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拖拉,是一家捷克斯洛伐克的公司,成立于1850年,而在漫长的造车历史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王牌:风冷发动机,管式车架和独立悬架的摆动半轴,形成了独特的优点。
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这个管式车架,正常的车辆,车架都是一个长方形的结构,前后两根纵梁,中间有无数的横梁,共同形成了一个车架,然后,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都安装在这个车架上。
乘用车也是这样,有这个大梁的,就叫做非承载式越野车,是越野车的标配,比如著名的普拉多,而没有这个大梁的,各种装置直接安装在车皮上的,就是承载式车辆,轿车,SUV都是这样的结构,所以,SUV也被叫做伪越野车,因为没有大梁,被很多的专家嗤之以鼻,其实,他们都搞错了,人家SUV压根就不是去越野的,人家就叫做城市多功能车而已,空间大,能上马路牙子,不是去野地里面刨泥坑的,砖家们都没看清楚人家的用处,就信口乱喷而已,显得自己多有学问。
大部分的车架,都是这种结构,只有太拖拉例外,太拖拉的车架,是一根管子!
如果说正规的名字,它叫做中央脊管式车架,在车体下面的那个粗壮的管子里面,传动轴、差速锁等结构都包含在内,这意味着它更坚固、更安全,也拥有更高的离地间隙。
同时,两边的半轴,都是可以来回白洞的。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普通的重卡,不管怎么做,在进行越野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些车轮是悬空的,这些车轮是用不上力气的,如果没有差速锁,这些车轮就会空转,最终导致动力全部损失。
而太拖拉的这种结构,在越野的时候,每一只车轮都像一只独立的触手,牢牢抓住地面,绝对不会形成“狗撒尿”的尴尬体位。
作为太拖拉的司机,出去越野是很无聊的,因为根本就体会不到越野时候的那种快感,一切都是平平淡淡,就和正常在公路上驾驶一样,稳稳当当的,越野之王,只有太拖拉配!
管式车架的优点很多,比如可以有效的衰减振动;能够将扭矩传递到所有车轮;优越的越野性能,哪怕是在崎岖路面也可以高速行驶等等。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这种车桥导致了车辆在空载时轮胎内八字,轮胎的磨损会加剧,不过,这种车,如果平时总是空载,那就算是浪费了。
而作为“越野之王”,并不只表现在这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很多特征,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风冷发动机、干式油底壳、发动机变速器采用液压润滑;这些让车辆的动力系统有了稳妥的保证。全时全驱、每个差速器均有锁止机构、断开式车桥、全独立悬架、带轮边减速器、左右轮胎错位布置,这些都让车辆在越野的时候,如履平地。
奔驰重卡,很牛吗?自己以为是军用车辆的王者?在太拖拉前面,必须得跪!
听到了秦振华说起来了太拖拉,舒尔茨顿时就是眼神一愣:“你们还要引进太拖拉?”
秦振华的脸上带着笑容:“是啊,我们也知道,斯太尔重卡是不可能当做军用重卡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军用重卡的替代品,现在,我们选来选去,觉得太拖拉还是很不错的。”
第0637章 方案很多
民用重卡,有斯太尔,军用重卡,有太拖拉,奔驰?还有奔驰什么事?
在来之前,舒尔茨还是有信心的,试图从军队使用的角度来说服秦振华,和一机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奔驰重卡销售上的突破进展,但是,没有想到,对方突然提出来了太拖拉!
这句话一出,顿时,就让舒尔茨没话可说了,要是比军用越野,奔驰差了太拖拉几条街啊。
太拖拉的缺点当然是有的,油耗就高的可怕,但是,军用车辆,谁会在乎油耗?人家在乎的是性能!
这样一来,自己又白忙活了吗?
舒尔茨此时的心中有些茫然。
斯太尔公司抢了他们的生意,让奔驰公司很恼火,奔驰公司,技术最先进,结果,反而被一个年产量只有五千的重卡厂给抢了生意!一个奔驰公司根本就不会正眼看的小厂子给抢了生意,这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这不怪他们,都怪斯太尔公司的人太低贱,那样的条件都能答应,简直就是不要脸!奔驰公司的高管们不知道暗地里咒骂过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把希望放在了军用重卡方面,而且,为了避免在正式的谈判中吃亏,由舒尔茨借助这个机会,先向对方转达这个意思。
谁能想到,又是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居然又有了什么太拖拉!给越野,还真是比不过太拖拉啊!
舒尔茨的心中,颇为恼火,难道,奔驰公司要眼睁睁地看着失去这个市场吗?
太拖拉?
秦振华当然是忽悠他们的。
现在,国内运输行业的重点,是斯太尔,这个项目,就够国内的相关企业消化个十几年了,至于太拖拉,虽然好,但是,用途太单调了,注定只能军用,无法军民两用,产量就不会很广。
哪怕是现在有这个想法,一机厂也没兴趣把这个项目要过来,一机厂想要的是一个军民两用的项目,毕竟,一机厂虽然已经打开了军售的大门,但是,必须要两条腿走路,必须要有一个民用项目!
奔驰重卡,依旧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呢,绝对不能让奔驰公司的人占据主导权。
那些条件,他们是必须要接受的,他们只想卖成品,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先出口一批成品,再有条件地考虑技术转让,也是不行的。
以为我们今天在柴油机上让步,开口就是一百台,然后,在奔驰重卡上,也会做这种让步,动辄来个上千辆的订单?
当然不可能!
我们已经有了斯太尔这个备胎,当然不会把奔驰看得非它不要啊。
现在,对方既然来了,那就意味着对方是重视东方大国的市场的,既然对方重视这个市场,那也就意味着,己方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先忽悠了他们在说!
当然了,这也不是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忽悠,就在秦振华出来之前,就在上次的会议上,秦振华也听到过军方提出过太拖拉的事情,所以,这东西,还是会有转机的。
当然,这是有阵营的问题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是属于东方阵营的,不过呢,他们并不是完全和苏联一条心的,苏联想要控制东欧,而东欧还想要走自己的路,当初的布拉格之春,就是一次尝试。己方可以从罗马尼亚搞到T-72和BMP步兵战车,自然也能够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到太拖拉啊。
“其实,我们国内的重卡,还有很多。”秦振华向着舒尔茨继续说道:“您应该知道,我们国内有自己的黄河重卡,虽然引进了斯太尔重卡,黄河重卡的第二台车型,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我们走的是引进和自研的两条路,同时,您也知道,前些年,我们引进了法国的贝利埃重卡,当时受限制于条件,我们并没有能完全吃透技术,而现在,我们的相关部门,也在这个汽车的基础上,开发第二代的重卡,嗯,就是叫做红岩,红岩重卡,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我们虽然技术还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们相信,凭借着这种精神,我们还是可以解决国内的运输工具短缺的问题的。”
秦振华继续说道:“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当然知道自己国内面临的劣势,我们的运输行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国家的工业,实现自行生产大量的交通运输工具,我们是一个大国,想要靠买,我们买不起啊!”
秦振华这句话,说的语重心长。
和奔驰重卡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一个要买技术,一个只想要卖产品,而且,奔驰重卡牛气冲天,觉得东方大国除了他们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现在,秦振华就是告诉他,你们如果以为这样可以拿捏住我们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道路多着呢!
我们从国外引进,总有人愿意卖给我们,我们也在自研,即使是引进不到,自研也能解决很多问题,总之,我们是绝对不会受你们奔驰公司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