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玄点点头:“对,五千守军,人马确实有点多。不过,侯爷也不用担心,这五千人马都是汉军,以前那个牛录的建奴早就随多铎一道去了扬州。看侯爷你轻骑来徐,想来扬州之战已经结束,宁乡军必获得一场空前大捷。”
“废话,我宁乡军出马,什么敌人拿不下。”方才小吃了他一点亏,汤问行大觉丢脸,冷冷道:“实话同你讲,不但多铎,就连阿济格都被我宁乡军干净彻底地消灭了。整个满八旗,已经全军覆没。”
“想不到建奴八旗主力已经被侯爷彻底消灭了!”虚玄看到孙元急行军来徐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确实的消息之后,还是大吃一惊,面上全是激动之色:“那是,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人能是宁乡军的敌手,又有什么坚城是宁乡军开不了的,小道自是无须担心。不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前多做些准备也是好的。”
孙元点头:“道长说得是,敌人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确实叫某意外。咱们也不能太轻视汉军,其实,如今的汉奸军队还是能打的。不能还将他们当成当初的九边镇军,料敌从宽嘛!虚玄道长,请你继续说下去。敌人的具体情形如何,这五千汉军旗士兵主兵多少,辅兵多少,民夫多少,装备如何,还有他们的主将是谁?”
虚玄就对孙元道:“那支正宗的辽东建州军南调去扬州之后,建奴就派了一个叫李率泰的人来徐州镇守。”
“李率泰?”孙元皱了一下眉头:“是不是当初害了赵应元的那个李泰率?”
“正是那人,听说此人是一员悍将。”玄虚回答。
孙元:“以他拿下赵应元的表现来看,此人不但勇猛,而且是个心思慎密之人,颇有智计。”他所想的骑兵千里奔袭,不战而下徐州的计划看来不是那么容易了。
玄虚:“贫道并不认识这个李泰率,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以他坐镇徐州时的表现,想来也是一个不好对付之人。李部五千人当中,有三千是主力战兵,辅兵两千。进徐州之后,又征集了上万民夫,倒也井井有条。徐州城的防卫异常森严,进出城池盘查得非常严格。天一黑就大门紧闭,天亮才开。夜里,城墙上还有士卒来回巡逻,守得不说固若金汤,却也叫人头疼。”
“而且,颖川侯偌大威名。若是大张旗鼓杀去徐州,只怕那李泰帅一看到你麾下这么多铁骑,必然知道扬州那边的战事已经起了大变故,而且又畏惧侯爷的天威。必然紧守城门不出,到时候,宁乡军铁骑要想打开城门就难了。”老道侃侃言道:“这几日贫道都在城中盘恒,对于徐州的城防也是非常清楚的。徐州有完善的城防,不但有外城,还有内城、瓮城以及各色城防设施。别说两千骑兵。就算再来一万,将城围住,没个三四个月也拿不下来。别忘了,徐州城中的粮秣堆积如山,有几十万百姓。人力物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是同时色变。
确实如此,骑兵根本就没办法攻城。当年永城之战,宁乡军的骑兵也只能在一边当看客,马士英主攻,结果小小一座永城打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这次如果清军铁了心死守,就算宁乡军主力全来,使用大炮轰击和土工作业,估计也需十天半月。
这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徐州,否则,若是淮安的准塔知道扬州多铎全军覆灭,必然不顾一切朝徐州撤退。真到那个时候,孙元在战略上算是彻底失败了。
正苦恼间,老道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纸递给孙元。
孙元愕然:“这是什么?”
虚玄微笑:“颖川侯一看便知。”
汤问行忙举着火把照过来,定睛看去,却是一张写满字的纸,上面除了有人的签名,还按了不少手印。
“这是……”孙元禁不住张大了嘴巴,抽了一口冷气。
虚玄:“这是谢迁联络各家义军围攻徐州的盟书,共十一家,总兵力达到十万。各家约定,于本月五日开了徐州,杀尽城中的汉奸走狗,取资财自用。”
“啊!”骑兵军的几个将领都低低地叫出声来。
十万义军围攻徐州,好大手笔,这简直就是《水浒》中的梁山好汉打大名府、打江州。只不过《水浒传》那是演义小说,而这些山东义军却要将其边变成现实。
徐州是什么地方,可是《水浒》中的大名、江州、高唐能够与之相比的。自古就是得徐州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历朝历代,一个王朝要想席卷天下,都不可避免地在徐州同旧势力来一场空前绝战。
比如楚汉之战,还有二十世纪的淮海大战,也有人称之为徐蚌会战。
作为中原的关键点,徐州的城防不可谓不坚固。别说这些乌合之众一般的义军,就算换成扬州镇的正规军要想攻坚,也要掂量掂量,并做好完善的战前准备。
如果没猜错,山东这些义军虽然号称十万,估计有一大半是妇孺儿童,究其战斗力只怕还比不上当初在马牧集和孙元交过手的小袁营。
这些人是疯了吗,拿鸡蛋跟石头碰。
第1233章 我有一个计划
攻城战从战国到如今,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高度专业化的战术体系,并不是你带着士兵抬着梯子往城墙上一搭,大家朝上面爬就行。
就算是往上爬,你也的准备器械吧?云梯、冲车、撞车、箭楼,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建造。
穴地攻城,需要专业的矿工测量,然后土方作业。到明朝时候,还出现了火炮。
可以说,每一个冲上城去的主力战兵身后都站着一群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大量的物质供应。
而这些,都需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而这些,山东义军有吗?
作为李自成闯军的老对手,没有人比孙元更清楚农民军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实说,只怕山东义军的专业化军事话程度离李自成还有一定距离,他们去打坚城徐州,等于送死,智者不为。
不过,他们能够不计牺牲收复失地,这一点还是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孙元也被震得有点目瞪口呆:“道长,此事是谁首倡,又是为什么?”
“这事是乃是谢迁提议。”虚玄回答说:“其实,此事在准塔进犯淮安的时候谢迁就开始组织了。谢迁说,就算不能打下徐州,如果能够吸一部分建奴回援徐州,也能减轻淮安的压力。守江必守淮,若淮安失,江北危矣。江北危,大明危。”
“原来是谢迁提议的。”孙元心中一阵敬佩,又是一阵感叹:“这个谢迁真是一条好汉啊!”
难怪在真实的历史上,谢迁能够在山东和淮北造成那么大声势,难怪就连多尔衮这个屠夫都起了爱才之念。此人战略眼光和气概确实非常了得,不愧是人中英杰啊!
只不过,这片时空的历史因为有孙元的改变,清军准塔部被刘春挡在了淮安,于是,谢迁便有了整合山东各路义军围攻徐州之举。
孙元又看了一眼那张写满字的纸,不过是一份倡义书,上面不外是说建奴残暴,我等要紧密团结在一起,高举义气,支援前线明军抗战,当不怕牺牲,攻打徐州,为淮安大明朝军队减轻压力云云。
当然,光是一个空洞的大口号,尚不至于让那些草莽甘愿付出巨大的代价攻打坚城。在倡义书上,谢迁又以极大的笔墨形容徐州城的富庶以及丰富的库藏,并许诺一旦打开徐州,将把缴获按照各人出动的兵力多寡以及所立的功劳,公平地分配给各路人马。
在最下面则是各路人马头领的签名和血指印,孙元数了一下,有十一人。除了谢迁、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其他人也不认识。
孙元对虚玄道:“道长,正如你所说,我军都是骑兵,没办法攻坚,你的意思是?”
虚玄道:“谢迁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勘察徐州虚实,组织各路义军,已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打进徐州去。”
孙元来了精神:“道长请说。”
虚玄:“谢迁的计划是,先派人潜进城去,等到黎明时分徐州一开城门,就以死士抢得一扇城门,放各路义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