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33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前来考察的,都是国内的汽车行业里面的精英了,一汽,二汽,黄河厂等等,这些工厂里面的领导,看着这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感慨也是很深。
“这后桥的轴头,看起来很粗啊。”聂云开突然说了一句。
重卡动力链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后桥,当后桥被安装上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底盘几乎就算是完好了,这个后桥,和国产的后桥有很大的不同,铸钢制造倒是其次,看看人家的轴头,更加的粗大。
“没错,这轴头里面,有一组行星齿轮,这是专门的轮边减速器,在重载运输领域里,轮边减速器是最合适的方式。”舒尔茨经理说道。
一个小小的轴头,里面都藏着学问,整个车辆的构造,和国产汽车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然后,再看着前面安装驾驶室,那就更是现代化了,一个个军绿色的驾驶室,直接就在头顶上被吊过来,然后,整体安装在了底盘上,在安装的时候,这并不是驾驶室的一个空壳,而是直接的整个驾驶室,叫做驾驶室总成,里面的方向盘,仪表,各种线束,都已经安装到位了。
蹲在下面,聂云开认真地看着安装的过程,不住地点头,这驾驶室,不是直接拧螺丝和车架固定在一起的,在驾驶室和车架之间,连接的是一个气囊减震,这样,坐在里面开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过滤地面传来的震动。
舒适性,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前面有转轴,整个驾驶室,是可以向前翻转的,这样维修发动机,就更加的方便快捷了。
整体设计合理先进,生产线体现着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工厂的最高水准,地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看的所有人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我们这次来西天取经,是做好了准备的。”看完了生产线,下午的时候,在会议室内,领队的杨老开口了。
舒尔茨的脸上带着笑容,介绍完了他们的奔驰生产线,可以看到这些东方大国的客人很感兴趣,所以,舒尔茨也期待着能够谈成一笔大的生意,正在认真地听着杨老讲话。
“在我们国内,已经决定正式建立第三汽车厂,专门引进国外技术,生产一流的重卡,这种NG80重卡,是我们在考察中,技术最先进的,所以,我们想要从奔驰方面引进整个重卡的生产技术,在我们国内进行生产。”杨老终于说出来了大家的来意。
来西天取经,总得把经书给取回去,这又不是军工技术,都是民用技术,想要来引进技术,也不会有什么障碍。
在出发前,上头也已经做出了批示了,这是国家发展经济道路确定下来之后,一个重点工程,全国上下都很看重的。
毕竟,发展经济,离不开运输,国内的那些运输车辆,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必须要走引进的道路。
所有人都在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舒尔茨,而此时,舒尔茨的脸色已经变了:“你们不是来买汽车的?”
对方的考察,让舒尔茨很满意,他还以为这次能够卖出一大批呢,毕竟,他也知道东方大国的市场有多大,军用的,民用的,上万辆估计是有的,对己方的NG80重卡,他是很有信心的。
质量一流,奔驰品质,尤其是军用,绝对是不可替代品,他还乐滋滋地觉得自己能够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在董事会里面占据一席之地呢。
现在,对方居然不是来买汽车的,而是来买技术的?
不行,当然不能把技术出口给他们了。
卖鸡蛋,还是卖会下蛋的母鸡,这还用说吗?奔驰公司,只想要卖鸡蛋的。
但是,这种话,又不能直接说出来。
于是,舒尔茨脑子转了转,说道:“我理解各位的心情,但是,就如同在生产线上看到的那样,我们的生产线是一流的,里面的技术,都是整个世界最先进的,贵方即使是引进了生产线,也不会有合格的产业工人,所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我还是建议贵方先购买我们的重卡吧,生产线引进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说。”
这可是为了你们考虑,就你们国家那水平,行吗?
“比如,就拿我们的驾驶室生产来说,听说你们生产驾驶室,还是用榔头敲的。”舒尔茨继续举例子,作为一名从底层的销售人员爬上来的销售经理,舒尔茨在接到对方考察的要求之后,立刻就对东方大国进行了调查。
一个靠榔头来敲驾驶室的国家,怎么能生产我们的重卡?
“接下来,我还可以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的驾驶室的生产线,我们是用先进的模具,直接冲压出来的,一体成型,然后,还要经过各种电泳和喷涂工艺,保证驾驶室几十年不变色,就这些工艺和技术来说,就是你们东方大国没有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的。对贵方来说,急需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进口是最好的选择。价格方面嘛,我们可以细谈。”
第0410章 我们是最有创造力的民族
舒尔茨说的很明白了。
你们太落后了,别想要一口吃个胖子,我们的这些工艺,你们根本就掌握不了,再说了,这里面还有大量的专利权的问题呢,你们想要引进技术?花费的代价,可不是你们能够想象的。
大不了,你们购买我们的重卡方面,给一定的优惠。
众人顿时就面面相觑起来了。
双方的想法是有明显的分歧的。
德国人不肯卖技术,他们只想要卖车,毕竟,这样一来,己方只要有需求,就得不断地从他们这里购买,他们就可以不停地赚钱了。
但是,对国内来说,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毕竟,祖国是一个蓬勃发展中的国家,对汽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样的一个国家,必须要立足自己,一切都靠自己来生产制造才可以,从建国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
当初,和苏联就是这样谈的,苏联又何尝不想要只卖产品?但是在己方的坚持下,苏联还是把各种生产技术提供出来了,如果没有一机厂,那仅仅靠进口T-54坦克,能满足需要吗?
如果没有一汽,那国内的汽车,还是万国牌呢。
掌握生产能力,这不仅仅是钱多少的问题,不仅仅是这种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更深层的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对于东方大国来说,基本的运输工具,必须要能自己生产制造的,全部国产化,这是意义重大的。
那么,怎么说服他呢?
众人都在沉思之中,就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开口了。
“舒尔茨先生,我想,您可能对我们东方大国有所误解。”秦振华的声音响起来了:“您以为我们东方大国,和其他的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样,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虽然落后,但是,已经是一个拥有全部工业体系的工业国了。”
对方不肯出口技术,给出来的理由就是己方这边没有足够的技术,连产业工人都不行,没有任何的基础来消化这些技术,而秦振华,就是要反驳掉对方的这个借口。
“很期待以后有机会,您可以到我们东方大国来走走看看,我们东方大国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我们能够生产小到一颗螺丝,大到整个汽车,甚至是飞机火箭,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我们东方大国,从古代就是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我们民族,也是最有创造力,最聪明的民族之一。”
听到秦振华的话,所有人都在心中叫好,没错,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外国人,知道咱们东方大国的底蕴!
“在近代,我们是曾经落后过,但是,那都是暂时的,我们新的国家建立起来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一直都在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赶超越。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是日新月异。”秦振华继续说道:“就在去年,我们从德国进口了一批数控机床,那些机床,现在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产一线,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您说的那些工艺,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到达同样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引进技术,我们很快就能掌握,所以,如果贵方有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了。”
“你们很快就能掌握?”舒尔茨摇摇头:“造汽车,那可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你们国家的基础太差,怎么可能掌握?我们这完全是为了你们考虑,你们耗费巨资,引进之后,最后也是打水漂,你们前几年,从英国引进了斯贝发动机,现在如何了?”
这不是你随口表个决心,说几句鼓动的话就可以的,舒尔茨甚至还举出来了这个例子。
前几年,国内从英国引进了斯贝发动机以及全套技术,想要国产化,成为一款合格的涡扇发动机,结果呢?
国产化的道路,那是漫漫又长远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