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比赛一样,歌声越来越响动亮。
两千多条汉子伸支了脖子,额头上迸着青筋,只吼得满头大汗。
先前的疲倦已是一扫而空。
“这哪里学的歌,怎么人人都会?”孙元一阵疑惑。
旁边,韶伟气恼地回道:“禀将军,还不是军中两个长沙老表教的。他们以前是贼军,滁州的时候被咱们俘虏了,做了将军的兵。这两个杂痞打仗是不错,可就是流里流气的,不成样子,后来做了汤问行手下的骑兵,更是目中无人。”
“将军,军队是何等森严肃穆之地,岂能容得下这等下流的歌曲,我这就去将那两人抓起来,狠狠责罚。”陈铁山也道。
犟驴子叫道:“咱们不就是唱一首曲儿罢了,至于吗?”
孙元也差点被这歌气得笑起来,这些军汉,就不能唱点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东西吗?
可就因为这事就去抓人,也未免太过了些。
张开嘴正要说话,突然间,他感觉眼前的情形有些眼熟:这不是后世解放军的拉歌吗,倒是个提振士气的好法子。不过,就是歌曲的个格调实在不高。但这些人以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军户、民夫,甚至强盗、流民,你要让他们唱阳春白雪的东西,也未免太为难他们了吧?
至于这歌……听曲调应该是湖南山歌……虽说军队唱起来太不象话,不过,也是无妨。
记得以前在现代社会的时候,看美国电影《锅盖头》时,美国大兵在跑操时唱的军歌可不怎么文明,句句都对着下三路而去。不过,人家的战斗力并没有因此减弱多少。
前世的兔子是不折不扣的米粉,从军装到装备,美军有的PLA也要有。
如此一想,孙元也不以为怪了。
他笑了笑,道:“这歌将士们唱起来也不妥当,费洪。”
“将军。”
孙元:“挑几个唱歌不错的陕西籍士兵,让他们选几首信天游教大家唱吧。当然,男男女女的东西就不要教了。”
拉歌倒是一种提升士气和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好东西,以后不妨继续搞下去。
费洪一呆,却还是点点头:“是,将军,回营之后末将军这就去办。”
士兵们还在大声吼歌:“天上起云云重云,地上埋坟坟重坟……幺妹床上……”吼得兴高采烈,吼得不忍耳闻。
……
天黑的时候,宁乡军总算回到了昌平老营。
关宁和蓟镇军离开之后,这里立即空旷下去。
士兵们都累得趴下了,但孙元还是没办法休息。他也顾不得下马,一扬鞭:“走,咱们几个去督师中军节帐,向督师报捷,也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卢象升黎明时分就带着宣、大军撤了下去,沿途孙元也没看到有什么异样,想必宣大镇军也没受到什么损失,全身而退。
不过,卢象升事先又是誓师,又是下达了马必喘汗,人必带伤的军令。如今,却是一拳打到空气中,内心中肯定又是郁闷,又是难受。
宁乡军这一战收获巨大,想必也能给他一点安慰吧。
士兵们回营自去休整,孙元和侍卫以及军中将领们带斩下的首级自去见卢象升,但一进宣大军的军营,就有人来说卢都督师和兵部主事翰林院编修杨廷麟回昌平之后,顾不得休息,就一道进了北京城,说是要晋见崇祯皇帝。
孙元不用问,卢象升和杨主事二人定然是去找杨嗣昌扯皮,并让皇帝主持公道。
这次夜袭无果而终,可以说都是因杨嗣场一手给毁了的。
卢象升性如烈火,为人又鲠直,如何受得了这种气?
第0424章 杨总兵的惊喜
毕竟,杨嗣昌这事做得实在太龌龊。眼见着卢象升就要带着大军出击,这个杨阁老却拉走了一大半部队,使用的还是阴谋手段。
你就算再不同意卢象升的军事计划,可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你也不能临阵乱我军心吧?况且,卢象升兵力单薄,若是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他杨嗣昌可是要负全责的。
卢象升手握尚方宝剑总督天下援军、高起潜手握皇命节制京畿地区所有部队、杨嗣昌乃是内阁阁臣兵部尚书管辖天下兵马,三人都有调动军队的权限。政出多门,军队究竟该听谁的,这事也得在皇帝面前说清楚,否则,这仗以后还怎么打?
卢象升和杨廷麟连夜进了京城,大同总兵官王朴也临阵改换门庭将军队拉走了,昌平老营自然以杨国柱为首。
黎明时宣府军在听到王朴和王允成没带兵抵达战场之后,卢象升当机立断,下令全军撤退。宣府军打建奴不成,可逃命这种事情却是擅长。不用杨国柱多废话,各部立即前军改后军,后军变前军,一阵风地跑了。
即便是行动迅速的多铎也没在他们身上捞到一分好处。
只不过在路上跑了一整天,部队已累得够戗,关键是这一战开始的时候弄得激情澎湃,最后却煮成了夹生饭,对于士气的打击是沉重的。宣府军,不休整个三五日,根本恢复不过来。
杨国柱此人虽然不是天雄军系统出身,但他为人还算正直,在卢象升做宣大总督以后,因为敬佩卢总督的人品和能力,为人也极为忠诚。
被王朴和王允成摆了一道,他也感觉到极其愤怒和郁闷,正做在中军大帐里生闷气心中也开始为一直没有消息的宁乡军而担心。
即便对孙元此人再不以为然,前一段时间,宣大军各部与宁乡军也多有不和。可杨总兵官毕竟是带老了兵的人,自然知道宁乡军很强。这一点从孙元部士卒的行直坐握和严明的军纪就能看出来,不得不承认,这是整个卢象升系统中最能打的尖刀部队,这样的部分每遇到战斗,必然是要派上第一线,用来冲锋陷阵为大军开道的。
但今天上午的情形实在太凶险,宁乡军冲得实在太快,如果不出意外,定然已经早宣府主力一步同建奴遭遇。
没有了王允成川军,区区两千宁乡军要想从建奴大军的重围中全身而退。搞不好,还会全军覆灭。
一想到这里,杨国柱就心中滴血。
先前卢总督离开军营进北京城之前,也叮嘱他尽快和孙元联系上,如果宁乡军有危险,宣府军可酌情出兵救援。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沙场老将,杨国柱却知道宁乡军是再回来不了啦。且不说他们已经冲到最前头,即便是落在后面的宣府军主力,在卢象升当机力断下达撤退命令之后,也差一点回不来。孙元部要想平安回营,除非他们身上都插了翅膀。
当他听到有人来报说宁乡军全师而归,孙元还在帐外等着复命时,杨国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