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岳师傅,这事也不用着急,你岳丈制出的这鸟枪还需大改,等定型之后,你再实验出合适的装药量吧。”
说着,就接过纸笔,趴在桌子上画起图来。
岳路明也不急着离开,伸直了脖子在一边看着。
孙元毕竟是文科生,以前也没学过绘画。这张遂石枪的分解图也画得歪歪扭扭,不成模样。好在他当年是个狂热的军史发烧友,在论坛上混的时候,你若不背下几张枪械的尺寸和构造,都不好意思同人打招呼。
因此,这枪的大体结构他是画得一丝不差,并标注上具体的尺寸。将公制尺寸换成明制尺寸的时候,他还是很费了一番功夫。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总算画完。
“这是什么?”崔铁匠没看明白,忍不住问。
旁边的岳路明却忍不住道:“将军这图,小人好象有些明白。”
崔铁匠冷哼一声:“去去去,你就是一个炮仗,明白个鸡毛?”
“不是,不是,岳丈,将军这图看起来有些像是毕懋康大人的《兵器图说》里的鸟枪。这种火铳听说不惧风雨和下雪天。”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崔铁匠一拍额头:“好象是这样,我以前在南京时看过,当时也不以为然后。不过,现在一琢磨,好象真是这个道理。”
毕懋康,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在工部任过一任官,负责军械制造。对于火器颇有研究,还写过一本《兵器图说》的说。听崔铁匠说起这个名字,孙元也猛地回过神来,想起这个毕懋康究竟是谁,此人确实是中国第一个制造出燧发枪的人。
孙元本以为燧发枪是一个划时代的军事发明,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这东西早就被人发明出来,也免得自己多费口舌向崔、岳二人解释。
崔铁匠指了指图样上枪机钳口锥头上的那块火石,道:“这玩意儿好,同毕大人当初的想法一样,用打火石引火。如此一来,就没必要再用引火绳了,就算是下雨天也不怕。而且,这火门上又加了一个盖子,不用的时候盖上盖子,引药池里的火药也不会被雨水淋湿。不过……”
“不过怎么样?”孙元见他一脸的犹豫,忍不住问。
崔铁匠难得地有些尴尬,微红着脸道:“这机头,击砧、锤头的活实在太精细,小人可做不好。还有,最最麻烦的是这里面的弹簧,更是叫人头疼。看来,大人都另外再寻个人来做。”
孙元哈哈一笑:“如果崔师傅都没法子,我也想不到谁合适干这个?”
崔铁匠摇头:“确实是做不了,我只适合造枪管,不过小人倒是有个法子。”
孙元:“你说。”
崔铁匠:“将军不妨再招几个做首饰的匠人,他们干这个合适。”
孙元点点头:“倒有几分道理,崔师傅可有好的人选推荐。”
崔铁匠:“小人倒是认识几个做首饰的匠户,都是南京人。若是将军要用他们,不妨花些钱将他们要过来,我等下就将名字禀告。”
“好,就这么办。”
接下来几日,孙元就命人拿出一笔银子去了南京,将崔铁匠说说的那几个人都接了过来。实际上,工部制造的匠户身份卑微,官府也不怎么着紧,将孙元送来银子,索性就将那几个人的户籍转到了宁乡所。
这几日,孙元也没闲着,索性又画了一几张燧发枪的分解图。特别是里面的零件,都要画得极为仔细,还得标上尺寸。
工匠们来千户所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这上面的尺寸去做。如此,在战场上枪械若是损怀,可非常简便地更换相应的零件,也方便后勤管理。
否则,每条枪的尺寸规格都不一样,光是维修,就能叫人头大如斗。
标准化,流水作业,才是大趋势。
因为不是工科出身,这事孙元干得极为痛苦。好在岳路明以前干过这事,主动过来帮忙,让孙元轻松了许多。
等到所有图样画好,新工匠就从南京过来了。而秋收已经结束,士兵们也都回到军营。正如孙元所预计的那样,士兵的训练虽然辛苦,可每月有固定的军饷收入还是非常诱人的。
只少了韶伟一人。
对于这个未来的小舅子,孙元死心了,也懒得去管。
他这段时间累得够戗,秋收之后,军粮要收上来,该交的皇粮国税也要交上去。
忙碌了半月,等一切弄妥,一支簇新的火枪摆在孙元面前。
第0145章 技术讨论
这些天以来,工匠所的试枪的声音就没停过。如今,新式火枪终于定型了。
一看到这把新制的样品燧发枪,孙元面上就露出了迷醉的神情,一把抓起来,细心地用手摩挲着:不愧是从南京请来的首饰匠,都将这枪做成艺术品了!
首先是枪托,用的是上好的红木,用砂纸打磨得光滑,上面用土漆染成了暗红色,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来。捏在手头,晶莹温润。
和重型火绳枪的笨重不同,这把枪有枪托,有护木,已是标准的后世步枪样式。枪管用的是千锤百炼的熟铁。恩,说是熟铁也不标准,真说起来和马掌铁的材质比较相似,但质量却要好上许多。虽然看起来色泽有些黯淡和不那么光滑,却隐隐透出结实的金属质感,给人以一种稳妥可靠的感觉。
至于枪机,则显得异常精巧,无论是锤头、击铁还是扣簧,甚至上铆钉,都有些后世工业流水线产品的味道。
要知道,以前崔铁匠生产出的重型火绳枪,以孙元的目光看来,其实还非常粗糙。最大的问题是实在太重,射击的时候,射手需要将枪管架在前面士兵的肩膀上,或许在下面撑上一根木叉子。
这把新型燧发枪却是要轻巧许多,重约十四斤左右,方便携带。
按照同时代欧洲标准,一把燧发枪的长度有两种,一米四和一米六。为了方便装上刺刀和敌人肉搏,孙元采用的是一米六的标准。
新枪的口径则统一使用二十二毫米的大弹丸,以便提高杀伤力。当然,都是换算成明朝的度量衡。
只不知道后坐力如何。
“那子弹了。”孙元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孙元拿到火枪之后,崔铁匠、岳路明和几个首饰匠人就一连紧张地侍立在他身边,听到孙元的话,岳路明忙递过起一个小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