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39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是啊,咱们现在虽然已经引进了105毫米坦克炮,但是那个口径的坦克炮,始终属于一个过渡的产品,咱们应该拥有性能更好的大口径坦克炮。”黄老在一旁说道,而就在说话间,抬起头来,看到了站在外圈的秦振华,顿时来了兴趣:“振华,你们也来了?来,过来看看,这款坦克炮,是不是能满足我们坦克兵未来的需求?”
在一机厂的十几个人的队伍中,秦振华始终是那个最耀眼的人,黄老更是知道秦振华对坦克炮的追求,所以,现在一看到了秦振华,就立刻招手了。
秦振华的脸上带着笑容,顺着人群分开的一条通道,走了上去,亲手摸着T-72坦克那冰冷的装甲,看着头顶的坦克炮,然后说道:“黄老,这么说,咱们部队已经认同125毫米坦克炮了?也就是说,我们的120毫米坦克炮,要成为昨日黄花了?”
秦振华这样一说,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严肃起来了。
都是行业内部的人,对一切内幕都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国内早就知道100毫米的坦克炮是不够格的,所以,早就开始研制下一代的坦克炮了,而不约而同的,和西方一样,选择了120毫米这个口径作为研发的目标。
毕竟,这已经是西方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拿出来的方案了,肯定是有它的优点的,国内从122三液坦克开始,就涉足了120毫米的坦克炮的研发,只是,当时受限制于技术条件,研发的过程是困难重重。
一直到现在,技术上的问题,才算是解决了,通过引进L7坦克炮,配套引进了诸如电渣重融钢和身管自紧等等技术,这些技术,都是造炮最急需的,既可以用来生产L7坦克炮,同时也可以用来生产更大口径的坦克炮。
现在的二代坦克,也是预定了120毫米的坦克炮作为装车对象的,可以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以120毫米坦克炮作为研究目标的,而现在,仅仅弄来了一辆T-72坦克,装甲兵的军官们,就已经喜新厌旧了?
听到了秦振华的问话,张老在那边也笑了:“果然啊,都说这个秦振华有头脑,又有胆量,现在,在场的除了他,谁敢说你老黄喜新厌旧啊。”
说完,张老用慈祥的目光望着秦振华:“小伙子,你的态度,是反对了?”
在来的路上,秦振华已经在担忧今后道路的问题了,而来到了这里,果然,道路上的分歧已经开始了。
国内一直都在120毫米坦克炮上发力的,结果,有这样品之后,又决定要搞125毫米的坦克炮了。
那么,秦振华是什么态度?
秦振华摇摇头:“不,我并不是反对,当然,也不是赞成,我只是希望,我们要把问题考虑清楚,论证一定要严谨,毕竟,这是关系我们装甲部队发展的大事,两种口径的选择,必须要慎重,绝对不能看着它又粗又大,就喜欢上了,我们在沙漠里面对比测试的时候,这货的穿甲能力,还比不上我们的69坦克炮上的先进穿甲弹呢。”
从理论上来说,炮管越粗,火炮的威力就应该是越大,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而已,对于坦克炮来说,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这样一个要素,除了炮管,炮弹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就像是同样的100毫米坦克炮,采用了不同的穿甲弹,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甚至,比这次要出口的国家里装备的T-72坦克上的穿甲弹,性能还要更高!
第0483章 各有千秋
“是啊,振华说的很对,我们的确要考虑清楚,那么,现在,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吗?”黄老说道:“不用有什么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个小伙子,有一股子的闯劲,眼界也宽阔,所以,黄老很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张老也是连连点头:“没错,我在这里给你坐镇,谁要是敢事后因为这个找你的麻烦,我给你揍他的屁股。”
众人哄堂大笑。
这里面,肯定是涉及到某些利益的,比如说,二机厂也来了,研发120毫米的坦克炮的团队,就在其中,如果秦振华大力鼓吹120毫米坦克炮的好处,或许他们的项目就能走下去,直至最后成功,如果被秦振华贬低的一文不值,那项目就没了。
二机厂的几个人,此时果然已经将目光望了过去,看着秦振华,期待着秦振华说出什么来。
“首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火炮的口径越大,发射药装的越多,一炮的能量肯定越大,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秦振华说道:“但是,因为125毫米的坦克炮太重,那么,就只能采用分装的方式,而这个分装,又会带来装填的问题,所以,必须要上自动装弹机,否则,射速会低的可怜。”
这是一连串问题最终解决的路线,口径大,炮弹重,就得分装,分装之后,就得上自动装弹机。
“自动装弹机,减轻了坦克手的劳动负担,但是同时,另一方面,凡是机器,就会出故障,会增加坦克的故障率。”秦振华说道:“至于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我对它很不喜欢,身体一圈的弹药,总是感觉到害怕。我的胆子,是很小的。”
秦振华的胆子可不小,他毕竟是个战斗英雄,敢于刺刀见红,但是现在,他却说起来自己害怕,那当然是有原因的。
任谁都能想到,这圈弹药一旦殉爆之后带来的后果。
“至于另一个方面,就是炮弹了。”秦振华说道:“我们知道,坦克炮主要是用来打击敌人的,发射的弹种,主力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种炮弹,长径比越大,穿甲能力就越高。”
秦振华的分析,头头是道:“就拿我们现在的105毫米炮弹来说,我们计划采用更长的穿杆,已经是将穿杆伸到了发射药筒里面去,这样就能在节省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增加弹头的长度,但是,分装弹药,就没有这个好处了,它能采用的长度,必然是有限的。”
仅仅在几年前,国内还是钝头穿甲弹为主的时代,而秦振华的父亲,就是在研制这种次口径穿甲弹中牺牲的,秦振华对这种炮弹的研究,也是最深入的。
弹头越长越好,现在已经开始把弹头塞到后面的弹壳里面去了,最长,可以一直到底的!当然,受限制于弹体的材料,不可能无限制的长,但是以后只要有了更好的材料,就有这个潜力。
而分装的炮弹呢?这个潜力是没有的,分开装,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这种炮弹的潜力,是有限的,很难挖掘!
说的黄老都郑重起来了:“也就是说,125毫米的坦克炮,最终的威力,可能比不上120毫米的坦克炮?”
“这个,要以后才会知道,就目前来看,苏联的125毫米的坦克炮的炮弹,是比不上德国的120毫米坦克炮的威力的。当然,他们自用的,我们不知道,只能是一种猜测。”秦振华说道。
说完了这种的优点和缺点,然后,秦振华又开始说起来120毫米的坦克炮了。
“至于这种120毫米的坦克炮,如果深挖的话,穿甲深度突破五百毫米,甚至是达到七八百毫米的水平,我认为都是有可能的。”秦振华说道。
毕竟,105毫米的坦克炮,穿甲深度都已经超过300毫米了,这种120毫米的坦克炮,以后的潜力必然也是很大的。
“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方便布置自动装弹机。”秦振华介绍道:“弹头和弹筒是一体的,所以很高,无法像T-72这种转圈布置在炮塔周围,如果想要布置的话,就只能是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大的炮塔,把炮弹布置在炮塔的尾仓里,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动装弹的需要。”
东西方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不同的,西方的坦克,制造的又高又大,尤其是炮塔,看看那炮塔的体积,几乎就是二倍的关系,尤其是在炮塔后面,还有一个多余的尾仓,这个尾仓,是用来放炮弹的。
堆放在一起的炮弹,便于部署自动装弹机,但是,炮塔又大又重,所以,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旋转炮塔的时候,那就得要更大的液压马达来驱动,惯性也很大,而且,高大的炮塔,增加了受弹面积,增加的重量,就需要有更大的动力来驱动,这样,越造越大,最后,就成了和豹-2一样的重量超过五十吨的东西了。
所以,采用120毫米的坦克炮,问题也是很多的,不部署自动装弹机,手动装弹,也得是个大块头,坦克的炮塔也得足够大才行。
“得,说了半天,还是相当于没说。”黄老在那里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子,现在也被系统内部的不好的风气给带动了,这是谁都不得罪,左右逢源。”
“当然不是。”秦振华回答的义正辞严,我是就事论事,真不知道哪个好,如果能确定的话,那绝对会当下说出来的。
我都打算离开系统了,还怕得罪人吗?我得罪的人,可不少!
“张老,我有一个想法。”黄老说道:“这小子不肯说出个一二三来,我还偏要让他说,把我们下一代的坦克炮口径的论证工作,交给这小子!”
“别,可别。”秦振华立刻就着急了,这种事,责任太重大了,我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承担起来祖国下一代坦克口径论证的任务来!我这肩膀,可扛不起来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