公直接低价卖给杨家,不失是一个和解的办法,但是吕雉根本就不愿意,梁子也就没得解开了。
“虞氏与杨家本是井水不犯河水,起因是出现在虞氏有族亲去南陵找虞子期,虞子期可能是在一些聊天中诉说雉娘娘与虞姑娘的感情非常不错?”燕彼用的是疑问句,但是口气里面非常笃定:“因此虞氏才会开始针对杨家。估计是想要替雉娘娘出一口气?”
“吕雉知道这件事情吗?”吕哲最关心的是这个。
燕彼苦笑道:“之前应该是不知道的,不过现在肯定知道了。”
说得在理,虞氏既然做了,那么必然是有卖人情的考虑在内,哪怕是吕雉不回单父县,日后虞氏也会在合适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让吕雉知道虞氏干了这么一件事情。
吕哲有点明白赵婉今天为什么会有点反常了,吕雉平时与沛县出身的萧何就有交情,再出现地方上有替吕雉出气的家族,赵婉估计是产生了一些忧虑的想法?
现在吕哲最关心的事情是,吕雉到底有什么想法,之后会产生什么效应。
“虞氏是收购了杨家的土地和产业,价钱上倒也公道。”燕彼说的公道所指的是杨家日子变得艰难,以低于市场价,但是要高于其他收购者的价钱来衡量。他也清楚皇帝在乎的是什么,停下来等皇帝思考完,很快就接着说:“虞氏在操办的时候没有触及律法,一切都是在合法范围内的正常交易。”
吕哲原本绷了起来的脸放松下来。
“虞氏近期有打算重归虞子期一家的族谱。”燕彼阴测测地说:“矿场奴隶暴动,听闻是楚地虞氏一个旁支……”
一个家族有主家,也会有众多的旁支,通常是几代血亲之内,但是也时常会出现开枝散叶的事情。
之前有着太多的战乱,很多家族都会有选择性地将旁支安排到远远的地方去,因此就会出现南方有旁支家门,主家却是在北方,双边相距数百上千里的地方分开发展的事情。
单父县的虞氏到底是不是楚地虞氏一族的亲戚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可若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家事,出了因为家族复杂关系而搞出了一个国家占股矿场发生暴动的事情,那就显得有些过于混账了。
第0990章 遗留产物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很多时候人情交际远比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有着宁愿欠钱也不愿意欠人情的说法在内,一切只因为欠钱还钱也就是了,但是欠人情可不是还钱那么简单,极为可能要把命给搭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