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42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高起潜:“夜袭一战,本监军深受皇恩,自然要冲锋在前,刀必见血、马必喘汗好说,可人必带伤却难得紧。难不成本监军明明没伤,可又不想受卢大人军法,先得自己捅自己一下?”
他这话说得下流滑稽,又是在如此严肃的场合,完全是耍流氓,众将想笑又不敢笑,都竭力忍受,将头低了下去。
卢象升见高起潜出来搅局,面上有青气腾起,就要发作。
高起潜不等他说话,又悠悠道:“咱家只听说过雪夜下蔡州,还真没听说过月夜突袭的。这一仗,咱家是不会打的。”
这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所谓夜袭,讲究的是神不知鬼不觉摸到敌人营前。月半之夜,正是月圆之时,根本就藏不住人,还如何出敌不意?
卢象心中火起,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同高起潜发作的时候。毕竟,自己是统帅,高起潜是监军,若两人先闹起来,这部队的人心先就要散了。
“高公公,军机大事何等要紧,却不是发牢骚的时候。我大明朝的军队公公又不是不知道,若非选在月圆之夜,四野漆黑一片,目不能视物,这仗还怎么打?若是点起火把松明,叫建奴看到,又谈何偷袭?”
“月圆之夜天地一片通明,难道就不会被建奴发现了,真是笑话?”见卢象升一意孤行,高起潜也急了。开玩笑,这带兵打仗是那么容易的。虽说咱家的第四路军队兵力最雄,又是放在大军最后面的总预备队,可鬼知道神出鬼没的建奴会不会绕个圈子专门跑来找咱家的麻烦?
我大明朝的军队,他妈的能打仗吗,别到时候咱家也莫名其妙地死在战场上面?
一想起上次清兵入关寇掠京城,自己所率的京营还没看到敌人,自己先炸了营。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死在战场上,高起潜心中就凉透了。
他已经抱定决心,这仗能不打就不打,自己送到建奴跟前找死这种事,智者不为:“还有,这偷营的事情,咱家是知道的,兵马得少而精,人去多了,反倒不美。可少了,又打不赢。所以,这一仗,咱家就不参加了,大家也都别去。”
说完,他站起来:“诸将听令!”
众人又都站起来:“末将在!”
“月圆之夜偷袭建奴大营一事,就此做罢。咱们另外再商议个完全之计,看怎么才能击溃建奴,解君父之忧。”
卢象升和高起潜,一个是大军统帅,一个是监军,都是主帅。两人竟然发出截然不同的命令,这让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高公公。”卢象升本是东林党人,在文官面前一向温文尔雅,可阉党却是他天生的敌人,立即霍一声站起身来,丝毫也不给高起潜面子:“天子命本督总督天下援兵,这仗怎么打某自有决断,还论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这已经是彻底地撕破脸皮了。
高起潜本就是这个地道的小人,尖笑道:“好好好,好威风,好威风啊!卢大人你你是督师不假,可别忘了,咱家可是你的监军,有最后的决定权。这次夜袭,咱家不答应。”
确实,按照明朝在军制。国家对外用兵,得由朝廷派出一员文官做统帅,制订作战计划,而武将则负责具体实施。
而大军出击,朝廷还得派出一员中官太监和两个锦衣卫做监军,负责监督军中将帅。这个角色类似于后世的政委和保卫人员,对于统帅制订的作战计划有最终决定权。若是发现将士有异心,甚至可以先发制人缉拿、侦讯。
监军一职之所以让太监和锦衣卫担任,那是因为太监是皇帝的家奴,而锦衣卫则是皇家的走狗,值得信任。而且,这两类人名声实在太坏,跟随大军出征,就算有异心,也翻不起浪花。
这个制度的好处是,有明两百余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藩镇大军阀,也没有出现在过地方军头谋反的事情。
但害处也是明显的,监军若是安于本位,只做个摆设和吉祥物,倒出无妨。若想有所作为,在军中搞风搞雨,却是一个大麻烦。
毕竟,他们代表的是天子,严格说来,权势当排在军中第一。
“高公公是监军不假,不过,军国大事还论不到你来做主。”卢向升不屑地一挥手:“高起潜你想做第二个王振吗?”
“你你你,卢象升,你你你……你是在威胁咱家吗……大胆!”见卢象升将自己比拟成王振,高起潜顿时气得浑身乱颤。
王振乃是正统年间的一代权宦,正统十四年的时候,瓦剌入侵明朝,兵分四路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所以,他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
结果在土木堡吃了个大败仗,不但明朝二十五万大军彻底被瓦剌击溃,就连英宗皇帝也做了敌人的俘虏。
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着王振的脑袋狠狠砸下子,结果了这个一代权宦的性命。
后人谈得这次土木堡之败的往事时,都将所有责任推到王振头上。
高起潜不住尖叫:“反正这场夜袭咱家就是不同意,除非我死了。你是宣大总督,宣府、大同两镇镇军咱管不着。可咱家执掌的京营和关宁、蓟镇各路兵马,你一个人也别想调动。”
卢象升冷笑一声:“某手握尚方宝剑,总督天下援军,各镇兵马都归我节制。谁若不从,军法无情!”
这话已经说得杀气腾腾了,说完,还扫了关宁、蓟镇等将官一眼。
关宁军等人想起卢象升“卢阎王”的外号,都是心头一凛,不敢直面他的目光。
高起潜咯咯笑起来:“你有尚方宝剑又如何,我可是监军,这军队该如何调动,最后还不是由咱家拍板。众将都他娘给我听着,你们这几日就驻在昌平,没咱家的命令,哪里也不许去,否则,等不到卢大人的尚方宝剑,咱家就先祭出王命旗牌砍了你们。”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在逼各路领军大将表态了。
宣大两镇和天雄军是卢象升是卢象升的基本盘,自然是惟卢总督之命是从。
杨国柱率先走出来,一拱手:“愿听督师调遣。”
有他带头,宣镇和大同诸将也纷纷拱手说愿意听从卢象升的指挥。
不过,京营经高起潜经营多年,他在御马监做了多年管事牌子,如今又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关宁军和蓟镇军中不少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见两个统帅在逼自己表态,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相互对着眼色,死活也不说话。
第0384章 风月往事
看到两人闹成这样,孙元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了一声:要糟!
他是卢象升一手提拔起来的,其实也不需要表态的。虽说宁乡军战斗力超群,可表面上看来只不过两千来人,职位又低,这种统一思想的政治运动还轮不到他头上来。
可眼前的迹象,朝廷大军已隐约有分裂的迹象,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只怕……只怕在真实历史上的兵分两路之事就要发生。
孙元心中一急,正要说话。
突间,卢象升悲愤地大笑一声:“好好好,好得很。政出多门,军合力不齐,就算人马再多又能派上什么用场。既然京营、蓟镇和关宁与某不是一条心,不愿意参加月圆之日的夜袭,某就自己干。”
关宁、蓟镇将军们不表态也是一种明确的态度。
一看到他们东张西望,挤眉弄眼的情形,卢象升就一阵丧气。同时,心中又有悲愤之气涌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