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54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谢惠民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是啊,初期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所以我们要做的秘密一些。”秦振华说道:“等到我们把底盘给搞成熟了,你想,那个时候,冰城厂会是什么反应?”
谢惠民明白过来,点了点头,果然,秦振华就是聪明啊,他已经想到了这些事情,也想好了以后的对策,己方只要先搞出来,而且搞成熟了,那冰城厂就没话可说了,甚至,他们还会过来取经的。
先期利用了他们的设计资料,现在改进好了,也应该有来有往,把如何改进的东西,都和他们说了,那个时候,他们应该是会感激涕零的。
这样,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如果这个底盘能搞成熟的话,用这个底盘,那是非常合适的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呢!
“有关这种坦克炮的装填,你打算怎么做?”谢惠民问道。
在今天的会议上,重点提出来的就是坦克炮的装填问题,到了自行火炮上,后面的空间很大,可以稍稍地迟缓一下,不过,该是问题的,依旧还是问题,这个问题,究竟要怎么解决?
“你问我?”秦振华说道:“你可是造炮的啊,老谢,难道你想不出折中的方案来吗?”
“你小子,喝着我的酒,就别卖关子了,有话就说。”谢惠民说道。
他的心中痒的厉害,今天的事情,可谓是波澜不断,在最高兴,最期待的时候,被泼了冷水,项目眼看要没了,而在心情最低落的时候,又被秦振华给挑了起来,现在,秦振华还想要卖关系,谢惠民的小心脏,受不了啊。
“手动装填,太费劲,咱们的122毫米的榴弹炮,就已经是分装的弹药了,咱们120毫米的坦克炮,用的是整装的弹药,这个是挺费劲。”谢惠民说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估计部队还是不喜欢。”
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地竞争起来,但是,一个趋势已经出现了,军火厂开始自己研发了,研发出来之后,再去给军队推销,军队究竟喜欢不喜欢,还是看武器的性能的。
这种装填问题,必须要考虑。
秦振华说的很多事都是有道理的,120毫米的坦克炮的炮弹的自动装填,毕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出现呢,大家伙想要搞,根本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怎么办?
“半自动装弹。”秦振华一边向嘴里扔着花生米,一边吐出了这个词。
这个时代,要么就是全部手工装弹,大部分的火炮都是这样的,要么就是全自动装弹,这个方面,苏联人的坦克首先实现了,不过,要说半自动装弹的话,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其实,现在研制的152毫米自行榴弹炮,也是半自动装弹,但是,它是半自动,是人工装填弹丸,自动装填药筒的半自动化装弹,和己方这个整装弹药,也不搭边啊。
第0676章 半自动装弹机
带着惊讶的目光,谢惠民看到了秦振华从他的口袋里,掏出来了一张纸,似乎很随意就放在口袋里的,如果不是纸是特别硬的绘图纸的话,会让人以为是去茅房用的呢,而那张纸展开之后,已经清晰的设计图,就出现在了谢惠民的眼前。
“这个,是摆动式装弹机?”谢惠民的眼睛里掩饰不住自己的惊讶,向着秦振华问道。
坦克炮是可以自动装弹的,但是,在装弹的时候,需要复位到一定的角度,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装弹的问题,炮弹必须要平行炮筒才能塞进去,在坦克上,这还不是很复杂,毕竟坦克炮原本主要就是用来平射的,仰角并不高,但是,榴弹炮之类的,仰角往往可不低,这种时候,就需要复位之后,才方便塞炮弹,因为后面即使是有自动装弹机,它也不动。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就有了摆动式的装弹机,这个装弹机,可以在后面进行摆动,随着炮管进行转动之后,等待装填的炮弹,那就随时处于和炮管平行的状态,从而满足自动装填的需要了。
只是,这需要很大的空间,坦克里面没有,但是,自行火炮后面的车体和炮塔的空间,都是预留出来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就给摆动式的装弹机创造了条件。
毕竟,火炮打完了之后,要降下来,然后装填好炮弹,再升起来,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有了这种方式,就可以大大地降低炮弹装填的时间了。
不过,另一方面,待装填的炮弹,如何放到这个摆动式的装弹机上来,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如果装弹机不摆动的话,那后面的炮塔尾仓里面的炮弹,和装弹机是平行的,直接就能输出过来,但是现在,装弹机来回摆动,这就导致尾仓里面的炮弹,和装弹机有夹角了。
要么炮管动,要么弹药仓动,这就出来新的问题了。
“尾仓里面的弹药,靠装填手搬到装弹机上,然后由装弹机来进行装填,这就是我说的半自动装弹了。”秦振华说道:“如何?”
全自动装弹,要克服的问题很多,除了每次开炮炮管要回来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说,选择弹种!
一款火炮,绝对不止一种弹种,哪怕就算是榴弹炮,也可以有其他的诸如杀伤性榴弹和爆破性榴弹等等的区别,就拿现在的这种自行反坦克炮来说,主力的弹种自然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是可以上榴弹的。
自动装弹机,如何识别弹药?
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是通过炮弹上的条码来识别的,苏联人干脆直接规定某些弹舱放专门的某些弹药。
己方这种呢?
干脆交给人工来做好了!
以前人工装弹,要搬出炮弹来,等待开火之后,拉开炮门,塞进炮膛,关闭炮门,才能完成装填的动作,等待发射之后,才能搬下一枚炮弹。
而现在,只需要装填手做一个动作,从后面搬下炮弹,放到这个半自动装弹机的待装填的位置上,其他的,交给这个半自动装弹机来解决!
这也算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明了,秦振华拿着这个装置的设计图,仔细地讲解起来,而此时的谢惠民,已经听的呆了。
“你小子,早就设计好这套方案了?”谢惠民看着秦振华,虽然酒精已经上头,还是反应了过来:“你小子,实在是不厚道!”
这个半自动装弹机,肯定是秦振华给坦克设计的!
作为坦克厂的设计师,他们是需要做好两手准备的,不管是120毫米坦克炮,还是125毫米坦克炮,都得有备份方案。
毕竟,最终选择哪一种,并不确定,如果上头倾向于和西方保持同样的口径,要用120毫米的坦克炮呢?
那到时候,装填的问题还得由一机厂来解决,勒克莱尔的装填方式高大上,同时不确定性也太多,秦振华等人只是设计了这样一套半自动装弹机,大大地降低了装填手的劳动强度。
毕竟,搬炮弹放过来,只一个动作就够了,要是以前,那得好几个动作,两手抱着五十斤的白面,试着抬起来塞进某个地方去?太费劲了,现在,只要搬动一下就可以,小个子的坦克手,也能胜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