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5章 保守的项目
1223实验样车。
“先看它的炮塔,这款坦克的炮塔,采用我们现有的69坦克的炮塔,在上面加装从英国引进的105毫米的坦克炮,它的火控系统,也采用从英国引进的产品,由于已经有一辆改装好的坦克了,所以,在炮塔和火力方面,我们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已经是第二天了,这一天的会议,就是第二代坦克的研发,这个项目原本就是这次开会的重点,所以,预计的时间也是最长的,而且,一机厂的汇报,也是无比的细致。
在详细汇报昨天的1224项目之前,秦振华首先汇报的,是1223项目。
这个项目,绝对是最成熟的方案,因为几乎是利用现在所有能够利用到的东西,不会有任何不成熟的技术在里面,这就意味着,它的研发几乎不会因为重大问题而失败,和1224项目,几乎走的就是两个极端。
它太保守了,保守的不像是秦振华这样的一个年轻的敢于创新的技术人员提出来的,而像是一个即将退休,在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的老者提出来的项目。
这让很多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秦振华,是在玩文字游戏啊,原本只是计划搞二代主战坦克,但是,秦振华却在这里,直接给搞成了一系列,各种设计都有,保守的,超前的,稳妥的,领先的,这么多,他到底是怎么都给推动起来的,而且,这介绍手册拿到手里,又是那么的真实。
今天,他们搬来了几个大箱子,已经轮到人手一本了。
“接着来看它的底盘,我们依旧利用现有的122坦克的研究成果,采用六对负重轮的底盘设计,这样也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秦振华继续介绍着:“至于它的发动机,我们计划采用煤省柴油机厂研发的537千瓦的发动机。昨天,我和煤省柴油机厂的技术人员们已经碰过面了,他们承诺,一定不会给我们掉链子,在我们的坦克总装的时候,就会把合格的发动机交付给我们。”
当年的122坦克,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各方面都是不成熟的,如果说唯一的可取的地方,就是那个底盘的整体设计了,空间比较大,所以容易匹配,既能够把德国的8V331发动机塞进去,也就更可以把己方的12150L发动机的改进型号塞进去了。
“当然了,考虑到这个发动机的动力目前依旧不是很足,所以,我们计划把整个坦克的自重,限制在38吨左右,这样匹配下来,可以比现有的坦克实现一次提升。”秦振华介绍道:“当然了,如果煤省柴油机厂可以把他们昨天计划中的735千瓦的发动机给拿出来,那我们就更欢迎了。”
昨天煤省柴油机厂吃了个亏,原本今天大伙儿以为,在这个二代坦克的项目上,煤省柴油机厂会给唱反调的,毕竟大家都是系统内部的,都是有发言权的,如果他们极力反对,那一机厂也会有麻烦。
哪里想到,昨天秦振华简单介绍两句的1223项目,就已经将煤省柴油机厂的利益也给考虑进去了。
他们的柴油机,也有用武之地的,而且,还是他们现在即将完成研发的发动机!
“同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留了足够的余地,以后等待动力提升,自重可以上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坦克的外面,加挂更多的装甲,增强防护,至于目前,结合我们的现状,我们考虑三大因素的时候,首先是火力,然后是机动,防护只能放在最后了。”
坦克设计的三大指标,火力,机动,防护,如果是西方国家,这三个指标应该是均衡的,如果不能全部满足,那么,他们首先侧重的绝对是防护,毕竟,他们怕死人,他们的命值钱。
比如挑战者坦克,就是把防护放在第一位的。
至于火力,其实人家一直没差过。
国内就不同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的主战坦克甚至都没有能力撕开敌人的主装甲,冲上去了就是一堆烧火棍,只有绕到侧面或者是后面才会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机动,防护,都只能放在后面,优先考虑的,就是火力。
所以,秦振华那个精心保护的日记本里,才会有坦克,火力为王的说法。
坦克是武器,首先要满足能打击敌人的需要。
在这个前提下,才会考虑到防护和机动,这些,又是和发动机息息相关的。
发动机的动力不足,那坦克的重量就不能太高,否则带不动啊,而发动机,那是和整个工业基础有关系的,己方把59坦克发动机的500马力,提升到现在的730马力,已经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而这样的动力,也不可能推动自重太大的坦克,38吨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是一个保守的方案,却是一个最容易成功的方案,此时,这个代号1223的坦克方案,还没有人意识到会最终定型,最终装备部队,成为国内的二代坦克的基础装备。
“这个型号,和昨天的那个型号,有不少的区别吧,你们一机厂,有这个研制的力量吗?”就在秦振华介绍完了这个1223项目之后,上面的一名领导开口了:“而且,这样是否会浪费大量的资金?”
国家毕竟还是穷啊,在发动机上,只能支持一个型号,现在,一机厂已经汇报上来了两个型号,究竟是一起研发,还是只上一个型号,那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请大家看这里。”似乎是知道领导的提问,秦振华的手里拿着一张幻灯胶片,放在了幻灯机上:“这个,是我们的1223坦克项目的设计图。”
接着,拿下来,放上了另一张:“这个,是我们的1224坦克项目的设计图。”
然后,秦振华把两个胶片,叠放在了一起,放在了上面:“现在,请大家看。”
两张胶片叠放在了一起,然后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轮廓,都是完美地重合在一起的。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就是一个型号的两种不同配置而已,用国外的潮流的话说,这叫做模块化。所以,研发起来,根本就不会造成重复性的浪费,只会让我们的项目研发更保险。”
第0266章 尘埃落定
秦振华早就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毕竟,从去年开始,就已经为这次的会议做准备了,一切当然是妥妥的,任何的意外情况,都考虑到了。
国家要转型了,如果一机厂不转变,那以后可能就没饭吃了,现在,这次会议上,一机厂表现出来的新的面貌,让朱部长很满意,他们要竞争发动机,要竞争坦克的研发,而且,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果直接研发两个型号,那是非常耗费的,国家也负担不起,但是现在,这两个型号,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型号,大量的部件都是保持通用的,底盘上,就是发动机不一样而已,就连变速箱都是通用的,最大限度地节约研发经费,上装方面,炮塔不同,不过,其中1223的炮塔,根本就不用研发,把现在的搬过来就够了,所以,实际上还只是一个新的项目的研发而已。
他们不仅仅在考虑如何提高战斗力,同时也在考虑如何才能够给国家节省开支,他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还是比较不错的,朱部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看一旁的张将军。
张将军的眼睛里,也是赞许的目光,既然一机厂都准备到这种程度了,那么,还有必要担心吗?
毕竟,一机厂一直都是靠得住的,从59坦克,到69坦克,再到当初的122坦克的研发,一机厂都是领头羊,至于去年一机厂研发出来的先进的穿甲弹,更是让所有人都很满意的一款利器。
于是,思路就被统一了,再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上,几乎都是秦振华在汇报各种具体的设计方案,研发过程,甚至各个阶段大致需要投入的预算,秦振华的这个研制计划,可以说是整个坦克发展过程中,最为详细的一个了。
会议结束的时候,终于,二代坦克的研发计划,也正式成型。
按照项目型号,一机厂要首先打造1223样车,这款样车使用现有的设计方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来,然后转入试车,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再接再厉,建造1224实验样车。
相比1223实验样车的38吨的重量限制,这个1224实验样车,就放大到了40吨以上,当然,车体是完全一样的,主要就是装甲上的增加和炮塔的改变,那个大型的炮塔,自然是更重的,以及尾部的发动机,重量也上来了。
1224实验样车,是大家最期待的方案,相比1223的拼凑方案,1224实验样车由于安装了先进的8V331发动机,可以达到1000马力的动力,驱动超过四十吨的坦克完全没问题,甚至可以提高到45吨的上限,越野速度,也可以达到45千米每小时以上,最高速度甚至能够达到60公里每小时。
至于火炮方面,也要采用120毫米的坦克炮。
这已经不是原来的122坦克使用的粗制滥造的120毫米坦克炮了,而是吸收了L7坦克炮的全套生产工艺之后,重新研发生产的先进的120毫米滑膛炮,炮身轻,膛压高,射程远。
现在,在坦克炮口径的选择方面,还没有任何的争论传来,向西方靠拢,自然是要搞120毫米滑膛炮的,其实,这款坦克的研发,虽然说是为了对抗苏联的T-72坦克,但是有意无意之中,大家都是拿它来和豹-2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