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只怕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我的功劳还被人黑了不成?”孙元淡淡一笑。
“你一个小小的千户,上头还有指挥使。将来朝廷论功,怎么着你上头的指挥使得拿走一半吧,人家到时候只需说这场战役都是他的统筹帷幄,你不过是出些苦力罢了。而且,其他几个千户一人也得分润一些。到最后,孙千户最大的可能是得个武勋,一个武骑尉到头,实际的好处一点没有。这场大战,我估计整个南直隶的兵都要过来,你们大河卫也不会例外。”
听朱玄水这么说,孙元倒是抽了一口冷气:“朱千户你继续说。”
朱玄水:“你这现在去滁州报捷,那就是将一份天大功劳送给滁州守军。到时候,滁州军政一干人等,自然免不得要分好处。你平白做这个人情,又有什么意思。就算要送人情,也得找个大靠山送。”
孙元沉吟,缓缓道:“如果不去滁州送捷报,难不成让我的士卒住在野地里,这么冷的天?”
朱玄水目光一闪,炯炯地盯着孙元:“孙元,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敢于肯定贼军会来进攻滁州,我也没兴趣。不过,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立即将捷报送去南京,送到卢督师手头。这份捷报还得费些心思,就说,你宁乡军正在南京演练,恰逢贼军东犯。得了卢象升的军令,火速赶来清流关设伏,依靠卢都督师的秒计,这才取得一场空前大捷。至于滁州那边,你就以卢督师的名义让他们提供住所和给养。”
“给卢象升送捷报?”
“对,给他送信。”朱玄水点点头,道:“孙元,难道卢象升这棵树还不够大,这可是在天子驾前都能说得上话的国之柱石。有他给你撑腰,别说区区一个大河卫,整个南京,没人敢动你。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你孙元又凭什么同这样一个督抚一级高官说上话。不过是区区一件灭门案子罢了,且有没有实在的证据。卢督师可是正二品的文官,满朝都是他的同门同窗。只要你做了他的门生,这案子,刑部根本就不会受理。孙元,休要自误。”
朱玄水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可谓是将脸扯破了不要。
孙元霍然站起身来:“朱千户说得有理,不过,我杀了你四个手下,咱们是敌非友,你却为什么要前来指点?”
朱玄水冷笑:“没错,咱们是敌人。可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以前是敌人,未来就不可以合作。这是你的机会,又何尝不是我朱玄水的机会。”
说完话,就从袖子里抽出两张写满字的纸递给孙元。
“这是什么?”孙元接过来一看,一张是以他的名义写给卢象升的报捷文书。上面的大意是,宁乡军正好在南京一带演练,恰逢贼军进犯南直隶。得了卢督师的将令,去滁州伏击敌军。在卢督师的英明领导下,贼军前锋中伏,大败而去,滁州遂安。文章满是卑言谄词,将卢象升说成了天上的神仙。
就连孙元,也有些替卢象升感到不好意思。
信后,朱玄水写了一份长长的有功将士的名单,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卢象升,接着就是卢部的几个统军大将,然后是孙元和二十多个部下。当然,其中自然少不了他朱玄水的名字。
另外一张则是朱玄水写给皇帝的秘信,将这一仗从头到尾描述了一遍,其中,他朱玄水又摇身一变成了宁乡军的监军。这份折子除了表扬,就是自我表扬。
看完之后,孙元大概权衡了一下,点了点头:“朱千户想得周到,就这么发出去吧!”
他又笑了笑:“朱千户正经的锦亲军副千户,勋贵子弟,却做我的监军,委屈了。”
“等你以后做了指挥使,我再来当你监军就不委屈了。”
“指挥使?”孙元呆住。
朱玄水突然压低了声音:“孙元,看得出来,你是个心狠手辣又有心计之人,且又用兵如神,想必也不甘心永远做一个小小的千户军官。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之人。”
然后又想了想:“罢,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叫别人也不放心。”
“你去见卢都督师?”孙元一个迟疑。
朱玄水冷笑一声:“怎么,不放心我?汀儿可在你手上。”
说完,就昂首走出了孙元的大帐。
孙元“诶”一声:“朱千户,朱汀小姐的伤如何了?”
第0174章 心不易
清流关距离滁州城并不太远,实际上,那一场空前惨烈的厮杀,两军对垒的呐喊声早已经传到城中去了。
战后傍晚十分,城中的知州派了使者过来查看究竟。孙元自然依照朱玄水的嘱咐,说自己是卢象象升的前锋部队。
卢乡升这一年来屡战屡胜,已是明朝对内战争的擎天一柱,威名正著。
来者一看到清流关的尸山血海和孙元手下剽悍的士卒,惊得面色大变,忙骑快马飞奔回城报捷。
到晚间,滁州城中突然响起了欢呼声,还有人放起了烟火。
看到这种情形,孙元苦笑一声。据他所知道,滁州大战现在不过才开始,接下来的战局将更加残酷。不过,这些好象同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击溃刘宗敏的前锋营之后,宁乡军也付出了两百来人的死伤,损失不小。现在正是休养士卒,补充力量的时刻。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一支部队经过这么一场血战,都不可能继续战斗。该撤下来,换其他部队顶上去。
记得后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因为刚经过十年浩劫,解放军战斗力下滑得厉害,一进越南国界,仗打得异常艰苦,损失不小。于是,先期部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战斗之后都撤了下来休整,让兄弟部队顶上去。
于是,接下来几年之后,各大军区轮番上阵,打几仗就退下来,一是用实战练兵,二来当年的战争实在太残酷,部队若长期呆在前线,军心必然不稳。
百战雄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奋战不掉士气,那样的部队只存在于电脑游戏中。
在真实的世界里,再强大的军队,再剽悍的士卒,经过一场血战之后,见的血多了,难免有厌战情绪,得让他们休整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因此,孙元决定,接下来的滁州大战自己就不参加了。
反正若历史不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一仗明军赢定了。而且,击溃农民军前锋营这个功劳已经足够大了。再锦上添花,让自己受到损失就不划算了。
况且,突然得了这么多俘虏,该如何安置,还得大费脑筋。
孙元的宁乡军就被安置城东十里地的一座小镇里。
正值春节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可惜农民军进攻滁州的消息传来之后,镇子里的百姓都逃亡一空。宁乡军也老实不客气地号了所有房子驻扎下来,静等卢象升大军的到来。
按照孙元的估计,此刻的卢象升应该还在南京,正调动各路大军拼命来援。
从南京到滁州,直线距离是九十公里,如果在后世,坐车也不过一个多小时。不过,这里是明朝,从那边过来又都是山路,雪又大,绕个弯,三百里出去了。大军前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怎么着也得走上五六日。
镇子不大,一纵一横两条街,住一千宁乡军绰绰有余。不过,外带一万俘虏,问题就严重了。
没办法,只能设了一个俘虏营,让他们都住在简陋的帐篷里。还好现在是隆冬,否则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便溺满地,非爆发瘟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