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69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话还没有说完,杨嗣昌就插嘴道:“确实如此,为政治国着,最为反对的就是政出多门,天资的权威和权力不容有丝毫的侵犯,否则就是僭越的大罪。”
曹化淳连连点头,高声道:“杨阁老说得是,子思当时所处的春秋年代太多余混乱,各诸国君主过于残暴和贪婪,比起商纣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天下人自然怀念四海诸葛唯天子马首是瞻的日子。”
……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起来,在座众人谁不是一代大儒,立即来了兴趣,很快就有其他人参与进去,说了半天才又静下来:“刘阁老,你继续吧。”
刘宇亮被这一打岔,思路有点乱,想了想,有继续道:“如亲疏贵贱,须有相接的礼体,然惟天资得以议之,非天子不敢议也。宫室车服器用,须有一定登记,然惟天子得以制直,非天子不敢制也。书写的文字,都有点画形象,然惟天子得以考之,非天子不敢考也。”
杨嗣昌:“阁老的意思是,盖政出于朝廷,事权统一于君上,非臣下所能干预如此。”
还没等刘宇亮点头,曹太监又插嘴:“所以,《中庸》这段文字后面才说,虽有其为,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没错,正是如此。”刘宇亮点头,解释说道:“无德而欲作礼乐,边式愚而自用。无位而欲作礼乐,那是贱而自专,故必有圣人之德,二有在天子之位,才能谈得上制作之事,而垂法天下也。”
曹太监一拱手:“大哉斯言,阁老的学问,佩服佩服。”
众人也都点头,就连崇祯皇帝也不住点头。
刘宇亮见众人都是赞叹,心中也是得意,又清了清嗓门,继续说下去。在讲学的过程中,杨、曹二人还不断插嘴请教,然后相互辩论,将这次筵讲的气氛弄得异常热烈。
刘宇亮心中虽然得意,却没想到时间正一点点流逝,早已经过了饭点。
突然间他感觉到一阵心悸,然后,冷汗如桨,从千万颗毛孔里渗出来。说话的声音也开始颤抖了:“孔圣人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礼,因为……因为……”
察觉到他声音中得不对,众人这才愕然抬头看去,却见刘宇亮一张脸已经变得煞白,嘴唇也乌了。
崇祯皇帝:“刘阁老,你怎么了?”
“臣……臣……没……”突然,刘宇亮感觉眼前一黑,就一头栽倒在地。
原来,他因为饿得实在厉害。而且,今日筵讲时送来的茶点中又没有任何糖分,血糖不足。
低血糖的后果是,直接晕厥过去。
殿中立即一团大乱,崇祯皇帝大叫:“快,传御医,传御医!”
不片刻,御医过来,只摸了一把刘宇亮的脉门,就禀告道:“启禀陛下,刘阁老这是饿晕过去了。”
“怎么可能,饿晕了?”崇祯一脸得不可思议:“可要紧?”
“回陛下的话,不要紧的,灌碗糖水就好。”御医回答说:“刘阁老这消渴症很重,若不用心调养,只怕……”
第0615章 谗言
夜深了,西苑精舍中。
崇祯皇帝忍不住叹息一声:“一场筵讲竟折了朕的一个阁臣,真是荒唐透顶了。”
他是又气又急,忍不住用起了演义小说中的话儿。
想不到堂堂天子万岁爷,也看这种不正经的书儿,精舍中的太监想笑,却又不敢笑。
曹化淳道:“太医院的诊断已经出来了,刘阁老确实患有消渴症,很重。”
“很重……朕正要大用刘宇亮……可叹……”崇祯不禁大为气恼。
刚才曹化淳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清楚了,刘宇亮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再加上他年事本高,可以说已经虚弱到了极处。
本来,前一阵,朝堂之中已有呼声,让刘宇亮督师蓟辽,全面主持对建州军事。对此,崇祯皇帝也有些心动。毕竟,山东战场时,刘宇亮的表现非常突出。可以说,能够守住济南,扭转整个山东的局势,全靠刘、孙二人。相比之下,洪承畴打得可不怎么样。
最关键的是,朝中部堂级大臣中,有军事经验的人也就区区几个。杨嗣昌且不说了,同他比起来,刘宇亮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而且,如今的朝中诸公对于东北建奴都有畏敌情绪,如果让刘宇亮执掌蓟辽诸军,至少心理上有优势。
可现在看来,这事怕是不成了。
“万岁爷说得是,可惜了。”曹化淳也假惺惺地长叹一声。
没错,筵讲时那一幕就是他和杨嗣昌弄出来的。在之前,杨阁老虽然已有八成把握可以肯定刘宇亮得了消渴症,而且很严重。如果将此事说出来,不但刘阁老总督蓟辽的差事弄不成,只怕内阁的位置也保不住。只不过,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能够混到阁臣这一位置,没有人是吃素的。想必刘宇亮也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将自己患有重病的消息守得极严,要想抓住他的把柄根本就没有可能。
就算抓住了,报上去,人家也可以来个死不认账,反打草惊蛇。而且,仅仅是背后打他的小报告,对于杨嗣昌这样的人物来说,也太下作了些。
所以,杨阁老才和曹化淳设了这个一个局,将刘宇亮直接饿晕过去。到时候,只要御医过来一凭脉,真相就大白于天下了。
杨嗣昌给曹化淳开出的条件是,在曹化淳执掌京营的事上全力支持。他掌管兵部,军事上的事情最有发言权,在天子那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结果,自然是极好的。
崇祯皇帝心中有些抑郁,却还是有些不甘心,忍不住问:“曹化淳,你问过太医院的人没有,刘宇亮的病是否……”
不等皇帝说完,曹化淳就轻声道:“禀万岁爷,太医说了,刘阁老已是不太成了,他的手脚指甲都已经乌青,若再不好生将养,拖下去,只怕就要不良于行。”
“啊!”崇祯忍不住低呼一声,又长长叹息:“哎,想不到刘卿家的身子已如此不堪了,当初他在山东时已经为朕立下大功,朕若再叫他都督辽东,又于心何忍。罢了,罢了,依旧叫洪承畴去,王承恩,拟旨吧!”
“是,万岁爷。”一直侍侯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司礼太监王承恩忍不住摇了摇头,走到案前,提起笔开始草拟圣旨。
事情都到了这一步,刘宇亮总督辽西的事情再没有可能了。
王承恩为人一向本分,刘和洪究竟谁总督蓟辽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为刘宇亮感觉可惜: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得了这种不要人命,却叫人什么也做不了的病呢?
很快,圣旨拟好,又用了玉玺,蓟辽前线军事统帅的人选算是定下来了。
崇祯这人精明得紧,自然知道蓟辽总督一职是刘宇亮和洪承畴在争,而洪亨九最近和杨嗣昌走得也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