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104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个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出路,毕竟,西北贫瘠,养活不了那么多兵。向西走,显然是不可能的。北面都是建奴,向南则是四川的张献忠。只有去河南,然后下湖广,去夺取南方地区。凭借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才有恢复实力的可能。
放弃西安的时候,李自成命令田见秀断后,让他把带不走的粮草辎重和城中房屋尽数焚烧,坚壁清野,以免资敌。
一听到李自成下令烧毁整座西安,田见秀吓了一大跳,这已经是近似于屠城了。陕西可是闯军的老家,闯军高级将领都是陕西人。在别的地方他这么干没有问题,可在老家弄这么一出,如何下得了手。
于是,田见秀只将东门城门和南月门点燃,说是已经完成了任务。
李自成见城中烟雾冲天,信以为真。
建奴进西安之后得到大量补充,士气高昂,很快就追了上去。
……
侦缉厂送来的情报到这里为止。
因为通讯条件所限,上面也没说闯军和建奴究竟到什么地方了。
不过,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候,李自成和清军应该已经进入河南西部,在洛宛一带鏖战。
说是鏖战也算是抬举李自成了,其实就是建奴追击,李自成从一场溃败到另外一场溃败而已。
这一切完全同真实历史上一样,如果接下来的历史不发生改变。此刻的李自成应该在内乡,很快,阿济格就会赶到,将李自成撵去湖北。
而多铎会如同直接带兵穿越整个河南,抵达归德,然后从那个方面进入安徽,然后杀向扬州。继续实施多尔衮当初所交代的,灭亡南明弘光政权的任务。
……
看到这份急报,黄佑和傅山同时叫出声来:“河南完了。”
没错,不但河南完了,高杰部有很大的可能也要完蛋。
这份情报距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按照常理推测,李自成应该已经逃到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区。而清军两路大军入豫,在收拾李自成的同时,绝对会顺手将河南一地收归囊中。
如今的河南已经是一片三不管地区,境内有心向明朝的百姓士绅,有大顺朝的官吏,乱成一团,正是一举拿下的良机。有了河南,就有了中原,有了中原,就有了天下。
满清大军进入河南,黄河以北的豪格肯定会过河的。
高杰未必就是豪格的对手,就算侥幸打败豪格的几千人马,说不准多铎的十万大军什么时候就会杀到归德。
史可法主持的这次秦军北伐,注定会变成一场悲剧。
交出情报之后,梁满仓一恭身退了出去。
孙元看着外面还在不停漂浮的雪花,良久,才缓缓问:“那么,你们的意思是?”
这都二月了,早春二月。
如果在现代世界,如今的江淮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在这里,依旧是不停的雪。
这冷从年头到年尾,也就七八月份热些,然后又飞快地进入隆冬。
世界仿佛只有两个季节:冷季和热季。
第0906章 拯救大兵高杰
听到孙元问,傅山和黄佑互相对视了一眼,彼此会心。
不过,黄佑毕竟是个传统文士,有些话却说不出来,只叹息一声,将头低了下去。
傅山却管不了那么多:“太初,我料定高杰此番单独前出河南必败,他如果能够逃回徐州也就罢了,怕就怕反将自己赔了进去,死在战场上。就算他不死,秦军也将元气大伤,再无力作战。如此,咱们就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徐州防区的问题了。我江淮的西北部的防务该由谁去补,黄得功还是刘泽清?”
他接着道:“按说,黄虎山和我镇关系最好,让他提兵北上最好不过。但问题是,黄得功兼并了花马刘余部之后,势力膨胀得厉害,若再让他掌握徐、凤,对咱们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刘泽清,也不成,山东那边还有建奴的军队呢,需要他负责防守淮安。因此,咱们现在应该开始总动员,将部队顺次向北调动,填补高杰留下的真空。”
黄佑良久才叹息一声,缓缓点头。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部队部署完毕之后,还得看高杰在河南的战况究竟如何,还得禀告朝廷。
不管怎么说,秦军也算是明朝一支能打仗的部队,如果这次全丢在河南,宁乡军又一半是新兵,能撑起整个江淮防务吗?
“不,我想救出高杰。”孙元突然开口。
“救出高杰?”傅山惊讶地看着孙元:“从通州去归德,何止千里。而大军调动,何等麻烦,就算我军已经准备完毕,等赶到归德,说不定一个月过去了。”
黄佑也觉得孙元是在说神话。
“是的,救出高杰。”孙元捏紧拳头:“史阁部瞎指挥,要葬送秦军,我如何能置之不理?黄兄,我军距离河南最近的一支部队如今在哪里?”
黄佑不悦:“太初,你也不要异想天开,我扬州镇最北也就高邮那里有一个百户所。”
傅山却突然插嘴:“对了,某倒忘记了一件事,或许,还真有这么一支部队能够赶去河南。”
孙元霍一声看着傅山:“你说,在哪里?”
“在宿州。”傅山道:“太初你忘记了,刘良佐被你诛杀之后,刘部按道理应归高杰收编。可黄得功突然发动,抢了刘良佐不少地盘和余部,双方在凤阳很打了几场,就两黄得功也差点死在高杰手头。因为这两镇闹得实在不象话,史阁部过江之后主要任务就是为两镇调停,结果还被高杰扣押了将近一个月,什么也做不了。”
“为了调停两镇兵马,太初你不也出面了?”
“啊,原来是这事啊,某倒是忘记了?”孙元一拍额头。
在真实的历史上,黄得功和高杰为了争夺扬州,双方鏖战不休。高杰在土桥设下埋伏,险些杀了黄得功。
至此,两镇势成水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