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43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赵明把手表放在耳朵边上,仔细地倾听着,里面也没有咔嚓咔嚓的发条的响声,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手表,太古怪了吧。”卢峰说道:“这是什么东西?”
“电子表啊。”杜友文说道:“这可是日本货,最新的技术,这东西,高大上,怎么样?这两块手表,就送你们了。”
在这个年代,电子手表的确是高档货。
瑞士自古以来,就是钟表之乡,早在1955年,瑞士靠其生产摆轮游丝的成熟经验和精湛的技术,首先研制成功摆轮式电子手表,几年之后,美国研制成音叉电子手表。它比前者结构简单,走时精确,被称为第二代电子表。
不过,这两种手表,都没有大量推广开,毕竟走时和机械手表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一直到了1969年,日本研制成石英电子手表,精确度相当高,才算是真正地推广开来。这种被称为第三代电子手表。
不过,这三种手表,均保留了传统的指针表盘式表面,并不算彻底的技术革新。
一直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液晶显示数字的7段数码管被制造了出来,这样才有了直接显示数字的石英电子手表,这种表内部结构运用集成电路,走时更为精确,被称为第四代电子手表。
它的结构,完全抛弃了以前的机械结构,全部电子化,属于一种新鲜的高大上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推广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会惊讶于这种手表的外观,算是一个潮流了。
很快,人人都以能够购买到一块电子手表为荣。
当然了,这股潮流刮几十年,到了后期,又会变成机械手表的时代,尤其是到了高考上,为了防止在手表中作弊,那可是提出了硬性要求,必须要用机械手表,而高贵的机械手表,更是成为了成功人士的标配,奢华的象征。
至于现在,戴上一块电子手表,才是潮流。
而这东西,其实又相当便宜,造价并不高,所以,其中的利润很大。
一块机械手表,少说也得上百块钱,而电子手表就不同了,造价就几块钱而已,卖价的话,就看中间商要赚多少钱了。
在南方的开放城市,这个商机已经被发现了,杜友文则是背靠大树,很轻松地弄到了一批,有这些东西,可以更好地忽悠人,可以赚钱,也可以拉关系。
现在,他要把这种手表送给两人,当然是没有人会敢要的,无功不受禄,见面就送东西,那对方肯定是有条件的。
“不了,不了。”卢峰说道:“我们可不能违反纪律,不过,这手表看起来真不错,多少钱,我们买一块。”
整个过程,就像是杜友文在推销一样,送是不可能的,买过来还可以,他就是靠着这种方式来做生意的。
“好吧,二十块钱一块。”杜友文说道:“这个价格,你们可千万别说出去啊,咱们都是好兄弟,所以,成本价,别人的话,我少说也得卖一百。”
“这么大的利润?”赵明睁大了眼睛:“怪不得你小子发达了,咱们在工厂里,拿着焊把子,焊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一天?一个月还差不多。”一旁的卢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张十元的钞票,给了杜友文:“这次,就算是沾你个光,以后,有啥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好,就等您这句话呢,咱们做买卖,就是讲人情。”杜友文说道:“我呀,还指望着这些老兄弟们支持呢,两位回去之后,给我推销一下,不过,这价格,都得说一百啊。”
整个过程,都像是杜友文在推销他的商品一样,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就连卢峰都有些好奇了。
赵明汇报的,到底对不对?这个杜友文,真的是出卖一机厂的情报,还是只是做生意?
这个疑问,自然很快就能有答案了。
“来,来,喝酒,吃肉。”杜友文说着,举起了酒杯。
杜友文从来就不胖,以前在工厂的时候,虽然什么吃的都有,油水足,但是,天生就是个瘦子,不过,这几个月来,不知道怎的,肚子倒是渐渐地发福起来了,作为一个成功的老板,估计都是这样一幅大腹便便的样子吧。
“对了,弟妹还没有孩子吧?你小子,也别乱晃荡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卢峰端起酒杯来,向杜友文说道。
杜友文点点头:“知道,知道,我这天天都努力呢。”
说完,三人都笑了。
一杯酒下了肚,卢峰就感觉到眼前一片的晃悠,杜友文也变成了两个影子,卢峰的嘴里还念叨着无后为大呢,结果,就一下子趴下去了。
手里的公文包,啪的一声,掉落到了地上。
第0541章 特务
“你,你,你在酒里下了什么?该不会毒死他们了吧?”杜友文惊呆了,看着在面前趴倒的卢峰和赵明,心中一阵阵地害怕。
他现在虽然已经走出去了第一步,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但是毕竟,搞情报是一回事,杀人是另一回事啊,现在看着两人倒下了,杜友文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噗通噗通地跳的厉害。
杜友文很害怕。
“就是点速效安眠药而已,快动手啊,你还等什么。”潘成仁说道:“趁着现在没人,赶紧动手!”
动,动手?怎么动手?
潘成仁的眼睛里,带着茫然和不知所措。
“你呀,快给我把风。”看着杜友文这个笨蛋,潘成仁小声地说道:“等过段时间,你再出去一趟,接受一次全面培训,真是太笨了。”
说着,他拎着公文包,打开,果然里面有一沓的资料,潘成仁三步并作两步,把这沓子的资料,放到了柜台里面,从柜台那边,抽出来了一个奇怪的盒子形状的装置,然后,翻开一页,把盒子放在手里,咔嚓一声轻响,里面传来了快门动作的声音。
原来是个小型照相机。
没错,这应该是最快的方式了吧?
杜友文在心中暗暗地想到,如果这个照相机,自己也有一台,那就能随时拍摄一些重要的东西了。
一页,又一页,潘成仁不停地拍摄着,速度很快,现在虽然还不是下班的时间,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进来人啊,他又不可能把门关起来,那样更容易引人怀疑。
现在,潘成仁的心跳其实也是在加速的,他知道现在的情形很急迫,但是做情报工作,就是这样的,富贵险中求啊,这种具体的技术资料,可比一些口头上得到的消息更有价值。
刚刚在拍摄的时候,他已经大致地看过了,这份资料,就是钢铁厂最新的坦克装甲钢的技术资料,这种资料,当然是最有价值的了。
咔嚓,咔嚓,一张,又一张,当拍摄到最后一张的时候,终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