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精校版]

第153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阮大铖冷笑:“想当年又如何,当年我看此人就是狼视鹰顾,反相毕露,今世的司马仲达。难不成首辅还念着当年的香火情分?”
马士英:“圆海,别说了。”
“国家大事,岂能顾念着私人情义?”阮大铖自来就是个心胸狭窄之辈,自从做了内阁次辅之后,权势滔天,更是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手,余子皆不足道的错觉。李香君一事,孙元是将他彻底得罪了。
如果侯方域和李香君只不过是逃出留都,找个地方隐名埋姓过日子,他阮阁老大人有大量,或许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事情恰恰在于侯方域竟然跑去江北,托庇于孙元。
自己和侯方域之间的仇怨路人皆知道,孙元接纳了他们就是同我阮圆海作对。而且,孙元还上折子奏请任命侯方域为四品知府,这侯朝宗得罪了自己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因为得了官职,传出去,我阮大铖还真是颜面尽丧。
今后,谁人还惧我怕我?没有威信,我还如何管理这个国家?
马士英:“圆海,别说了。”
阮大铖:“制衡扬州镇乃是公义,若是放任孙太初,此子将来不会有好下场的,难不成首辅愿意看到这一幕?首辅此举,也是成全了将相之义,孙如皋日后定能体会到阁老的一片苦心的。”
马士英:“别说了,去内阁值房,拟旨吧!”说完话,眼泪就沁了出来。
阮大铖知道马士英已经同意了,心中大喜:“阁老可算是想明白了,此乃国家之福,也是他孙如皋的福气。还有,阁老,咱们得好生想想,陛下这一道圣旨一旦颁布,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朝中定然要起大风浪,又该如何将不同的声音掐灭……内阁之中,钱老头不会跳出来发声的。他要扶植门生郑森,如今,咱们将郑一官拉出来。钱老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在背后搞小动作,触怒了孙元,心中有鬼,还能说什么呢?至于王铎,一个糟老头,昏聩之人,不值一提。朱大典那边我去说,他应该能够理解首辅的一片苦心……还有,言官那边还需说说,必要的时候咱们要给些好处,妥协一下。这些御史们虽然成不了事,可捣乱的本事却是不小……”
他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马士英已经蹒跚地走了。
第1318章 同一夜
钱阁老府。
书房之中,沉香袅袅而起,配着外面的月色和清风,让人的心禁不住安静下来,似是要融入这夏夜的清凉之中。
钱谦益内心却一阵亢奋,砚台中早已经磨了一池墨汁,在烛光下油油地闪光。
他提着笔凝在半空,笔下的素白宣纸上,已经有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大木见字。”
接下来就该写正文了。
没错,钱谦益正在给郑森写信,说明朝廷欲以镇海军代替宁乡军为前锋,先入北京的思路。而这事,他正在策动。如果一且顺利,明日早朝,就会有官员上奏天子议论此事。
建奴已经奄奄一息,手头可用之兵不足七千。郑森在大胜关之战的表现震惊天下,也让钱谦益大为振奋和骄傲。马、阮之所以能够有今日的风光,还不是因为当初手握江北诸镇,特别是扬州镇的宁乡军,这才得了拥立之功。而自己能够入阁为相,能够执掌户部,不也是有孙元手头的兵、财二物支持。
可见,当今之时,有兵才有一切,军队才是最可依靠的力量。
别说现在,就算是在从,嘉靖年间,严嵩之所以权势滔天,那是因为在外带兵的胡宗宪;万里年间,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推动隆万大改革,还不是因为外有军神戚继光。
自从大胜关之战之后,自己在朝廷里的腰杆子可算是挺起来了,镇海军统帅郑森可是自己的门生。如郑家军能够先入北京,迎天子还朝,马士英和阮大铖又算得了什么?说不定,那内阁首辅一职都要落到自己手上了。
收复故土,迎天子还都,千秋伟业,都是我钱谦益一人之功。
未来,史书上又该如何给我添上浓墨重彩的一幕?周公也不过如此啊!
想到这无尽的身后之荣,钱谦益呼吸急促,面庞潮红,手颤抖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写一封信给郑森,说明此事,勉励他在前线奋勇杀敌,务必抢在江北诸镇,特别是宁乡军之前抢下北京。并在进北京之后,封闭九门,控制住这天下核心,迎圣君,朝天阕。
……
笔在手,心潮澎湃,一时间内心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正在他憧憬着来日北伐风光之时,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传来。
不用回头,钱谦益就知道来的人正是自己的妻子柳如是,这是基于长期在一起生活之后形成的。
钱谦益吸了一口气,用镇定的声音道:“夫人来得正好,老夫正要给郑大木写信。今夜心血涌动,却是难以成书,你来写吧。”
自己和妻子可谓是无话不谈,妻子内心细腻,很多时候都能想到自己错漏的地方。而且,柳如是文笔了得,才学极高,这封信由她来写,或许更合适。
柳如是突然叹息一声:“老爷,别写了,没用的。”声音中竟然带着说不出的颓丧。
“怎么了,夫人为何叹息?”钱谦益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甚至不敢回头去看。
柳如是:“没用了,郑一官和镇海已经全面倒向马士英和阮大铖。方才,陛下已经诏两位阁老入宫诏对,同意让郑芝龙统帅镇海军北伐。并承诺,先入北京者……封王……此事同老爷你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钱谦益一呆,手中的笔落下,在信纸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黑点:“先入北京者为王……郑一官想不拼命都不成了……老夫忙碌了半天,结果还是被这两个奸佞抢了先……此事当真?”
柳如是走到钱谦益跟前,握住他的手,感觉丈夫的手掌一片冰凉,没有丝毫的热气。她心中大为伤感,低声道:“没有错,方才老爷里在宫中的眼线铁公公漏夜来报……铁公公说此事情乃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断断假不了。”
钱谦益身子一软,瘫到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又道:“大木,大木也不顾念师生之情了,他这是要改换门庭,难道就不怕天下人悠悠众口?”
柳如是见丈夫如此脆弱,心中也是难过。她摇了摇头:“老爷你难道还看不明白马瑶草和阮圆海走了一步妙棋吗?他们知道如今能够和宁乡军抗衡的也只有镇海军,毕竟这支军队是在战场上得到过检验的。黄得功是不成的,高杰和孙元联姻,刘春索性就是孙元的大舅子,秦军和山东军都是他孙太初的了。只有镇海军,才有可能制衡孙如皋。不过,朝廷若要用大木,就不得不依靠老爷你。最后,所有的功绩也都是老爷你的,这一点恰恰是马、阮所不能接受的。”
“也因为这样,这二人索性就将郑一官请到南京,让他夺了大木的军权。上有朝廷的旨意,下又有父亲之命。上是君臣,下是父子,大木又能如何。换任何人,只怕都只有将军队交出去。也不知道马阮二人许了郑芝龙多少好处,这北伐一役,老爷你已经出局了。”
柳如是说到这里,难过的同时又赞叹道:“镇海军之所以有今日光景,全靠老爷你和孙如皋的扶植,但到最后,都是为马阮和郑一官做了嫁衣裳。真是妙计啊,马瑶草,神人也!”
钱谦益厉声大骂:“马士英、阮大铖,异姓为王,难道你们就不怕天下人唾骂吗?老夫,老夫马上就写折子弹劾两个奸佞,老夫得马上……”
“没用的。”柳如是道:“马瑶草和阮圆海敢这么做,肯定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东林退出朝堂之后,朝廷中还有能够于之相抗衡的力量吗?”
“难不成就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钱谦益负气地问。
柳如是叹息:“不然还能怎么样?”
钱谦益冷笑:“此事不能如此了解,否则我钱谦益以后还如何在世上立足,只怕这内阁的职司也干不了几天了,老夫会上奏天子,请为督师。”
“啊!”柳如是惊得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