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华这话说的林竹一阵的感激,看看人家这思想境界,再看看自己手下,尤其是那个刘大军和黄川川,昨天的事情,肯定有他们两人在推动,就是不知道这两人和秦振华有什么过节?
难道,这两人离开工厂,有秦振华的梁子?算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提的好。
时间过的很快,吃过饭之后,时间已经接近八点,当一众人再次来到野外的维修场地的时候,都已经是热情高涨。
“我已经和食堂联系好了,中午饭,给咱们送到这里来,咱们都要加把劲,争取发挥出来最高水平!”
“是!”
“现在开始吧!”
随着命令,一辆辆的坦克前面,五名维修班的战士,加上四名车组成员,都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了。
合力打开后面的装甲,合力开始拆卸发动机内部的各种部件,九个人,围着坦克的尾部,密密麻麻,各种工具的响声,碰撞声不断,拆开的各个零件,散乱地放在了一旁的地面上。
这边,一下子就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工作之中,然后,再看看那边,一机厂来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干什么?
四十名的坦克连的士兵,被集合起来了,然后,秦振华给他们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不紧不慢的,似乎丝毫不在乎日头已经慢慢上来了。
然后,秦振华的身后,王二柱捧着一沓子的纸上来了。
坦克兵算是技术兵种,尤其是炮长,要会计算各种数据才行,所以,至少也得是个小学文化,是识字的,这些纸上密密麻麻的安排,他们是能看懂的。
1营2连连长姜建其,第一个接过来了纸张,只见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车号:111,操作步骤:
8:30,拆后装甲顶盖,8:35,抬下装甲板,放在坦克左侧,一米五远的地方,装甲板分成四个区域,拆开的零件所放位置,则在旁边有了一张图纸,非常详尽,每一个零件拆开后,都被固定下来了。
8:40,等待维修人员李长江,使用专用工具,拆冬菇头。
……
时间被细化,工作内容被细化,他们每一个车组需要做的事情,已经给分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不用想,他们只要按照这张纸,按部就班就行,甚至,这张纸也有安排,会被张贴在坦克炮塔的后部,可以直接扫一眼,就能了然于胸。
相比那边的热火朝天的干活儿的景象,这张纸,就代表了一种秩序,一种生产流水线上才有的那种详细到极致的管理方案。
每一个人都丧失了自我,成为这个流水线上的一个简单环节,这样下来,生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看到最后,姜建其惊讶地看着最后的时间:
12:30,安装装甲板,拧紧螺丝,启动发动机,试车!
四个小时,就会把他这台111战车给安装完毕!后续的车辆会稍稍延后,但是,最多差一两个小时,他们在下午就能收工了。
“好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姜建其大声地回答,当看完了这张纸之后,他眼睛里只剩下了敬佩了。
“好,现在,距离工作开始,还有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放松一下,该喝水喝水,该方便方便,五分钟之后,给我完全地按照上面规定的时间来,谁拖了一分钟,就会影响到下一个进程。”
第0328章 效率真高
“他们,居然在放松?”这边此时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就连刘大军黄川川这样的,都开始跟着卖力地干活儿了,当刘大军抬起头来,向着那边看过去的时候,却发现那里的人,居然还在若无其事地休息着。
没错,他们在休息。
有人在喝水,有人在活动四肢,还有的人,远远地跑开放水,这场景,让人看起来很是惊讶,他们是在干什么?
难道他们自以为是比不过的,所以直接就认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连韩亚飞都奇怪地向着那边看了一眼,然后就大声地喊了起来:“都给我打起精神来,集中注意力!”
搞机械,本来就是有危险性的,至于搞坦克,就更是如此了,如果不留神,就可能会发生意外的,挤断了手指头,压碎了胳膊,这些还是好的,有的甚至会当场就失去了生命,现在大家更是紧张,如果再疏忽,说不定会出危险的。
这难道是心理战术?管他呢,做好自己的再说。
手表的指针,缓缓地指向了八点半,接着,秦振华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开始!”
开始工作!
号角吹响,行动开始!
车组成员们扑向了自己的坦克,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工具,开始按照那个时间安排,紧锣密鼓地干着。
这并不是人多力量大,坦克尾部就那么大点地方,所以,人多的话,还会造成阻碍,大家你挤我,我挤你,秩序就混乱了,而现在,则是秩序井然,每一个人都在按照分工进行协作着,这条生产流水线,就开动起来了。
“嗵嗵嗵。”柴油机气泵被启动起来了,拎着气动扳手的罗荣昌,趴进了坦克下面,然后,从下面开始,几下就将柴油机地脚螺丝拧开了。
然后,气泵推着走,第二辆,第三辆……
这是违反操作规程的,毕竟,上面的很多附件还没有拆开呢,结果,发动机先被拆开了固定螺栓,不过,这也并不影响附件的拆装,只是不符合正常的操作流程而已。
虽然不符合,却能够大大地加快进程。
如果是西方的坦克,发动机整体吊装,只要拆开地脚螺丝,就能够将发动机吊起来了,但是现在不行,上面还有各种附件,都得拆开了才行,各种复杂的官路就有不少,进气管,排气管,启动马达线路,气压启动装置管路等等。
一些装置,位置特殊,要拆开这些装置,那就得先拆开其他的装置才行。
这也是换装发动机步骤繁琐的原因。
不过现在,在一机厂的技术人员手里,就容易的多了,因为他们这次,带来了很多专门的拆装工具。
李长江拎着特制的扳手,恰到好处地塞进一个空隙里,在狭小的连手指都进不去的空间里,拆开了一个固定螺丝,交给旁边的等待的士兵,放到装甲板上的固定位置,然后,是第二条螺栓,两个拆下来之后,巨大的冬菇头就拆卸下来了。
发动机的进气,需要又空气滤清器,这个装置很特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冬菇,所以又被叫做冬菇头。
拆卸完毕,李长江已经带着他的专业的扳手,来到了112坦克上,一机厂来的人,都在进行一条龙地走动,就像是流动的水一般,每个坦克车组的人员,则在按照着说明书,按照对应的时间,一步步地行动着,需要配合的时候,果然,就会有一机厂的人赶到了,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