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段时间,孙元将全副心思放在了训练士卒上面,又参加了两次野外行军。
在于官署中,管陶和郭道理也开始储备粮秣物资,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要去打仗的消息,也就孙元、费洪、管陶等区区数人知道。
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下旬,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为了这次出征,孙元特意向大河卫讨来兵符,说是要带兵长途整训。
这个时候,明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还很强,尤其是在江南统治核心区域。一支上百人的军队若是无故移营两百里,视为叛乱,可就地剿灭。因此,这次出兵,程序上还是要走一走的。
宁乡千户所归大河卫管辖,又是大河卫中势力最弱的。听说孙元要带兵去南京整训,又得了银子,很爽快地开了兵符。
其实,明朝军没有长途训练的习惯。还有,你小小一个宁乡所,穷得一逼,有二三十个亲兵就算不错的了,整训个屁啊?
估计就是想打着军队的牌子,贩运些私货发财。
这事,大河卫其他千户也干过。马上就要过年,年关难过,这些日子,要求带兵出卫所训练的军官也特别多。只要上供的银子够多,大家心照就是了。
拿到兵符令箭之后,孙元一颗心落地。
这个时候,已经临近春节,宁乡城中依稀有鞭炮声响起,一派过年的气氛。
按规矩,又到了本月发军饷的日子。除了三钱银子,每人还有三日休假。
不过,孙元下令,取消休假。
他算了算,如果历史不出大的意外,闯军此刻应该在河南固始、光山,他们应该是在过年期间乘明军过年一举男下杀入南直隶境内,攻击庐江城的。
以农民军的行军速度,最多十天就能进入战场。
也就是说,宁乡军应该马上出发。
孙元想妥这一切,立即将所有总旗以上军官招集在一起,正要宣布此事,然后让军队第二日开拨去南京。
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见郭道理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禀千户将军,有有有……有好多人……”
他一脸都是煞白,显是吓得厉害。
孙元:“什么好多人,别急,慢慢说。”
看到孙元镇定的申请,郭道理的嘴皮子总算利落起来:“外面来了五人,为首的那人说是南京锦衣亲军都指挥司的副千户老爷,身边还跟着四个力士。”
“锦衣卫!”众人都是一凛,小声惊叫出声。
雷泰灭门一案,在座的二十多个总旗中有一大半的人参与。却不想后来走漏了风声,以至于叫如皋知县周象春追了过来。最后,大家也是没有法子,将周知县驱除了事。
这半年以来,宁乡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大家都光顾着练兵,也忘记了这事。或者说,根本就不敢想。
却不想,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朝廷的办案的官员还是找上门来,还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
费洪的脸刹那间失去了血色,喃喃道:“事发也,事发也!”
孙元也是心头一紧,忍不住捏紧了拳头:“晦气,早不来晚不来,怎么在这紧要关头到了?”一想到在历史上恶名昭著的锦衣卫就在外面,孙元禁不住一阵头皮发麻。
第0153章 朱千户
如果没猜错,这一队锦衣卫必然是为雷泰灭门一案而来。
道理很简单,首先,锦衣卫的职司很明白。一是天子的亲军仪仗队;二是办御案,负责监视百官、反腐畅廉、打探敌情,真要比拟,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国家安全局、廉政公署和联邦调查局,权力大得惊人。
一般人,还没不能让他们出动。你得是官员,而且是正四品以上,才有资格在他们面前走上一遭。孙元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正五品武官,入不了他们的眼睛。
其次,一个小小的千户所,既没什么油水可捞,又没有政治上的好处。
这群人突然跑自己这里来,肯定是为雷泰一案,而不会是其他。
突然要面对传说中的锦衣卫,孙元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不过,转念一想,他却突然笑起来:锦衣卫这到宁乡,究竟是什么来意,我都还没弄清楚,就惊慌失措,这也未免太怂了吧?而且,若是在承平年月,我孙元或许还要顾忌一下这群阎王。不过,乱世已经来临,怕又何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问郭道理:“就五个人,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情形?”
郭道理是宁乡千户所的书办,孙元手下能读书写字的人实在匮乏,这人多少也算是半个文化人,所以,在这半年之内,此人已经成为孙元实际上的贴身秘书,内务大总管。
“回将军的话,只有五人,一个时辰前到的,就下榻在宁乡所的驿站里。这几人来宁乡之后,并没有直接来见将军,而是四处查看。”
孙元冷笑:“有备而来,来居心叵测啊!”
郭道理:“对了,为首那人好象还带了女眷,看模样,好象是他的女儿。他们一到驿站之后,驿站里的人就来报说是上头有大人来了。小人忙过去接待,正好看到那女眷喊为首那人爹爹。怪了,他们咱们这里来做什么,怎么还带着女眷?”
郭道理疑惑地抓了抓脑袋。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不管怎么说,事先做些准备都是需要的。”孙元心中一动,立即朝费洪一招手,在他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话。
费洪微一迟疑,然后咬了咬牙,带着几个军官,从后院离开。
孙元这才吸了一口气,道:“开了,中门,走,随我去迎接锦衣卫的大人们。”
刚走出大门口,一开中门,就听到一阵铿锵的脚步声,有五人等不及大步走了过来。
这五人都是一般高矮,约一米七十左右,在满目都是矮个子的宁乡显得异常醒目。他们身上黄色的耀眼的飞鱼服被一身肌肉绷得紧紧的,显得很是精神。每人腰上都挂着一口绣春刀。
孙元的目光慢慢地移上去,看到锦衣卫束腰的蓝色腰带,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刻着“凡遇直宿者悬带此牌出皇门四城不用”。
这五人骨架高耸,十指紧紧地捏成拳头,一张张脸如同铁铸一般,双眼如同鹰目冷冷地看过来,仿佛是看到了满意的猎物。
为首那人身上穿着从五品官服,年约四十,国字脸,短须修剪得整齐。若是再年轻几岁,倒是个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