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吧,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觉得荒谬那真的是有理由的。他们认为这样的国家绝对不可能存在,有的话也是某个神灵的神国,不应该出现于人世间。
关于东方有一个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国土总合三倍,人口是两国总合差不多五倍,一个不应该出现在人世间的“神国”一系列消息,很长时间里在两国是一种贵族们饭前饭后的笑谈。
直至两国的君王再次派出使节团,然后再次传回消息,前面被当成荒谬笑话的消息被证实是真的!
因为觉得第一支使节团不可信,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派出的第二支使节团里面可是存在王族,并且都是绝对可以信赖的王族成员,只是他们被要求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理由是担忧被绑架或是觉得丢面子。
消息被证实了,不应该存在于人世间的“神国”真的存在,那是第二支使节团去到遥远的东方,深入并且是抵达那个帝国的首都,一路上亲眼所见!
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一再确认,特别是召见了第一支出使归来的人员,详细询问过后,最终的确定,那样的国家的确是存在。那一刻不但是两位君主傻了,一切亲耳听到保证消息准确的贵族们也都傻了。
“如果东方真的有那样的国家,我们不应当与之产生敌意。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与之交好,联盟瓜分西域就是一个展现善意的开始!”
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可笑,因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联盟关系牢不可破,不但是建立在两国一样从塞琉古帝国独立,还因为两国一直联合起来在进行扩张。他们坚定地认为只有相同的利益才能走到一起,那是一种一再被证实的普世公理!
除了必要的利益一致,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双边的君主、贵族、官员,他们一再进行商议,认为单单是那样的利益一致并不足够,还应当建立起互惠的贸易关系,能够和平从对方手里获得的东西就不应该使用暴力。
不得不说,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还是挺睿智的君主,他们深知国家与国家应该怎么相处,特别是与一个无法招惹的强国需要怎么建立起友谊关系。然而,令他们觉得无法理解和困惑的事情发生了!
帝国拒绝与帕提亚、巴克特里亚一同入侵西域,强硬地告知西域是帝国禁脔,一旦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试图进入西域,那么帝国就与帕提亚、巴克特里亚事实上处于战争状态。
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和阿尔沙克二世再一次觉得荒谬了,他们知道帝国无比强大,但是帕提亚、巴克特里亚与帝国并无实质上的接壤!交战?那该怎么进行战争?是帝国军队行军几万里,来到遥远的中亚,打一场跨越数万里,后勤无法保证的战争?
“那个东方帝国的皇帝有病,并且绝对病得不轻!”
以上是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甚至想要寻找到最厉害的医师,然后保护着前往东方帝国,好好为那个病得不轻的东方帝国皇帝治病!
但是在接下来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就认为应该认真对待了,一切只因为帝国向草原进军,并且可以追击自己的敌人近万里,展现出一种远距离发起战争的能力。
如果只是知道帝国有发动远距离战争的能力,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并不会那么紧张,他们在后面还知道帝国进军西域,并且一出动就是近十万的骑兵,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这样一来他们就该考虑一下那个病得不轻的皇帝,发出的战争威胁到底有没有可能真的发生了……
第1066章 别人眼中的帝国
尼萨(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北18公里的巴吉尔村)是帕提亚的首都,是一座人口约十一万的大城,居民大多以波斯人为主,少量的希腊裔和其它种族。
今天尼萨迎来了新的客人,那是远道而来的近百个罗马人,罗马人之中身份最尊贵的是一个议员,他们为结盟而来。
阿尔沙克二世亲自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罗马客人,一切只因为他知道罗马共和国并不是一个小国。相反,他十分清楚罗马共和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止一次战胜了同样强大的迦太基,还对巴尔干半岛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罗马共和国刚刚结束与迦太基人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这一次的战争是以双方两败俱伤而暂时停止。与迦太基达成停战的罗马共和国需要从其它的地方找回损失,他们将目光盯向了巴尔干。
根据阿尔沙克二世所知,罗马共和国似乎是和巴尔干的伊利里亚人刚刚结束战争,毫无疑问的是那一场战争以罗马人的胜利而告终,毕竟伊利里亚人说实话还生活在石器时代,怎么可能是罗马人的对手?
征服了巴尔干半岛西边沿海的罗马共和国,他们又将目光盯向了巴尔干的更南方,认为富庶的马其顿会是一个“很好”的对手。
罗马人所谓的“很好”是,马其顿人很早就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马其顿最辉煌的时期是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样一来马其顿想不富庶都难。而现在马其顿已经虚弱,正是一个很好的征服对象,只要击败马其顿并使其屈服,罗马能够从这个衰败的国家吸取到足够的财富。
马其顿确实是没落了,不再是那一个霸气侧漏的帝国,他们现在连周边的国家都无法震慑,尤其是与色雷斯的交战一败再败,曾经霸主的颜面早就被丢了个干干净净,要不是还有足够的财富可以拉拢希腊各个城邦,估计挡不住色雷斯人的入侵。
罗马人前来帕提亚寻求结盟并不是为了针对马其顿,是为了另外的事情,比如说那个站在塞琉古帝国一边不断找罗马盟友麻烦的阿特洛帕特内。
是的,是的,罗马共和国深深知道一点,他们认为哪怕是强大也需要盟友,越是强大越是需要更多的盟友,因为盟友的存在能够使自己不孤独,还能够借用盟友的力量在自己想获得什么的时候减少更多的损失。
现在罗马共和国的盟友不算少,但是敌人也比较多。罗马的盟友大多比较弱小,他们认为与弱小的一方成为盟友才能更好地获得主导地位,让盟友能够听从自己的指派,去完成盟约中应该完成的事情。
刚刚与迦太基大战完毕的罗马共和国,他们失去了非常多的年轻人,第二次布匿战争让罗马永远地失去了将近二十三万人,对于整个罗马来说等于是将近三分之一的壮年消失。
罗马共和国军队的人数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一直没有能够补充上来,可是他们又需要获得财富和奴隶,那么恐吓小国与之结盟,然后让小国的军队为其获得财富而征战就成了切之可行的办法。
目前,罗马共和国正在进攻马其顿,按照他们的预计,马其顿很快就要屈服在罗马共和国以及盟友的攻势之下,那么接下来罗马共和国就需要一个新的征服目标,他们将目标预定在了托勒密王朝身上。
第二次布匿战争战争的时候,托勒密王朝公开站在了迦太基人那一边,给予财富以及矿产资源支持迦太基人对罗马的作战。那个时候罗马人早就对托勒密王朝深感痛恨,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展开报复。
这一次罗马议院派出一名议员长途跋涉来到帕提亚,与之帕提亚结盟只是一个试探。如果罗马共和国能够与帕提亚结盟,罗马人希望帕提亚人可以暂时停止与塞琉古帝国的纷争,即形成暂时的休战。
对于与塞琉古帝国休战,帕提亚自然是感到无比的愿意,因为安条克三世已经发飙,前前后后派遣了将近四十万的步骑转调东面,为此帕提亚以及其盟友巴克特里亚集中了将近二十五万的步骑,就等着拼命地抵抗。
阿尔沙克二世难以理解的是,罗马议员提出在帮助帕提亚解决来自塞琉古帝国的威胁之后,帕提亚应当给予罗马回报,既是帕提亚一脚将巴克特里亚踢开之后,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双方结成盟友,然后帕提亚需要横渡黑海攻击阿特洛帕特内。
踢开巴克特里亚这个传统的盟友?阿尔沙克二世听过很想将那个一直在展现罗马贵族式优雅的家伙拉出去腰斩!帕提亚现在之所以还存在,不正是因为与巴克特里亚一直友爱互助,才能够抵御住塞琉古帝国的镇压和反扑吗?帕提亚没有丝毫的道理去与巴克特里亚解除盟友关系,甚至因为东方的扩张计划破产,东方出现一个“地上神国”,双方更加应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看看这个建立十一年的国家都做过什么。”
“没有建立国家之前,那位皇帝从当地的一个郡崛起,席卷了一个叫长江流域的地区,短短的四年将领土扩张了四倍。”
“有了基础的实力,他们明智地没有卷入更强大几方的战争,是选择了更弱的对手,一个叫作百越的部族。”
“十一年的时间过去,那位皇帝先后击败了无数的部族和种族,他建立起了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帝国。”
安东络·亚帕迪斯觉得自己听到了一个很荒诞的故事,而那个故事是由一个强国的君主亲口说出,并且君主在讲述那个东方帝国的时候很明显地露出了畏惧的表情。
强大的国家总是会使得非其一员感到深深的恐惧,帝国的强大理所当然会让阿尔沙克二世感到畏惧。
因为阿尔沙克二世畏惧,他与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一致认为,与帝国交好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没有任何的作为。
帝国在向西扩张,从帝国的军队进入西域就能够看得出来。帝国进入西域打出的旗号是追击匈奴大王子冒顿,后面又说是受到了乌孙人的邀请,但终究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帝国控制了西域南部,按照帝国一贯的秉性,占下的土地没有可能会再舍弃。
阿尔沙克二世和欧提德穆斯一世·狄奥斯深深知道一点,帝国现在是离他们很遥远,但是绝对不会永远离他们那么遥远,为了使疆土的相连晚来哪怕是一天,他们都愿意付出努力。
“真的有这样的国家?”安东络·亚帕迪斯满脸的不可思议:“疆域足有十五个帕提亚的大小,然后本族人口将近四千五百万???”
阿尔沙克二世苦笑着说:“已经不是这样了,那是三年前的情报。根据最新传回的情报,东方的汉帝国领土已经有将近二十个帕提亚的大小,本族人口接近六千万。”
“……”安东络·亚帕迪斯有点犯懵了,他说:“不不不,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国家,绝对不应该有这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