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正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也和运输业的进步,使得漕运和纺织吸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孙元想明白这一点,又笑道:“无须担心,我又不从百姓中招兵。”自己是千户,手上自然管着一千户军户。而因为明朝严格的户籍制度,军户已经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自己倒不缺乏人力资源。
“老爷你错了,虽说老爷手头并不缺兵,可是,要养活军队,却需要大量的财力。一般来说,军队的收入主要是靠土地、经商两桩。种地,来得太慢。而经商,这地方市井实在凋敝,却是养不了多少人。”
他这么一说,孙元这才明白过来,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是啊,自己只看到这地方是陆交通要道,可却没想到身边就是两条运河,而这两条运河已经将整个宁乡的资源完全吸光。
如果经商,这地方并不是一个很好选择。如果去大运河生发,甚至染指盐运,孙元不认为自己现在又这样能力。
看来,这地方并不想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啊!
不过,我这次来宁乡主要目的是组建一支军队,倒不是来发财的,倒也无妨。
只是,管陶这话实在坏心情,孙元的情绪有些低落起来。
等到宁乡千户所,孙元更是大吃一惊。
正如刚才管陶所分析的那样,宁乡看起来不错,正处于扬州府正中心的位置。可血都被旁边的两条运河都给吸干了。而这地方方圆几百里都是连绵的小丘陵,也不高,就海拔几十米的小丘,地里的出产也不多。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当官。以前的千户所的千户副千户什么的,也走了门道统统调走了。
孙元因为不明就里,竟被派到这个无人问津的穷地方来。
千户所位与宁乡城北边的一个僻静角落,衙门显得很破烂,就一个大院子作为千户的官邸和家眷的住所。官邸旁边是两排平房。
门口也没有卫兵,温老三进去喊了半天,才找到一个小吏。
那小吏听说是新任的千户老爷来了,忙带着几个卫兵过来跪地迎接。
小吏还好,几个卫兵的模样实在是惨不忍睹。怎么说呢,用“矮、瘦、小”个字可以形容。
这几个卫兵看起来大约十三四岁模样,个头也就一米五左右,瘦得跟猴子一样,磕头时趴在地上,胳膊细得仿佛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断成两截。
第0127章 移交
这几个卫兵都是面黄肌瘦,身上的鸳鸯战袍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上面满是补丁,都已经洗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再加上又不讲究卫生,若不是腰上还别着一把腰刀,还真要被人当成街上的叫花子了。
这也是兵,这也叫兵?
在他看来,如费洪、犟驴子这种身壮如牛,一米八十以上的大汉才算是兵。眼前这几人,犟驴子一只手就能打倒一片。
费洪等人也早就听人说过南方卫所兵不堪使用,根本就比不上九边精锐,也有心理准备,但今天见着人,还是大吃一惊。尤其是看到他们细得更麻秆一样的手脚,都露出了难受的表情。
孙元抽了一口冷气,忍不住问:“起来吧,你们可都是千户所的亲兵?”
那小吏明显地看出孙元面上的不满,听到他问,忙朝几个卫兵摆了摆手,叫他们都退了下去。
然后尴尬地说:“回千户老爷的话,卫所本有三十家丁,上一任千户老爷调离的时候,都带走了。小人早就听说老爷要来上任,就从下面的军户里点了几个还算过得去的过来侍侯。”
“这也算过得去?”犟驴子叫了一声。
温老三也讽刺地说:“就这样的兵,在咱们太原镇,就算是拉夫子,也没人肯费力去抓。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强征来做辅兵,都嫌浪费粮食。”
小吏:“是是是,咱们千户所的军户日子过得清苦,自然不能同孙老爷的亲兵相提并论。”
按照这个时代军界的潜规则,所有军官都会养家丁亲兵,无论是装备还是军饷都是一等,离职的时候也会将家丁带走。而家丁同军官的关系,就如同奴仆和主人。家丁数量的多寡,直接反映出这个军官的实力。
比如一个千户军官一般都要养三到五十家丁,卫指挥使一级,则多达两百。
到了九边总兵官,则有千人之巨。比如这次救援凤阳,围剿农民军的辽东总兵祖宽,就亲率三千主力来攻,这三千骑兵都是他的亲兵。就因为这支精锐,祖宽就能在辽东将门中占有一席之地,被人称之为敢战的猛将。
至于手下其他士兵,在军官们看来不过是充人数的,一场战斗通常由家丁包打。
而其他士兵则多是打酱油的。
说到这里,小吏又偷偷地看了孙元身边众人一眼,心中却是一阵震撼:孙千户这次来宁乡上任,带了二十多个亲兵。人数虽然不多,可这些军汉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杀坯。而且,一个个壮得跟牛一样。我的老天,这还叫人吗,都是牲口啊!可见,孙千户孙老爷的实力强到何等程度!
孙元这才明白,这几个士兵都是千户所临时叫来当值班的卫兵。
明朝军户穷苦他也是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在江南膏腴之地的军户也贫弱到这等程度,就伸手将那小吏扶起来,温和地问:“起来吧,你叫什么名字,可能识字写文章?”
那小吏回答说:“小人姓郭名道理,军户出身,读过几天私塾,在千户所当差十三年了。”
“哦,原来是所里老人了。”孙元点点头,道:“天色已晚,烦劳你安置一下。”
“是是是,小人这就去办。”郭道理连连点头哈腰。
路途劳顿,情况也不太好。
众人的脸色都不是太好,只孙元却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当下,众人就在郭道理的殷勤时候下安顿下来。
孙元和母亲、韶虞人自然住在官署之中。所说官署,其实这里实在破得厉害,地方倒是大,却全是破旧房屋,很多屋顶上的都破了洞,需要找人修葺才能住人。
至于费洪和管陶等人,则住在官署旁边的几排平房里。
晚饭自然乏善可陈,都是糙米,没办法,只能让郭道理拿了银子去向百姓买了几只鸡一头猪,总算让大家吃饱了。
接着,就该是移交千户所的各项公务了。
孙元见大家情绪不高,又因为这几日行路走得累了,就说公务的事情明日一大早再说,然后再开个会,今天先歇了。
郭道理在城中自有家,也要告辞。孙元却将他叫住:“郭吏目且留一下,陪我四处走走。”
“是,千户老爷。”郭道理的正式职务是千户所吏目,不入流。不像卫指挥使司的吏目,好歹也是个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