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20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我们想要实现更大的动力,那就需要更高的喷油压力,这点在场的发动机专家们都知道,不过,用我们现有的燃油系统来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秦振华开始给大家讲解起来了。
传统的柴油机,是通过发动机带动一个燃油泵,这个燃油泵,就是设置精巧的一个凸轮或者是柱塞来挤压燃料,一个装置供应一个喷油嘴,所以,如果是V12结构的话,这个燃油泵,就得有12个油路,各自走各自的。
在柴油机的工作中,因为高速运转所以,每一个气缸的每一次的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所以,不管是油泵,油管,还是喷油嘴,里面的压力在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
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所以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不是在最高的压力下输送的燃油,那么,喷油嘴的喷射燃油的数量,就不是最高的,而且,这还不是最坏的,最让人恼火的情况是油管内的压力波动可能会在主喷射之后,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又再次上升,达到喷油嘴的针阀开启的压力,这样,已经关闭的喷油嘴重新喷油,这就是二次喷油现象,这个时候,发动机是不需要的,而且根本就无法完全燃烧。
由此导致的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当然不是坦克设计师们要考虑的,但是这显然对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是起反作用的,而且,由于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更容易发生,所以,导致了柴油机的工作不稳定。
如果仅仅是现在的发动机,那还可以容忍,但是如果简单提高喷油泵压力的话,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想要解决的话,就得用新的技术手段,这就是高压共轨!
“这个共轨,就是所有的喷油嘴,都用同一个管路,这个管路里面的油压是稳定的,由一个专门的高压油泵来产生。这样,我们的高压油管里面的压力,和发动机的转速无关,这就大大减少了传统的柴油机的缺陷。嗯,确切地说,我们会提高到现有燃油压力的三倍左右,这样就能喷入更多的燃油,彻底压榨我们的发动机的潜力了。”
秦振华解释到这里的时候,专业的人士已经能听懂了,而张宝林又开始提问了:“那么,喷油嘴那边,该如何控制燃油喷射呢?”
原本是机械的,用机械来控制,现在,你这么一搞,那边的油压永远不变,现有的所有技术,都不管用了。
“用电子系统,确切地说,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用来控制喷油嘴喷射的燃油的多少,以及喷射的时间,这样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你果然是在放卫星啊。”听到这里的时候,张宝林已经十分赞同牛世龙的话了,牛世龙是外行,但是看人还是准的,这小子,根本就不顾己方的工业基础,甚至不顾科技发展水平,想怎么吹牛就怎么吹牛啊。
在现在,国内很多科技人员,也都用不上电脑,如果说坦克发动机需要用上计算机,还自动控制燃油的喷射,那绝对就是在痴人说梦。
不用说国内了,就连西方,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系统呢。
在秦振华的嘴里,说起来这种系统的性能是不错。
一时间,会议室内的很多人,都议论起来了,大家的看法,和张宝林几乎是相同的,现在说能用这种系统,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好高骛远啊。
更有甚者,少数知道秦振华的来历的人,都是感叹他怎么犯了和他父亲一样的错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考虑己方的实际水平啊。
“没错,从现在来看,我们这样的燃油喷射系统,是有些超前了,但是,想要实现先进的坦克动力系统,不超越,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要在目前的形式上,实现1200马力的动力,甚至是1500马力的动力水平,那是比德国的坦克柴油机还要先进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技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指标吗?这不是放卫星,这是……”
秦振华停顿了一下,说道:“这是在造长征火箭,有了火箭,才能实打实地放卫星!”
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想要走常规路线?没有先进的理念,怎么会有先进的产品?现在,你们连想都不敢想?
第0257章 侃侃而谈
“当年,我们一穷二白,都可以引爆两弹一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工业基础,我们还打开了国门,现在,我们的目光,自然要放的长远一些,我们已经落伍了,如果我们还原地踏步,不敢追求创新,那能实现我们的发展和超越吗?”
秦振华说的理直气壮,这句话说出来,居然让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没错,如果没有创新发展,能追赶和超越吗?
那是不可能的,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那就只能是永远落后,永远都无法实现追赶和超越的。
带着这样的气势,秦振华向着王二柱示意,于是,王二柱换上了下一张。
还是喷油系统,这次,换成了常规的大家熟悉的油泵形式!这一个起落,搞的大家都是无比的疑惑。
面对着有些疑惑的众人,秦振华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先用新的东西来拔高一下,接着,为了让大家不批评自己,自己还得有常规的方案。
“为了保证项目研制的进度,在先进的高压共轨系统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也有替代方案,这就是,改进现有的喷射系统,利用我们先进的加工技术来提升性能,增加压力,预计将现有的油管压力提升两倍,是没有问题的,再高就不可能了,我们做过预研,这样可以勉强实现1200马力的动力需求。”
下一张!
因为是常规的,所以秦振华没有讲解的太多,如果他的汇报时间太长,或许会有一些人反感的,这就像是某些网络小说,写的又臭又长,不停地灌水,谁喜欢?必须要不断地抛出一些新东西来才可以。
“这是,八缸发动机?”张宝林奇怪地问道。
十二缸的发动机,都才勉强能实现一千二百马力的动力,你推出这个八缸的发动机来,是为了什么?
“我们这次去欧洲,印象很深的就是模块化。”秦振华说道:“发动机是一个系列,除了降低转速,提升寿命的民用型号之外,还有不同缸数的系列,所以,我们在这款发动机的研发阶段,也做了类似的模块化和系列化的研究,它除了有十二缸的坦克发动机之外,还有八缸的八百马力的动力,和六缸的六百马力的发动机,它们都采用V型结构,内部的活塞,连杆等等装置也都完全一样,这样,降低功率的版本,可以供给我们的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甚至是军用卡车使用,因为零部件都相同,可以大大地降低后勤补给的复杂程度,部队肯定会欢迎的。”
这也是一个创新了,内部的大部分零部件通用,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后勤保障的复杂性,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而且,这个思路,让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
以前的时候,都是需要一款动力,对应研究一款柴油机,现在呢,模块化,系列化,研究出来一款之后,也给其他的装备提前储存了动力,有着长远的打算。
如果说张宝林的汇报,属于照本宣科,大多数人在他汇报的时候就已经大致清楚了的话,那秦振华的,绝对是让他们耳目一新的,很多人想都不会想这些,然后,秦振华这么一解释,却又觉得没错,这样的设计,是很不错的。
秦振华可以这样搞,是因为他重新设计了缸体,一切都要自己来算,自己来设计,既然是自己的东西,那切掉一部分,变成八缸,六缸,就没问题了。
但是,张宝林他们的,却无法仿照,因为他们的项目,是建立在原来的缸体基础上的,缸心距本来就小,根本就不能照做。
秦振华的介绍,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不断地抛出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没有一个人感觉到枯燥,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
他们已经错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会议原本给秦振华他们,就留了十几分钟的介绍时间而已,但是,秦振华足足讲解了一个小时,中途又不能打断,而且,大家都被吸引住了,不知觉中,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当大家都走出来的时候,祝老再次走到了秦振华的身边。
“祝老,我们的方案,您觉得如何?”秦振华知道祝老在坦克工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而且,既然是和他走到一起了,自然要听一听他的看法了。
“嗯,你们的方案,属于最大胆,最激进的了。”祝老说道:“符合年轻人的特点,朝气蓬勃。”
“这么说,我们的方案,怕是要落选了?”秦振华却是立刻就听出来了祝老的话外之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