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精校版]

第103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吕哲是如萧何所判断的那样,出于弱化中央武将集团才任命骆摇吗?
骆摇在帝国军方的影响力确实只仅限于南方派系,而帝国的南方派系从来都是不上不下的一个群体,他们为帝国在南边开拓了大片的疆土,可是因为对手是百越和森林野人,说白了就是敌人太弱,只看南征军团摧枯拉朽地消灭多少歼灭多少,但基本上不像是北方打起来那么激烈。
一旦什么事情不激烈,得到的关注肯定就少,就造成了骆摇统兵消灭和俘虏了近百万的百越族裔,可帝国官面上竟是没砸出一朵水花,只是民间咧开了嘴在笑奴隶越来越廉价。
在南方干了那么大一件事情的骆摇,帝国功勋统计上排到第一,太尉一职也是依照军功值来轮流当,但偏偏没有造成什么轰动的影响。真不知道每每回想起来,他自己该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就是骆摇。他其实很想站在街头狂呼,比如什么“老子夺下一个中原大小的土地”,什么“老子歼灭百万敌人”;再比如什么“那些在北方打仗的家伙合起来也就和我夺下一样的土地一样大”,什么“老子那么点资源干了那么多事,北方打仗的那些家伙耗费的资源是老子的十倍,却只干成那么点事情”,诸如此类来抒发内心的不爽。
骆摇只是不爽,倒是没有什么不甘,毕竟身为臣下做事只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也真心是国家和民族拼搏,干掉潜在威胁和抢下大片疆土,然后做到了武官第一人,侯爵的爵位也到手,辛勤有了回报还有什么好不甘心的?
“那个……”吕议已经坐在旁边听了有一小会了,他见自家老爹像闲聊更像是在办正事,犹豫再犹豫还是插嘴说道:“太尉,张良是因为处理的事情比较特殊,因此才需要调兵。”
骆摇闷闷地说:“可张良就是调兵了,并且是绕过了太尉署,直接找禁军府衙和将军府。”
吕议苦笑道:“禁军调动只要得到当值的中郎将许可,然后当值的中郎将又没有超过自己的权利范围,是被允许的。”
“一万五千禁军,不在国防军体系,臣不好说什么。”骆摇诉苦道:“可是屯田兵和郡县兵总该是归国防军体系吧?原先已经安排了屯田兵和郡县兵协助,后面张良竟然还请求调动三万郡县兵,并且是没有得到臣的盖印就能调动,这叫什么事?”
吕哲可是听出骆摇话中有话了,帝国的一些职位是能够不得到皇帝的允许调动军队,并且数量上说实话也比较宽松,不过那是边郡武将才有的特权,内地也就知道禁军在事先得到放权的时候进行大规模军队上的调动,国防军却是没有那样的特权。
“查一下太尉署当值官员和将军府那边的相关记录。”吕哲的脸色不说变了,但是也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妥,他补了一句:“翻一翻送来的文牍,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公函。”
埃及小妞莫琉斯·雅迪软软地应了声“诺!”,脚步比较快地离去。
骆摇是看着莫琉斯·雅迪背影一直到消失才看向皇帝,他要提醒的东西已经提醒了,接下来就该看皇帝是个什么态度。
帝国有一些方面限制得比较严格,可是不少地方也真的是有点放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边疆武将能够视自己的判断对某个谁发动作战。启用的兵力自然是边疆武将的直属部队,但是光能自主发动战争这一条,就该知道是何等的操蛋。
会出现边疆武将可以调动直属兵力发动战争,那是因为帝国周边实在是没什么强国,甚至可以说连国家都不多,边军面对的是什么?就是一些还在文明初段的族裔嘛。吕哲允许边军向外发起军事行动,纯粹就是没有将帝国周边的那些异族看在眼里,也是出于国家建设需要更多劳力的原因。只能说是环境不同,原因也不同。
第1004章 忧患的苗头
莫琉斯·雅迪去得快,回来也快。她回来之后拿着几件公函,里面有张良调兵时,几个府衙发来的公函。那些公函无一例外是相关部门已经盖印并且在执行,只等皇帝盖印然后建档封存。
吕哲看完之后,像是在呢喃自语般说道:“似乎是真的有点多了?”
骆摇郁闷了,他要的可不是皇帝这般云轻云淡的回应啊!
说到底帝国的制度真的是有些凌乱了,之前主要是倾斜到军事上,哪怕是有问题也是被无限压制下去,现在不过是吕哲稍微转到内政,大的事情还没有干,小问题却是不断出现,足以说明许多的问题。
吕议偷偷瞄了一眼正在思考的老爹,然后比较同情地看向骆摇,正好看到骆摇也看着自己,下意识露齿微笑。
“这位……监国,年纪太小了,虽说有聪慧的名声,可是文臣几句话就被影响了。”骆摇对吕议内心里是有不小意见的。他认为吧,要不是吕议先开了个口子,后面就没有这么多事。他想着:“陛下似乎有提过,皇子们到了一定岁数的时候会进入军队历练?真真是应该让皇子,特别是这一位进入军中一段时间,陛下是依靠武力打天下,可不能让后续之君不了解军事,然后被文臣三言两语带到沟里去。”
吕议要是知道骆摇在想什么绝对会大呼“冤枉!”。没错,他是与萧何和张良详谈之后下令给禁军调动部队,可是调动军队并不是监国说调就能调,还不是事先得到皇帝的允许?皇帝允许,他也是认为罗县那边不能乱,一切都是出于维稳的考虑嘛,才不是被文臣忽悠两句给忽悠瘸了。
不远处的萧何见皇帝和太尉没有在继续聊,他想了想慢慢凑近,刚走近一点却是听到吕议在问骆摇关于军方的事情,立刻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全帝国都知道皇帝重视军方,萧何时常会思考一点,那就是国家需要一直重视武力吗?他清楚开国之初是天下大乱中崛起,扫平天下自然是需要拥有强盛的武力,可是扫平天下之后依然独重武力似乎不太好吧!
“帝国向外开拓,边郡移民困难,军队一直开疆拓土,但是打下来没有黔首,地空着没人开发,想要保证地盘不失依赖于军队,这样一来哪怕是裁军也有限度。”萧何低叹了一口气,思索着:“改变陛下的想法不容易,只有从续任之君身上想办法。陛下这一代可以持续开疆辟土,由续任之君侧重建设,这样或许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唔……侧重建设是好听一点的说法,其实就是文官集团希望有那么一任皇帝可以重视文官,那是因为吕哲实在是太过重于军事,文官想要建立点什么大功勋都需要与军事能扯得上一点边角,其余想要冒头真心是不容易。
好不容易到了军方开拓疆土过猛,打下来的地盘难以进行移民,到了文官集团能表现一把的时候,他们是有心要为皇帝排忧解难,但是赖不住黔首的移民热情真的是不高,简而言之就是不好办。
文官集团办不好事怪不了谁,但是萧何和一众文官有详细聊过,不管文官是怎么的不得力,武将集团应当受到压制是趋势。
目前帝国有八百多名勋贵,其中竟然有接近八成全是军方出身,这样的构造不能不说完全显示出文官集团的弱势,而这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感到不妥。
萧何借长江春汛的题进行发挥,是他与张良详细商讨之后的第一次试水。如果这么办可行,他们也算是为底下的文官找到一条路,或许能够慢慢让文武之间的界限变得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水混了文官想要插手军方总归是有操作的余地。
想要拥有主动权是一方面,萧何与张良那么干自然是有更深的用意,创造条件让在南陵监国的吕议靠拢向文官集团,还刻意尝试将手伸向军方,等于是一石二鸟。
“殿下与太尉在聊什么?”萧何顾不得失礼什么的,过去之后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然后将话题牵扯到罗县那边去,说道:“近一步分割,若是顺利的话,第一批移民就能够在一个月之后开始出发了。”
骆摇看一眼脸上带着微笑的萧何,然后又看一眼旁边继续思索什么的皇帝,最后才看向吕议。
吕议在点头,脸上也是挂着笑容,回应道:“能移民就好,军队打下地盘总归是要人去开发。”
骆摇立刻“呵呵呵”笑了起来,他说:“军队没有让陛下和国民失望,很是值得欣慰。”
萧何听出来了,那是骆摇在释放不满的信号,估计是察觉出一点什么端倪了才会这样。不过,他不在乎骆摇的不满,假装没有听懂,饶有兴趣地与吕议聊起了迁移民众到边郡的事情。
迁徙民众到边郡确实是未来帝国的重心,但是一直以来的情况无不表明若是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根本就不会有多少黔首愿意主动进行迁徙。
“总归是非常规的手段,要是能够用正规的办法解决,何必这样呢?”吕哲说这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老爹眼神移过来,“呵呵”讪笑了两声,问道:“父皇,您说是吧?”
吕哲没有搭理自己的儿子,是看向萧何,说道:“执政准备一下,下午便回南陵。”
吕议愣了,骆摇愣了,萧何自然也是愣了。
骆摇愣了一下之后内心里是喜悦无比,他就知道皇帝不会让文官集团针对军方搞什么小动作,喜悦的同时也是感到无比的欣慰,皇帝有这样的态度,说明军方的地位依然是最高的。
萧何一愣之后迟疑道:“陛下……”
“以军事力量压迫治下黔首是一种手段,但是朕不喜欢。”吕哲面无表情地看着萧何:“军队一旦用在内部的震慑上,有了第一次就会成为惯例,以后凡是有点什么难题就拉出军队,一个不慎是不是真的要让军队血腥镇压?”
吕议在内心里撇嘴,甚至是有些纳闷地想:“老爹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军队除了对外,自然也是要对内,民众从来都是愚昧,不是只能用善待和怀柔的一面啊!”
骆摇却是在颔首,他想都不想就同意皇帝的话。军队就应该用在对付外敌上面,用军队去对付自己要守护的民众算什么事?军队的兵源来自民间,一旦军队开始对国内的民众举起兵刃,军队的荣耀等于是被践踏,有了第一次军纪就无法约束,本来对外的利刃对内也会是无比锋利,要不是逼不得已最好是不要发生那样的事情为好。
不管别人怎么想或者想什么,萧何在话被皇帝打断的时候额头瞬间就冒出了冷汗,他想着:“皇帝果然还是那个皇帝,只要向外开拓的国策不变,绝不对让任何事情来妨碍军方。”他想着想着看向了吕议,却见吕议笑得有些尴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