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7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家说的,我都知道。”秦振华说道:“我们的底子差,我们的基础薄弱,我们的步子太大。”
和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工厂里,都是一群男人,平时开个荤段子,都是经常性的,所以,秦振华现在这么一说,反而让大家有了好感,不再那么生分了。
如果他高高在上的摆出一副架子来,在场的都是老师傅,谁会认同他?
“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啊,我们落后世界太多了,我们必须要奋起直追,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秦振华说道:“我们要拿出当年厂子刚刚建立起来的那种势头来,重走一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一穷二白,我们都能造出来两弹一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上级也有了决心,我相信,我们人定胜天!”
提起曾经的那段岁月来,在场的人都有些感慨,他们大部分,都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才能够在后来的风气变换中,依旧保持着本心,现在,在他们的面前,又有了新的挑战。
秦振华一个人,是不可能造出新的柴油机来的,必须要厂子里的主要技术骨干,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实现的。
“研究发动机,那是煤省柴油机厂的任务啊。”就在这时,杨子成开口了:“我们只管生产,并不负责研发,现在,相当于是从零开始,难啊。”
这并不是只有信心,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就行的,研究发动机,那可是个系统的大工程,杨子成这个小喇叭,打听的事情很多,现在说的话,几乎就相当于是在给大家泼冷水了。
“没错。”秦振华说道:“当时在飞机上,有一个煤省柴油机厂的老师傅,叫张宝林,你们有人听说过吗?”
杨子成点点头:“当然听说过,他在发动机上的研究,那是最在行的。”
“就是他!”秦振华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脸上带着愤怒:“当时,他就炫耀说,一机厂,就是个总装厂,要说研究发动机,咱们就是弱鸡,发动机,不管是研发还是生产,都得得看他们煤省,我当时气不过,就拍着胸脯,告诉他,我们一机厂,在坦克工业领域里,那就是第一,我管你是总装,坦克炮,还是发动机,我们都是第一,你们七百多马力的发动机,就牛气冲天了?你们有七百马力的,我们就能造一千马力的!”
秦振华添油加醋,想要激发大家的热情,就只能拉出来一个对手了。他说的绘声绘色,果然,说的在场的老师傅们,也都跟着义愤填膺了。
第0222章 技术路线
整顿工厂的秩序,那是赵国栋的事情,秦振华只管出谋划策,反正赵国栋也不怕得罪人,而研发新的柴油发动机,需要搭建研发团队,确定技术路线,从现在开始,也算是要走上正轨了。
大家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了。
“哼,每次见到老张,都是那样,高高在上,他们压根就看不起咱们。”
“说起技术来,他们就像是专家,咱们就像是白痴一样,原来他们一直都在鄙视咱们。”
“就是,咱们可绝对不能输给他们!”
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了,此时,由于大家都是坐着的,所以,只能听到声音,并不能隔着几个桌子看到别人的身影,其实,最开始说话的,都是秦振华早就安排好的维修车间的老师傅,他们负责挑头,这么一抱怨,自然就会有人跟着附和,然后,舆论就这样形成了。
他们煤省柴油机厂,仗着在柴油机技术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看不起来咱们!
“不争馒头争口气,咱们绝对不能输给他们。”
“没错,就是,他们的发动机七百马力,咱们就能搞一千马力,只要咱们集思广益,肯定能做到!”
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秦振华看着众人,不住地点头:“没错,就是,只要咱们下定决心,就一定能成功,他们当初,不也是生产柴油机的吗?现在,咱们就是不服这口气,一定要完成这个攻坚战,现在,咱们就具体讨论一下,想要实现这个性能指标,咱们该走什么技术路线。”
既然已经有了共同的目标,接下来,就该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了,想要实现一千马力的输出,这绝对是不容易的。
看着众人冷静下来,陷入了思考之中,秦振华还是首先开口道:“我们以前的发动机,都是机械增压,这个是耗费动力的,现在,国际的主流都是涡轮增压,这个涡轮增压器的技术含量是相当高的,这方面的科研攻关,主要由我来负责。”
机械增压,是在发动机上带动一个增压器,发动机转速越快,鼓进去的空气就越多,这样最直接,没有延迟,但是,要浪费一定的动力,所以,新的柴油机,都开始用废气涡轮增压了,反正发动机排出去的尾气本来也没什么用,让它来推动涡轮叶片转动,鼓进去更多的空气,也可以增加动力输出,这样虽然会有滞后性,但是,不浪费机械功率,是一个潮流了。
“你能做涡轮增压器?”乌瑞华第一次开口了,刚刚的时候,一直都在听着大家说,他是一个旁观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现在,这个小伙子说他能做这个科技含量最高的部件,不由得提出了疑问。
这是一个复杂的部件,叶片的加工,需要的精度很高,材料也有要求,当全功率工作的时候,整个增压器都会被发动机排出去的尾气烤红,同时,里面的涡轮叶片,足足几万转,那里的滚珠轴承,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
秦振华点点头:“我们已经从国外引进数控机床了,等到国外的先进加工机床到位,我们就更有把握了。”
“可是,数控机床,可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啊。”乌瑞华当然知道其中的难度有多大的,当初一机厂开发那套自己用的数控机床,乌瑞华也是跟着过去帮忙的。
“我是二般人。”秦振华笑着说道:“这个包在我身上。”
乌瑞华点点头:“如果涡轮增压能够做出来的话,那就挂在我们现有的发动机,强化活塞连杆,肯定能提升动力。”
这也是大家首先能想到的技术路线,毕竟,大家的基础是薄弱的,利用现有的150系列柴油机来改进,是最稳妥的一个方案。
国内从未正向搞过研发,都是测绘仿制,照瓢画葫芦,这样最快,但是,缺陷就是不能吃透其中的技术,不清楚为什么这么设计,就不能改进了。
仅仅一个改进,就要走很多的弯路,至于正向研发,那就更想都不要想了。
“没错,咱们搞一款涡轮增压型的150发动机来!”杨子成颇为赞同乌瑞华的方案。
涡轮增压,压进去更多的空气,喷进去更多的燃料,这样,就能够在同样的排量情况下,提升动力了。
“各位,大家都算是发动机方面的技术人才了,你们想想,如果我们仅仅靠外挂涡轮,能否实现一千马力的指标?”秦振华向着众人问道:“相比现在的产品,我们能提升多大?”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虽然只是生产柴油机的车间工人,却都有着足够的理论功底,很快,乌瑞华就给出来了答案:“能提升百分之五十,把五百马力,做到七百五十马力,那就到头了。”
这位老师傅,秦振华是佩服的,那天第一次去铸造车间摸底,这位老师傅就发明创造新式煤炉,说明他平时就喜欢琢磨的。
他给出来的这个答案,是很靠谱的,实际上,现在的煤省柴油机厂研制的那款730马力的柴油机,走的就是这个技术路线。
原来的底子,限制了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提升,这是秦振华已经给出来的结论。
“是啊。”乌瑞华说道:“想要继续提升动力,就不容易了,除非……”
“除非提升转速。”杨子成接过了他的话茬,现在,在食堂内,讨论的气氛已经热烈起来了。
发动机有多大马力,其实就是看单位时间做多少功,一方面,可以提高每一次推动活塞的燃气推力,另一方面,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让柴油燃烧的次数更多,就是提升转速了。
“不行啊,要提升转速的话,那咱们的发动机,连杆太长,不方便来回运动啊,除非用短连杆。这样,整个发动机的结构就改变了。”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想要提升转速,就得让来回往复的距离更短,也就是,活塞,连杆,都得用短的,其实,豹-2坦克的发动机,走的就是这样的技术路线,己方的发动机,只有两千转每分钟,而豹-2的发动机,每分钟两千六百转,功率达到了逆天的1500马力。
己方不用那么逆天,做到两千四百转就足够了,否则,就得和豹-2一样,背个大屁股才行,转速那么高,热量太大啊,结果得不偿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