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突然一颤:“求求你,求求你,给我一个痛快,我说,我什么都说。”
“很好,很好,现在我们开始。”关选丢掉手中的烙铁,蹲在阿古的身前:“我问你,你们还有没有其他斥候骑兵?”
“没有了,没有了,在这个方向只有我们这个小队。”
“你们什么时候准备进攻京城?”
……
半天,一个士兵问关选:“关先生,可以了吗?”
“可以了,差不多已经问完,马上就好?”
关选又深深地看了阿古一眼,最后问:“我问你,上次,就是崇祯九年你们侵略我大明朝通县的是那一支部队,这次可来了,他们在通县抓捕的俘虏一般都会如何分配?”
“知道,是鳌拜的军队,这次随岳托将军来了。我们建州人有个规矩,谁抓的俘虏就归谁,就是谁的财产。”
听到阿古的回答,关选表情紧张起来:“那么,我再问你。你们建奴行军打仗,是否要带奴隶?”
“要带的,运输辎重粮草都要人,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青壮男丁随行的。”
“这样啊,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儿啊,你会来吗?”关选喃喃地说,眼睛里泛起泪花。
良久,关选突然道:“谢谢。”
阿古一呆:“什么?”
“我说,谢谢了。”关选叹息一声,又问:“你想怎么死,我刚才虽然杀过人,可却不懂得如何让人快速的没有痛苦地死去。”
阿古:“左胸心脏最快,你看仔细点。”
“知道,我能看到你心脏的跳动。”关选抽出匕首,找准方位,慢慢刺入,右手是那么的沉稳。
……
孙元在外面正等得不耐烦,突然间,屋中传来阿古的一声大叫。
过了半天,关选才满脸是血地走了出来。
孙元:“可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这一路上再没有一个建奴侍侯,将军半路遇这二十个鞑子,纯属意外。等下,自可从容回渤海所去。”关选一施礼:“将军,敌军的部署属下已经问得一清二楚……”
关选正要再说,孙元一摆手:“事行机密,回去之后,你写一份情报交我这里来。”
“是,将军。”关选点了点头。
一声令下,众人整理好行装,开出火路墩。
打起火把,在路上行了一夜,终于在天明时看到渤海所巍峨的长城。
西北风从蒙古草原吹来,清晨的风显得分外的冷。
第0374章 赈济之议
经过这一场血战,士卒饱餐了马肉和干粮之后,也不停留。因为从手头获取的情报得知,附近已经没有其他建奴斥候,孙元等人索性打起火把连夜赶路。
这座火路墩已经废弃,自不能再住人了。况且,马上就是一场空前大战,这一带将来搞不好要成为战场,夜长梦多,还是快些回家为好。一百新兵在这场战役中见了血,但总归是缺乏训练,再打上一战,就连孙元也没有信心带领他们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
连夜行军,本以为一路上再不会碰到地人。不过,半路上还是被惊吓了几次。
原来,这一路上都是拖家带口,朝西面逃难的百姓。
百姓见到孙元等人全副武装,自然是吓得四下奔逃,就连孙元这一百多新兵也被他们惊得差点炸营。
在确定孙元等人是大明朝的军士之后,已经有胆大的来问孙元他们是哪部分的,建奴如今又在何处。更有机灵的人靠过来讨好,问军队是否需要雇佣民夫和脚力,也不要钱,只需给口吃的就成。更多百姓则默默地跟着孙远等人,一步步朝前走去,无论小毛和关选等人如何呵斥恐吓,就是不离不弃。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在京畿百姓头上,离京城近的,又或者在北京城中有亲戚可投的早早地就躲进城中去。其他人则盲目地带着家人和仅有的一点财产,四下本逃。也不知道究竟有去哪里,究竟要走多远。但不管怎么说,总比呆在家里坐以待毙的好。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孙元这一百来人在黑夜里打着火把行路,目标是如此醒目。几乎是下意识所为,只要看到火光,百姓就会下意识地聚过来,然后跟着他们麻木而机械地前进。
等到天光大亮,眼前的情形让孙元大吃一惊,却见,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流,总数已有上万之巨。
如同归巢的蜜蜂一般,满天满地头是嗡嗡的声响和疲惫的脚步声。
这才不过是开始,随着队伍不断前移,这个人团还在不住膨胀。
等到孙元等人回到渤海所,聚在他身后的百姓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四万。
渤海所本是山区,站在长城上望下去,满坑满谷都是流民。已经走了一天夜,百姓又累又渴又冷。一到地头,无数条炊烟腾起。到处都是挖地窝子的、支窝棚的以及在山溪中舀水的人。
这简直就是一道黑色的洪流,让孙元呼吸不能,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说起人海,他也不是没有见过,滁州大战几十万人马堆在一片狭小地域相互厮杀可比这一幕壮观多了。更别说前世早高峰时,北京城中的地铁,那才是生命中的奇迹。
但这么多逃难的百姓,孙元还是第一次看到,内心的震撼却是难以言表。
见孙元带回来这么多百姓,宁乡军诸将也是目瞪口呆。
孙元看了看难民,看了看前来迎接自己的军官们,忍不住叹息一声,道:“百姓苦啊,好生安置吧。”
“是,将军,我这下去安排。”费洪点了点头,正要下去。
管陶却急道:“将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