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19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第0237章 东西方结合
祝老是秦振华在成为光荣的一机厂的工人之后,见到的第一个令人钦佩的老者。
他早年因为事故,一条胳膊没有了,走路都不是很稳,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选择退休,一直都在他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祖国的坦克技术的进步,不断地默默地贡献着他自己的力量。
而上次出国,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没有出去,而这次,参与项目的竞标,则是全程跟随,虽然没有说多少话,那个坚定的身影,每次让秦振华看到的时候,就感觉到充满了力量。
“这次的行动,干的很漂亮。”祝老向着秦振华说道:“这款坦克炮的引进终于谈成了,对咱们来说,意义太重大了,以后,改造咱们的坦克,就容易了。”
L7坦克炮,性能先进,适装性很好,利用这个炮管改装己方的数额庞大的59坦克,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了,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呢。
尤其是,利用己方现在掌握的技术,在引进之后,通过改进弹药的方式,让它拥有更大的威力,也是即将要开始的一个工作了。
大家都很期待。
“嗯,那辆英国人改装过的坦克,希望能够拖回我们一机厂去,我们会研究具体的改进方案,为我们今后的生产和改进做准备。”秦振华说道。
那辆试炮之后的坦克,如果协议没谈成,英国人肯定是要把炮管拆下来带走的,如果谈成了,样炮肯定就送给己方了,现在,协议达成,样炮的归属,当然是一机厂了。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祝老笑了笑,说道:“你们啊,什么好东西都想要。如果咱们有机会得到T-72坦克,你会不会也要到你们一机厂去?”
祝老的话,似乎仅仅是开玩笑,但是,秦振华却从这句话里面,听明白了里面的意思,我们的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努力获取苏联的T-72坦克!
按照标准的坦克分代,T-54系列坦克,算是第一代,这也是己方装备的主力坦克,而从北方某岛的战争中得到的T-62,则属于第二代坦克。
坦克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但是,在第二代坦克上,己方就迅速落伍了,到现在为止,国内也没有搞出第二代坦克来,而世界上,已经迅速地向着三代坦克迈进了。
苏联迅速地研发而且装备了T-64坦克,在地面武器的更新换代上,苏联向来都是最快的,因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用滚滚的装甲洪流去推平敌人。
它率先采用了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配备了自动装弹机,拥有先进的复合装甲以及大功率发动机,迅速地成为了苏军军队装备中的精锐,换装给了一线部队。
到了后期,则换装了燃气轮机,型号也摇身一变,成为了T-80。
只是,这种坦克太昂贵了,崇尚数量优势的苏联陆军,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全面的换装,他们必须要有一款价格便宜的坦克来满足大量装备的需求,这个时候,来自下塔吉尔的卡尔采夫,接到命令,研制一款T-64的简化款,但是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T-64里面有着大量的糟糕的不成熟的设计,所以借助着172工程的名头,另起炉灶地打造出来了一款坦克,后来坦克兵们虽然发现卡尔采夫的挂羊头卖狗肉,但是用起来还不错,尤其是成熟可靠,完全满足他们的作战理念,于是,一代名车T-72,就诞生了。
作为一款低档坦克,它的自动装弹机的装弹速度远远不如T-64,瞄准系统也不如T-64,复合装甲更是中间塞了石英砂的货色,但是,成熟可靠,这就是它的优势,而且,不仅仅装备苏联军队,也开始作为低端产品,对外大量出口。
所以,如果国家真的想要的话,从第三方,是有机会将这种坦克弄过来的。
祝老既然这么说,或许,国家已经有了动作了吧?秦振华在心中暗暗想到,但是,稍后,他的眼前,挥之不去的并不是T-72坦克那高昂的炮管以及车体首装甲标志性的V型外观,而是那个造型更加宽大的外表敦厚的豹-2坦克。
如果两者让自己选择的话,自己肯定更欣赏的是豹-2坦克。
更大的车体,更结实的装甲,更强劲的发动机,这些都是坦克发展的必然,一味地走小巧的道路,以后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啊。
想到这里,秦振华摇摇头:“祝老,自从上次去了欧洲之后,我就发现,让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豹-2坦克,可惜,咱们国家还是太穷了。”
军队也是有意采购豹-2的,无奈单价太高,对方也不肯卖给己方一两辆,让己方拆解研究,想到这里,就觉得有些遗憾。
“你小子,目光还真是高啊。”祝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现在,咱们相关部门,都开始产生分歧了,今后坦克的道路该怎么走,继续走苏系的路线,还是转向西方的路线,大家都是各有各自的理由的。看来你是希望走西方路线的一派了。”
“那您呢?”秦振华向祝老问道,此时,两人已经走到了餐厅的门口,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落座了,马盼山也在那里,向着秦振华招手。
“我认为,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苏联的,西方的,都不一定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祝老笑了笑:“或许,我们应该东西方结合呢?”
东西方结合?这句话,就仿佛是敲响了一口钟,余音悠长,在秦振华的脑子里,不停地回响着。
苏联的坦克,有他们坦克的特点,造型低矮,受弹面积小,造价便宜,大量装备,但是,技术标准不高,属于靠数量战胜质量的。而西方坦克,恰恰相反,造型高大,受弹面积大,但是,因为体积大,所以,内部空间宽阔,人机工程好,便于长时间战斗,也便于通过增加质量来提高防护力,有足够的空间提升动力等等。他们走的是质量为王的道路。
那么,己方能不能结合出来两者的优势,搞出己方特色的坦克来?
“走吧,不要发呆了,进去吃饭,过几天,等到召开正式会议的时候,会重点讨论的。”祝老说道。
第0238章 一条大黑狗
“走,二柱子,快点。”秦振华向着身后的王二柱说道。
王二柱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首都了,但是,依旧是那个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跟在秦振华的身后,上了一辆公交车,然后晕头晕脑的:“我们这是去哪里?”
王二柱是在秦振华来到了首都的第三天才过来的,同时,他还是和赵国栋,周学军一起过来的,带来了一大批的刚刚印刷好的资料,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行业内部的重点会议,而会议还有两天才能正式召开,所以,偷了个空子,秦振华带着他,来到了外面,车水马龙,到处都是街道,胡同,他走的是晕头转向,现在,还不知道秦振华要把他带到哪里去。
似乎就是把他给卖了,都有可能,他一个人,绝对找不到回去的路。
“计算机所,找强哥。”秦振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首都就是大啊,比草原市大了很多倍,这一路上,看的眼花缭乱,现在,秦振华才终于说出来了目的。
王晓强,是在首都计算机所里面工作的,可是个大能人!当初如果不是有王晓强,秦振华根本就无法驾驭起来一机厂那台早就废弃掉的数控机床,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很多事了。
这次和英国人比炮,没有落入下风,如果追溯起来的话,里面也有王晓强的功劳,这次既然来了首都,也有时间,当然要来拜访一下强哥了。
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拎着来自草原的特产:一大包的风干的牛肉干,两瓶马奶酒,两人终于来到了计算机所的门口。
“这里面的,都是高材生,二柱子,挺起腰板来,别让人家给看扁了。”秦振华一边说,一边望着里面的年代久远的楼房,现在已经进入春天,满墙的爬山虎,变得翠绿起来了,看起来春意盎然。
这里都是搞科研的,而且是很神圣的科研项目,秦振华早就有所了解,国家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是国家计算机事业的摇篮。
当年,“两弹一星”就离不开计算机所的的密切配合,他们开发了国内一系列的计算机,一机厂的那台数控机床上的计算机,也是这里研发出来的。
他们才是真正的搞科研的,相比之下,自己那点研究,都不算什么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