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144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虚玄这次来见孙元,确实有他自己的心思。
他一边同孙元侃侃而谈,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可一边去偷偷地观察孙元麾下的骑兵,心中更是起了万丈波澜。
这次十一路义军聚义攻打徐州,虚玄道长奔走了一个多月,所出之力甚大,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却不过徒弟的情面,在各路头领间充当信使的说客的角色。没办法,自己那个徒弟虽然豪气干云,胸中也有大格局,但他却有一个极大的缺陷,不喜欢说话。见了人,三脚踢不出一个闷屁。
这个缺陷让他无法统合各路人马,只能靠虚玄了。
奔走一个月之后,虚玄发现借助世俗的力量推广教门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挽回道教日渐深重的颓气,顿时来了兴趣。
先前孙元的两千骑兵一到黄河边上,立即引起了正在聚义的义军头领们的警惕。没办法,这么大一股骑兵突然出现在这里,简直就是黑夜里的明灯,相不让人注意都难。如此强军,可以直接左右整个徐州的局势了。
于是,谢迁决定继续派斥候打探。
被谢迁先敌发现,倒不是说宁乡军无能。实际上,就算是急行军,孙元的斥候骑兵也牢牢地控制着十里范围。义军的探子只要敢靠近,肯定会第一时间被汤问行发现。问题是,义军没有马,也派不出哨探,他们的细作是从水上来的。所以,竟然被孙元忽略了。
事后,汤问行在部下面前大发雷霆,检讨了许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骑兵扎营不能靠着大江大河,因为你说不好敌人会不会从水上攻来。
听说这支骑兵的装备和旗帜都非常古怪,既不是八旗军打扮,旗帜也不是明军的红色,而是黑色,上面还绣着三足乌。虚玄心中就是一动,他可是走南闯北多年的人,一听,心中就隐约感觉到这一队骑兵说不定是从扬州来的宁乡军。就主动接了这个差使,前来联络。
他有种隐约的感觉,这一队骑兵中说不定有扬州镇的大人物,决定去看看。所以,他主动上前报上名号求见。
结果,骑兵的大将竟然是扬州镇总兵官,天下第一军的统帅,江北王颖川侯孙元。
这个时候,虚玄决定赌一把,劝孙元领导义军攻打徐州,将这座中原千古名城献给颖川侯。
是的,他想走上层路线,想重正振道门。
从唐朝开始,道家一直走的都是上层路线,唐、北宋徽宗年间、明朝嘉靖时代,莫过如此。到嘉靖时龙虎山正一道人邵元节长居皇宫,深受天子宠信,赐新蟒服及“阐教护国”玉印,加号为“靖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又以其祷祀皇太子生有功。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
在那一时期,道教当真是异常兴盛。
可是,嘉靖之后的几个天子对道家根本就没兴趣,崇祯皇帝更是因为穷,对于宗教事务也是置之不理。
实际上,虚玄看得明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任何教门要想兴旺,都必须依附官家,依附强权人物。可以说,这个强权人物的喜好直接决定了一门宗教的兴衰,这是国情这是现实。
若说起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强权人物,舍孙元其谁。
此人带着天下第一强军,开牙建府,又统合了江北诸镇,可以说大明朝所有能打的野战兵团都紧在掌握。君王废立,尽在一言之间。
此人将来就算不黄袍加身,也必将是个魏武王。
如果能够让孙元信仰道教,或则说对道家心存好感,对于道家的重振旗鼓却是大有好处的。如果自己将来能够得到孙元的供奉,甚至……更进一步成为皇家国教,那就是道家第一功臣。将来就算飞升了,三丰祖师、邵元节仙长也会亲自过来迎接贫道的。
而且,听人说孙元这人对于宗教并不反感。在他的领地里,各家宗教虽然受到较为严格的管理,却能够得到工正的对待。就两西洋教宗也能在扬州建庙,可见孙侯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如果能够助他收编各路义军,拿下徐州,这事就算做成了。
一边说着话,一边偷偷观察着孙元的骑兵,虚玄突然觉得自己成为道教中兴功臣的目标是那么清晰可见。
同时,心中却一阵阵冒着寒意:好强的军队,排山倒海,改天换地的力量大约就是这样吧!
两千人,四千多头战马,就这么默不着声地走着,耳边群是轰隆的马蹄声和铠甲兵器的铿锵铮鸣。火把的光线下,满世界都是金属的闪光,让着盛夏的夜如同冰窖。
杀气弥漫,如同实质。
同他们比起来,义军人马虽多,却不过是一盘散沙。真在战场上遇到这队骑兵,就算人数再多十倍也会被孙如皋轻易地碾成齑粉。
孙如皋,人中之龙,已经一飞冲天了,岂能甘居人下?
我武当已经成沉寂多年,是时候出个邵元节先贤似的人物了。不,贫道就算要做,也要做道衍,做国师。
听人说,佛门已经有想法了,我辈不能落后于人。
第1236章 凤兮凤兮
如此大一支骑兵打着火把急行军,不可能不引起义军的注意。
其实,骑兵一口气走了三四十多里路,就看到路边地头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义军临时搭建的窝棚,到处都是点起的篝火。
篝火在平原上朝远方延伸,璀璨如天上的银河。
宁乡军都是打老了仗的人,只看了一眼,心中就大概估算出义军的数量。
汤问行小声对孙元道:“侯爷,看样子,义军至少有两到三万人马。不过,这些人的装备实在不怎么样,士兵的素质也差。”
孙元:“义军是比较艰苦。”
就他看到的,许多义军连象样的铠甲和兵器都没有,身上都穿着普通衣裳,手中还提着种地的锄头。遇到打仗的时候,很多人都将棉袄穿在身上,多少也能起些作用,至少也是个心理安慰。
另外,不少士兵手中还拿着藤条和芦苇秆子编成的盾牌,擎在手中,倒像是那着一个特大号的蒲团。
汤问行有些瞧不起这些农民军,道:“侯爷,咱们什么时候同这种垃圾部队合作过,传了出去,岂不是笑话?”
孙元严肃地说:“只要和建奴作战,都是我汉家好男儿,怎可起轻视之心?装备不好,从敌人手头夺就是,重要心中存有一个勇字,就是英雄。难不成,没有装备,就不打仗了,就眼睁睁看着建奴屠杀百姓,甘心做人家的奴才?你心中也无需存有什么正规军,农民军的想法。我看你是主要战场的仗打多了,却不知道这些义军在抗清战场上所做出的贡献,已经变得不接地气了。”
其实,看到这么多人马,孙元心中还是很高兴的。人力资源就是财富,就算他们上战场表现不好,也可以保护后勤粮道,也可以驻守地方,实行统治。
孙元现在正缺人手,这些人马若是可用,将来都可能帮自己管理徐州。
汤问行被孙元这么一说,面皮微红,道:“侯爷教训得是。”
路上,不断有人跑过来问孙元是什么来路,都一一被虚玄打发了,又叫他们马上去禀告谢迁等各路头领,说是颖川侯过来了,叫大家快过来迎接。
又走了一气,远远就看到地平线上有一座点满了灯火的村庄。
这里已经属于地理意义上的北方,地势平坦,再不似扬州地区的河流纵横,湖泊遍地,战马也走得轻快。同北方的村庄一样,这座村庄颇大,适宜驻扎军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