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5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可不是自己耍滑头,你一个学徒工,当然要让着老师傅了,让老师傅先挑。
于长虹这样的做法,让一旁的周学军都替他脸红了,喉头动了几下,刚刚想要开口,秦振华就说话了:“这样直接焊成平面,体现不出技术水平来,周厂长,我想要焊个斜面,两块废料,一百二十度的夹角,如何?”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周学军顿时就愣了一下,一百二十度?两块废料,直接对着焊接,那焊缝的厚度就是一百毫米,如果成为一百二十度的夹角的话,那需要先将其中一块的侧边,切出个六十度的斜边来,同时,焊缝的厚度,就会变成二百毫米了!
这秦振华,居然还想要把难度增加一倍?不,这样的话,难度会增加十倍,烧穿一百毫米,和烧穿二百毫米,那可是不一样的概念啊。
你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愣头青?
“这么做,有什么用?”一旁的宋伟泽问道。
“车体焊接,都是垂直的角度,但是,坦克炮塔,都是倾斜的,尤其是正面的装甲,这样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坦克的防护厚度。”秦振华说道:“这就是倾斜焊接的作用。”
“看看,没见过世面吧?”于长虹一边开始调电焊机到最大电流,一边向秦振华说道:“坦克车体才是焊接的呢,炮塔是直接铸造的,改天啊,我带你去铸造车间,看看咱们的炮塔浇筑,你就明白了。”
才来工厂几天的学徒工,你懂什么?
“那是落后的坦克,铸造炮塔,早就过时了,焊接炮塔才是王道。”秦振华说完,向着宋伟泽瞟了一眼:“不知道咱们研发室,是不是这么认为的?”
以前感觉到研发室很神圣,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研发室的领头人,但是来了之后,觉得这个宋伟泽不过如此,现在,再看看宋伟泽到底懂不懂现代化的坦克。
“现在,有这个观点。”宋伟泽说道:“一部分人觉得铸造好,因为便于形成流畅的外形,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焊接的炮塔空间大,便于使用复合装甲。”
这个家伙,说了半天,和没说一样!
“那么,先进的液力传动系统,肯定也是没啥用了?肯定是一部分人觉得拉杆好,一部分人觉得方向盘好?”秦振华的话语里,已经带着挖苦的成分了。
人家德国在二战的时候,就开始用方向盘控制坦克了,靠的就是先进的液力传动系统,而咱们呢,一直都是拉杆方式的,这些人,几十年了,观念已经是根深蒂固,看来是不会改变的了。
宋伟泽的眼睛里闪烁出来了光芒,想要说什么,但是又停下了。
秦振华一边摇头,一边开始做准备了。
想要让于长虹心服口服,当然要用绝对的优势来碾压他了!他焊接一百毫米厚算什么,看我焊接两百毫米的厚度!
戴上了面罩,秦振华拖出来了气割,点燃之后,炽热的火焰,顺着钢板的边缘割下去,先得割出来倾斜的角度才行。
烧穿这么厚的钢板,那是相当耗费的,秦振华的手丝毫不抖,稳稳地操作着乙炔火焰,切下来一个边缘,然后顺手一带,把大块的钢板,烧成小块!
谁和你比焊接那么长?比的是技术,又不是长短!你先捡走短的,以为我就没办法了?我可以割开啊。
割好了钢板,秦振华又开始上砂轮了,将刚刚气割割出来的边缘,修整干净,这个声音无比的刺耳,响彻在了整个车间里。
两块钢板的边缘,都打磨了一遍,接着固定好两块钢板,撑出焊把来,秦振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好了,看我的焊接技术吧!
别的比不上,焊接的话,这可是我的绝活,薄的可以焊油箱,厚的可以焊装甲钢!
左手拿着面罩,挡在脸的前面,右手拿着焊把,轻触焊缝,电火花冒了出来,然后,秦振华开始了全神贯注,焊接!
电焊条在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很快,电焊条就剩下一个末梢了,就像是粉笔用尽了,剩下粉笔头一般。
这个时候,换电焊条的速度必须要快,焊缝此时还是红色的,很快就会消退,如果不能及时跟上,焊缝就不会牢固的。
怎么?他居然松手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就看到秦振华左手拿着的防护面罩的握把,居然松开了,而且,这面罩居然没有掉下去,悬浮在了秦振华的脸的前面,稳稳地贴着他的眼睛,继续保护着他。
怎么回事?他怎么做到的?闹鬼了?
这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只见秦振华跟着用左手,拿起了一根焊条,撑到了焊缝的边缘,然后,右手拿着焊把,捏一下夹子,把只剩下根部的电焊条扔掉,跟着就夹住了新的焊条,稳稳地接着焊接,前后绝对没用了1秒钟的时间,简直就是个奇迹!
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不怕电吗?
电焊机,电压小,电流大。空载时候的电压不到一百伏特,工作时候的电压只有三四十伏特而已,至于电流,工作时候就是几百安培。
理论上人体电阻大,不会造成危险,不要以为这就没事了,实际上试试,被电焊机的焊把戳一下的话,绝对比被电棍电一下还难受,搞不好,真的会死人的。
所以,用焊把夹焊条的动作,正常的操作规程上,是绝对不能用左手递焊条给右手的焊把的,而是用焊把伸过去,到焊条筒里去夹。
违反操作规程,不要命!
第0063章 如此焊接
宋伟泽对此也是很奇怪的,秦振华是艺高人胆大吗?但是只要再扫一眼,看着他的脚下,正踩着一块木板,就能明白过来了。
人家当然是有备而来的。
按照操作规程,是绝对不能用手拿焊条的,但是,如果做足了准备,那就没问题了,就像是带电操作一样,电工操作规程里面,必须要先断电才能够接触电路,但是熟练的老电工,经常都是带电作业的,踩着凳子,一只手接触,绝对没问题。
现在的秦振华,踩在木板上,黄胶鞋是绝缘的,电焊工的手套也是绝缘的,所以这些综合下来,问题就不大了。
不过,他的防护面罩怎么会悬浮在脑袋前面,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电焊的火花里面含有大量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大的伤害,所以电焊工是必须要戴能过滤紫外线的专门的防护面罩的,有手持的,有头戴的,按说头戴的更方便,不用手拿,但是实际操作中,大家都喜欢手持的。
那东西憋着慌啊,要是头戴的,不方便移动,手持的,焊接的时候挪到脸的前面来,焊完了就挪开,大家经过反复的操作之后,早就形成本能了,否则的话,一上工就戴着,一直到结束,那可不好受。
电焊条在飞快地消耗着,一根,又一根,同时,焊接的那条焊缝,一直都保持着红热的状态,那上面的温度早就上千度了,想要焊接,那自然必须要将两边的钢铁都融化,然后才能够融合到一起来。
这个时候,手法很重要,移动速度,焊条的角度等等,都有讲究,稍稍有问题,就会出现虚焊,现在,虽然还看不到秦振华焊接的结果,仅仅看那个手法,就知道是老手,看起来不错啊。
虽然焊接的长度也是十几厘米,但是,要烧透二百毫米,那就足足用了十根焊条!
就在秦振华焊接的时候,于长虹就已经焊完了,他放下焊把,拿起一个小锤来,细心地敲打着焊缝的位置,露出来的,都是最漂亮的鱼尾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