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傅山眉毛一耸。
随从:“是,没有,继属下看来,好象还杀得更厉害了些。”
傅山沉吟:“这就有些奇怪了……对了,两军还有什么异动?”
“能有什么异动,他们杀人抢劫还来不及呢,都想趁这个机会多捞些钱财。”随从的苦笑之色更浓。不过,他突然道:“回青主先生的话,好象还是有些不对劲。高杰和刘春见面之后,两人各自回军召集军中中高级军官说话。听说,军议的时候都戒备森严,寻常人不得靠近。”
说到这里,他有些紧张起来:“先生,两军会不会有不稳的趋势?”
“不稳,不会。”傅山淡淡道:“他们没有这个胆子,再说,山东、秦军两支部队和君侯关系特殊,都是一家人了。对了,侯朝宗去内城之前又见过什么人?”
随从:“去见过张缙彦、谢升,说了半天话,好象还写了什么东西。问题是,他们所写的东西一直没有呈到世子那里,这就不得不叫人觉得奇怪了。”
“写了东西,有意思,有意思啊!”傅山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个侯朝宗啊,对于功名二字当真是热心得很。有的人,就想搞出大动静来。”
那个亲信随从依稀觉察到什么,呼吸急促起来:“先生,会不会是那事……”
傅山:“你去将尤怡叫来。”
尤怡是傅山的徒弟,最最亲信之人。那随从知道傅青主必然有机密之事让他去做,也不敢再说话:“是。”就退了出去。
不片刻,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就走了进来,拜在傅山面前:“学生尤怡见过先生,不知道先生深夜叫学生过来,有何吩咐?”
这是个相貌普通之人,有些瘦小,但一双眼睛里却精光四射,显然正在修习内家拳,也已经登堂入室了。
此人从小就追随傅山学习医术,乃是傅青主最最喜爱的徒弟。他这人在医术上有极高的天分,因此,傅山就悉心教授,也不让他出仕,说他之才在歧黄,若是去做官,却是耽误了人才。
尤怡本来对仕途就没多大兴趣,后来在傅山门下学习十年,成为一代名医,执掌太医院四十余载。
傅山虚扶了一把,示意自己的得意门生起来,道:“在泾,你我师生之间无需多礼,做着说话。”
“学生不敢。”尤怡依旧侍立在傅山身边:“这么夜了先生招学生过来,不知有何要事?”
傅山:“是有这么一件事情,你明日一大早走一趟君侯行辕,也不用带其他人,就你一个人。还有,去的时候不要惊动其他人,休要走漏了风声。”
尤怡也不说话,就静静地听着。
傅山:“去了君侯老营,你就去见蒋武将军和韶伟将军还有温健全将军三人,就说,北京这边已经准备妥当了,君侯可以进城了。”
尤怡大为奇怪:“先生,今日上午,世子不是已经去信请君侯入城了吗,我又何必再跑这一趟?而且,还只去见蒋、温、韶三位将军?”
傅山淡淡道:“我这么做自然有用意,你无需多用,但去就是了,这是关防。”
尤怡:“是。”用双手接过关防,依旧是一头雾水,怎么也搞不明白。
……
学生退下自去准备行装之后,傅山依旧悠悠地看着外面的落雪,心中如这外面黑色长夜波澜不生。
高杰、刘春他们要拥戴曹国公登基称帝一事,傅山不用去查已经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这事要想成功,光靠这两人是不成的。
在傅山看来,孙太初什么从来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在自己的辖地也搞自己的那一套,可内心中却从来没有自立的念头。
孙太初或许仅仅只满足做一个魏武王,至于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吧!
可是,下面的人等不及啊!
曹操当年之所以不称帝,并不是因为汉朝的大义尚在。而是当时他尚为统一全国,各军阀的力量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若是建国,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还很有可能不可收拾。
而今的情形和汉末并不一样,宁乡军剪灭建奴,统一北方。如今,又收编了山东军和秦军,放眼天下已经没有可以和孙太初相抗衡的力量了。
这个时候,再不混同寰宇还等什么?
如此,对百姓又有什么好处?
高杰、刘春二人的拥戴或许打动不了孙太初,可若是宁乡军中的几个营官都有此念,曹国公就不能不考虑了。
孙太初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军政利益集团,行不得快意之事,也必须为集团的力量所左右。
“太初,你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傅山淡淡地笑了起来:“你也无须顾虑,无须畏惧,当仁不让。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吧!”
“杀戮太多,有干天和,高、刘二人的屠戮也该停下来了。”看了看天色,傅山突然想起,天一亮就是进城的第三天了。
第1557章 废两改圆(一)
蓟县距离北京有两百来里路,因为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而且,蓟县又是军事重镇,官道宽阔平整。
自拿下顺天府之后,孙元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了当初崇祯朝废除的驿站。
他这段时间收编了大量的降军,总数达到惊人的三万之巨。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平定,前来投靠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这些降军成分复杂,有从辽东过来的汉军旗,有北方草原民族的蒙八旗,有李自成当年留在河北的流寇部队,也有投降了李自成又投降建奴的明朝边军和京营士兵。
这么多人不可能通通杀掉,也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否则,这么多人都要吃饭。若是到处流窜,也不知道要让京畿甚至河北、山西地区乱成什么样子。
没办法,只能通通收编,放在各地镇守。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再逐一甄别、安置。
除了镇守各地维持地方秩序之外,孙元还从中选拔出一批可用这人,将从前纵横密集的驿站都恢复起来,也好给他们找一条生路,相当于后世的事业编制吧!
当初李自成本就是一个驿站的驿卒,也算是体制内人士。可惜,崇祯皇帝因为国库空虚,又被东林党人忽悠,将所有的驿站都裁撤掉。没有了生路,李自成索性参加了农民军,从一个事业编制人员摇身一变,边成反政府武装的领袖,并直接埋葬了大明朝王朝。
试想,如果崇祯皇帝地下有灵,怕是会后悔自己这一决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