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32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人有闯劲,却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资历,而这个秦振华,果然和传说中的那样,别看年轻,实则手段老道,心思缜密,现在,已经把祝老给“坑”了。
在愕然之中,马盼山首先反应过来了。
好啊,这果然是一步好棋!
如果祝老来领导他们,那当然就不用担心秦振华资历威望都不够的问题了,祝老那可是在军火研发上干了大半辈子的人了,在行业内,提起祝老,没有人不是竖起大拇指的。
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有着长远的目光,他当总师,那是一机厂的幸运啊。
秦振华这小子,把一切都算计到了。知道他自己的资历还不够,所以,特意地把祝老给推出来了,而祝老当了总师,那秦振华呢?肯定是要当助手的啊,经过了这个项目,秦振华也就跟着成长起来了。
“我代表厂领导,郑重邀请祝老留下来,帮助我们坐镇,研发这款外贸坦克,我会亲自去部里面走动,请部里面支持我们的这个项目。”马盼山首先开口了。
祝老并不是一机厂的人,这次过来,只是一次例行的出差而已,结果,出差变成了长期的驻厂,这件事,就必须要和上级沟通好了。
马盼山是有这个把握的,现在,随着国家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军工企业都面临着重大的生存问题,发展就更不用说了。
一机厂走外贸的道路,上级是绝对的大力支持的,所以,他只要回去,向上级说明这里的状况,上级也一定会把祝老留在这里的。
有祝老坐镇,还愁外贸坦克研发不出来吗?
秦振华,真是太聪明了,这样的办法,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其实,当初研制二代坦克的时候,如果有祝老坐镇,估计现在也已经把各种问题给克服了!
只是,秦振华既然这么说了,老宋那边就不方便再把二代坦克研发的任务交给祝老了,不过,既然祝老已经在一机厂驻厂了,那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请教祝老啊。
再说了,外贸坦克和己方的二代坦克,几乎就是同一个模子打造的,外贸坦克出来了,二代坦克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啊!
现在,各种各样的好处,都已经摆在了眼前,谁会拒绝秦振华的这个提议?他们都会大力地支持的,而一旦他们要支持,那也就意味着,秦振华的有关外贸坦克专门搭建起来的一个研发团队,也就要开始筹备了。
当然,只剩下祝老一个人了,被秦振华坑蒙拐骗了的祝老,会答应吗?
在听到了秦振华的这个提议之后,祝老就愣住了,此时,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开始表态支持祝老,只有祝老自己,面无表情地拿起水杯开始喝水,他的另一个袖管空荡荡的,此时也在微微地晃动之中,显示着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很有波澜的。
祝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参加过抗战的那段岁月,面对敌人,无所畏惧,而在抗战之中,就展现出来了过人的军工天赋来。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又孜孜不倦地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为了国家的军工事业,一直忙到了现在。
按说,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依旧不肯下去,继续在机关单位里面贡献自己的余热,现在,他的面前,已经摆着这样的一个邀请了,让他当一个坦克型号的总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个陆军的军火研制技术人员,对于陆军的主战兵器的研发,当然是有兴趣的,而且,祝老也是其中的一个老手,对各国的坦克研究都很深入,他是有这个资历和威望的。
但是,这可不是能随口就答应下来的项目,毕竟,国内的技术水平,他是知道的,想要研发出来一款合格的外贸坦克,并不容易,研发不成功,个人的荣辱是小事,走了弯路,错路,对坦克研发起到了反作用,那就是铸下大错了。
祝老此时还是有心理包袱的,任何一个人,说要挑大梁,都得有心理压力。
秦振华自然也是知道的,看到了祝老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祝老,我们的项目,只有一个老持承重的领头人,才能够把这个项目真的确定下来,一机厂现在的情况,想必您也清楚,我们这些小辈,想要成长起来,还需要您这样的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啊。”
秦振华说的言辞恳切,让祝老无法推辞。
祝老明白秦振华说的意思,如果秦振华再年长二十年,有了足够的资历和威望,那这个总师的位置,肯定就是秦振华的了,只是现在,没有人能够把这样的担子交在他这样的年轻人的手里。
上次的二代坦克项目,虽然竞标成功了,最后也不会让秦振华挂帅,就是这个原因。
至于现在,秦振华更多的,是想要祝老的名头,让祝老站在这里,给他们遮风挡雨,作为一个老人,他是有这个义务的。
祝老点点头:“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极力邀请,我这把老骨头,就留在一机厂看看。”
祝老同意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祝老留下来。”马盼山说着,首先鼓起掌来。
整个会议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在这个掌声中,谢惠民也觉得很新鲜,居然这么快,就决定下来了一件大事?不过祝老留下来的话,对坦克炮的改进,肯定也是有好处的,有什么事,可以协调的更方便啊!
“这个项目,有名字了吗?”祝老向着秦振华问道。
任何项目,都是有代号的,这个外贸坦克项目,自然也不例外。
“叫风暴坦克,如何?”
第0405章 又是出国
风暴坦克,就如同一场风暴一样,会刮起在国内的军工企业里,一机厂,再次展现出来了改革的魄力。
在一机厂自筹资金,决定研发先进的坦克柴油机之后,一机厂又决定自筹资金,研发一款专门的外贸坦克!
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各个军工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想要发展下去,那就必须得拿出足够的魄力来,面向国外,把国内能卖出去的东西,想尽一切办法卖出去。
这也是一个必然。
毕竟,这些年来,国内的技术早就已经落后了,除了少数的尖端行业,比如弹道导弹之类的,不能对外出口之外,正常的这些军工行业,都要把自己的手头的东西卖出去赚钱,这样才是最重要的。
风暴坦克的技术,来自于正在研发中的二代坦克,按说已经是国内的保密项目了,但是,在一机厂下决心要按照这些技术来打造一款出口的外贸坦克的时候,上级部门经过讨论,给与了绝对的支持,而祝老,也就作为这款坦克的总师,留在了一机厂。
祝老的最大作用,就是被秦振华扯着虎皮做大旗。
“祝老,看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一线走过来的,这些年来,还在不断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们都是我们一机厂的最优秀的工人,也是最优秀的技术人员。”
秦振华拿着考试过后的名单,向祝老介绍道。
搭建一个专门的风暴坦克研发小组,自然要有工人,这些,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考核之后,从一线上挑选出来的。
秦振华实现了他自己的一个想法,严格的考试制度!一线工人原本就有不错的技术,如果再加上足够的理论基础,那就能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坦克研发人员。
如果没有祝老在后面支撑着,那秦振华的这个想法,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他们这个小组,已经算是和研发室平级的了,这个时候,不知道研发室的那些人,会是什么想法。
祝老对此表示赞同,他也是从一线过来的,知道一线的工人的能力,只要再加上这些理论扎实,那就是最合格的人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