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然不是。”杜友文说道:“只是,公道自在人心。大伙儿这晚上,可是够折腾的,如果到时候,成绩好的,全是你们维修车间的,那我们可是要问问为什么的。对了,趁着马厂长也在这里,咱们可得把这个丑话说在前面。”
现在,是在给秦振华下马威,我们这么多人过来了,结果,都白折腾了一个晚上,成绩好的,都是你们维修车间的,要说没什么猫腻,谁信啊,这样的题目,压根就是模棱两可的。
秦振华的脸上带着笑容:“问为什么?好啊,现在,我就可以先说一说简单的评判标准,首先,跑题的,肯定是不会给高分的,这个没问题吧?”
写作文,跑题了,还能得分?自然是不能的。
“对啊,跑题肯定不行。”杜友文说道。
此时,他心中想到的,是那些没办法,只写国内坦克的,或者是把三液坦克拿来凑数的,估计是不行的,但是,自己写的,那可是西方世界的,结合了国外坦克技术,又结合了国内的工业水平,完全是扣题的。
“嗯,既然你都认同了,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如果文章内容是写豹2坦克的,那肯定得不到高分。”
“为什么?”杜友文的声音立刻就提高了几个分贝:“哪里跑题了?结合国外坦克技术和我们现有的工业水平,哪里跑题了?”
秦振华一下子就把他的文章给判了死刑,他顿时就火了。
秦振华扭头,看了一眼旁边跟着的马盼山,脸上的表情依旧很自然:“后半句呢?”
“改进我们现有坦克,和研发新的二代坦克啊,这些豹2不行吗?”
“小杜豹2是三代坦克啊,你连坦克的分代划分,难道都不知道吗?豹2坦克的技术,也不可能用在我们现有的坦克上,你能把那1500马力的发动机塞进去,还是能让它扛起120毫米的大炮来?”
第0152章 判卷(上)
坦克的分代,是从二战之后开始的,二战之后,东西方陷入了对峙,大家都从二战时代的那种坦克装备的飞速发展中掌握了很多的技术,研发出来了战后的第一代坦克,苏联这边,自然是以T-54系列坦克为主,国内生产的59坦克,就是这种坦克的仿制品,而西方,则以英国的百人队长坦克和美国的M48坦克为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一代坦克很快就落伍了,跟着就是第二代坦克的天下,这些坦克更追求在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美国的M60,苏联的T-62,德国的豹1,都属于二代坦克序列中的产品了。
不过现在,三代坦克也已经大量出现了,尤其是德国的豹2坦克,简直就是三代坦克中的佼佼者,1500马力的发动机,七十吨的全重,120毫米的坦克炮,几乎都是标杆性的。
但是,国内却一直都在以一代坦克为主,哪怕是69坦克,也不会脸上贴金地归纳到二代坦克之中去,毕竟,没比59坦克先进多少,甚至连最重要的坦克炮,部队都不喜欢,后期还换回来了59坦克炮塞到了69坦克上。
当然了,也不能怪杜友文,毕竟这小子,一直都抱着59坦克打天下的思维,压根就没有睁开眼睛看过世界的变化,唯一听说过的,就只有豹2坦克,这还是当时去维修车间的时候,和秦振华争论的时候,被秦振华怼的哑口无言的情况下知道的。
秦振华今天出的题目,必须要有国外的坦克技术,他能说的,只有豹2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实际上,其中臆测的成分居多,真实的数据可不多,现在,秦振华怎么一指点,说明了他最大的一个缺陷,跑题了。
我让写二代坦克,你把三代坦克拿来干嘛?豹2是不错,但是,我们能仿制的出来吗?
一代的M48坦克,一个液力传动系统的测绘仿制,就把你们难住了,脚踏实地地说,二代坦克的技术,就已经够让大家挠头的了,直接搞三代坦克,那绝对是大跃进,放大卫星啊,不会有好结果的。
杜友文呆呆地愣在了那里,看着秦振华走开,脸上依旧还是一幅不甘心的神情,直至秦振华要走远了,他才突然问道:“那么,你说什么是合适的?”
秦振华扭头,向着他露出了一个笑容:“你猜。”
猜你个头啊!
杜友文跺了跺脚,知道他已经没戏了,再看看一起过来的众人,估计大家都没戏。
“哼,看他那个神气的样子,我倒是要看看,能取得前三名成绩的,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
“马厂长,您打算跟着我们一起去维修车间?”等到出来了食堂,几个人向着维修车间的方向而去,却发现马盼山依旧跟着,秦振华不由得问道。
“是啊,一起去看看,这次,向上汇报的文章,是相当重要的。”马盼山说道:“我也就跟着,一起加个班好了。”
反正以前厂子里,经常开会到半夜的,马盼山想到了秦振华说的那些,心中也是有些期待,这下,该让上级刮目相看了啊。
马盼山一直都走的很稳,现在,想想领导的话,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他缺乏的,就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啊。
工厂,期待着一场变革,否则的话,未来会是大问题的啊。
“嗯,那我们就一起吧,加个班,明天早晨,咱们就公布出来,省得出意外的麻烦。”
今天晚上,很多人还不知道内情呢,但是,到了明天,肯定会有人出来干涉了,这不能是你们维修车间几个人说了算的,我们也要出来当评卷人!
我们要请坦克设计所的人来评卷!
这样,胡搅蛮缠就开始了,秦振华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作风要果断,今天就判出来,明天就公布,那些想要继续搅局的人,想要改动成绩,没门!
尤其是,今天晚上还有马盼山在,最后的分数公布上,让马盼山签个名字,到时候,看谁还能说出反对的意见来。
回到了维修车间,在赵国栋的办公室里,判卷子的任务终于开始了。
大家看的很快,毕竟,当初在监考的时候,来回巡视,心中就已经有个大概了,这就和后世的艺术生考试一样,大家围在一起作画,谁的好,谁的差,监考的时候就知道。
只有卷子哗啦哗啦翻动的声音,三个人都给评分,每个卷子上会有三个成绩,然后,平均起来,就是最后的成绩了,这样可以避免某个人给的分数偏颇,到了后世,高考作文也是这么判的。
马盼山有些无聊,绕着赵国栋的房间转了一圈,对那边的攒起来的录音机,很感兴趣,按动按键,听到里面放出来了晋剧,忍不住还跟着哼了两声。
“好了,出来了。”秦振华向着马盼山说道:“这是我们今晚评出来的三个最高分的试卷,现在,马厂长,您要不要来看看?”
三个最高分的试卷,摆在了赵国栋的办公桌上,马盼山先看了第一份。
这是第三名。
他没有拆开,而是先阅读了起来。
“结合我们现在的工业基础,以及我们的作战任务需求,豹2的1500马力的发动机,对我们来说,动力是过剩的,为了适应南方的水网地带,我们的坦克,自重应该不会超过40吨,所以,引进的动力系统,也不必盲目地追求超级功率,所以,我个人认为,德国豹1坦克使用的MB838发动机,性能适中,适合我们的坦克二代坦克装备,甚至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引进这些技术,来改进我们自己的12150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动力系统的突破,即使达不到原版的830马力,能够达到800马力,也能够让我们的坦克动力系统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这也适合我们的工业基础。”
要说好,当然是豹2的1500马力发动机相当不错了,但是,综合现在的工业基础,即使是弄过来了技术,自己也造不出来,工艺就达不到,而且,现在还不用好高骛远,追求特别高的性能。
“不错,这篇文章,写的好啊。”马盼山看完了,也觉得深以为然,不仅仅是对西方的装备很熟悉,而且,还能结合己方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当不错了。
“拆开看看。”马盼山说道:“哦,原来是张向阳啊。老张是试车员,肯定在意的就是动力了,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