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8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该笑话研发室技术不行吗?当然不会了,如果笑话研发室,那大家和那些人不是一个德行了吗?
现在发愁,那也是为了军工的发展担心啊,只有液力变矩器当然是不够的,要和接下来的变速箱等机构配合才行,后续的研发,也是困难重重,军队急需的先进坦克,又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呢?
“振华,如果你去帮助他们的话……”赵国栋的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虽然今天的情景没有看到,但是那些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是能想到的,他们遇到故障,首先想着推卸责任,从来都不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原因。
秦振华,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想要让他去帮忙,很难啊。
但是,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和军队啊。
“估计,要是让他们把项目都送到维修车间来做,他们是绝对不肯的,而且,维修车间的技术实力也不够,再说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可不多了。”罗荣根分析道。
如果无条件帮忙,那对秦振华来说,当然是吃亏了,现在,如果提条件的话,那这些可能的条件,研发室又不会答应,分担一个液力变矩器的项目还能接受,毕竟那复杂的叶片,他们也加工不出来,只能求助于秦振华的数控机床技术。
但是,要是整个项目都给了维修车间,那不是打脸研发室吗?研发室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而且,维修车间的技术力量还不够,尤其是,他们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当初立了军令状,几个月内仿制成功,现在时间所剩无几,维修车间接过来,难道给他们背黑锅吗?
“当然不用那么麻烦,他们要来请我帮忙,我会过去的,不过,条件当然还是要提的。”秦振华说道。
“什么条件?”
“罗叔,我记得你说过,上头要策划一次出国考察,咱们一机厂,也能分到几个名额吧?”
罗荣根点点头,还想要接着问,秦振华已经转移了话题:“罗叔,谢谢您给我申请了那些资料,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去研究资料了。”
看着秦振华离开的背影,罗荣根和赵国栋对视了一眼,都苦笑了,秦振华能先去搞液力变矩器,已经是以军工研发为重了,他父亲的出事的这些资料,他早就想要看了,一直憋着呢。
不过,无数专家都给下定论了,他能研究出什么名堂来?
第0100章 炮弹的精度问题
这是秦振华第一次接触到了资料,这份资料是罗荣根帮他申请来的,申请的理由,并不是调查事故真相,而是要做一个理论研究,研究的课题,就是挖掘100滑炮的潜力,以及对脱壳穿甲弹的精度提升等等。
相关的课题,其实在很多机构都在做,毕竟,对于部队来说,如何打穿苏联人的坦克装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在的59坦克办不到,现在的69坦克也办不到!
翻开了上面印着绝密字样的资料,秦振华当然很清楚着是多么沉甸甸的一份信任,以及为此罗荣根还冒着多大的风险,这是他对自己的支持,自己也当然不能放弃,一定要找到那辆坦克炸膛的原因!
59坦克和69坦克,看起来外观没啥变化,当初秦振华刚过来的时候,刘建志就想要用这个区别来吹牛,只可惜,被秦振华给轻松指出来了。
最大的区别,当然是坦克炮了!
当年,在北方某岛的冲突中,国内获得了一辆完整的T-62坦克,对军工人员来说,这辆坦克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它上面装备了2A20式115毫米滑膛炮,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门制式滑膛坦克炮。
经过对这辆坦克的坦克炮的研究,国内的军工人员在59式100毫米线膛炮的基础上参考2A20的技术试制出了69式100毫米滑膛炮。
换了这种坦克炮之后,部队很是高兴,急匆匆地装备了一批,结果发现,这完全就是鸡肋啊。
按说,59坦克的线膛炮,只能发射传统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而69坦克的滑膛炮,则能发射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两种炮弹放在一起,就可以发现后者的弹芯更长,就如同是一把箭矢一般,在飞行中,它靠尾部的弹翼进行稳定,同时,由于弹芯更长,所以对大倾斜装甲拥有更好的穿透力,不容易跳弹。
这些都是理论上的,等到了部队使用之后,发现这种炮弹的穿深,和59坦克的坦克炮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而且,弹翼稳定不好,不如线膛炮的旋转炮弹稳定,导致飞出去发飘,打的不深,又打的不准,所以,要它何用?
自从1975年装备部队之后,部队的怨言就很大,所以,坦克厂也开始了研究,秦振华的父亲,就在这个上面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结果,父亲却出事了。
翻开这些资料,秦振华的眼前就出现了父亲的身影,他努力地让自己放弃回忆,专心致志地看起来了资料。
深夜的车间里,非常的寂静,只有王二柱的沉重的呼吸声。
在秦振华把被褥搬到车间来之后,王二柱就跟着过来了,每天也学着秦振华的样子,看起来了厚厚的书,这个变化,让秦振华都是不解,问过王二柱,他回答的很干脆。
我也要像你那样,在下次工厂大比武的时候,惊艳全场!
当时秦振华的博学,让全工厂都震动了,之后,这个事成为了大比武最精彩的一幕,被传遍了全厂,当然,传播者们更是将研发室的无能给渲染的淋漓尽致,还想要给大家出题,研发室的人都不会!
知识就是力量!王二柱也立志要做秦振华这样的人。
至于来到车间,那是在上次搞测绘的时候为了方便,随时修改数控机床的程序啊,至于现在,秦振华则是习惯了,懒得搬自己的铺盖卷了。
在车间里,四周那么多的坦克,睡在这里,无比的舒服。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看起来结构是很简单的,中间是一根弹芯,前面尖,后面是四个尾翼,然后在弹芯的中部,有一个圆盘状的弹托,这是因为弹芯的直径远远小于炮口,所以,加上这个弹托,正好堵住炮管,把所有的燃气都用在加速炮弹上,然后,飞出去了,弹托就没用了,就得扔掉。
这个中间的圆盘,就是单弹托的结构,是从苏联的110毫米的穿甲弹上仿制来的,现在,在这个资料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了。
一机厂的一部分同志,经过研究,认为这种穿甲弹精度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弹芯发飘,更重要的是在炮弹飞出炮口的时候,脱掉弹壳的一瞬间扰动,造成了穿甲弹的不稳定,精度大大降低,根本的原因,还是弹托的加工精度不足,所以,想要提高炮弹的精度,就要提高弹托的加工精度……
时间,在流逝着,不知觉中,飞快地流逝着。
研发室里,几乎所有的技术骨干,都在对着M48坦克上的传动系统头疼,本来以为测绘仿制的难度并不大,至少在不用考虑到寿命的情况下,运动起来没问题啊。
但是呢,现在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液力传动的研发经验,照葫芦画瓢,一旦出了问题,根本就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
液力变矩器是完全没问题的,后面的传输系统有问题!
“是不是那个滤清器的问题?”红着眼的宋伟泽说道。
“不是,我们已经清洗干净了。”杜友文说道:“我看,我们还是拆开变速箱看看吧!”
拆变速箱?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