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精校版]

第57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现在,压榨发动机的潜力,就取决于增压器的水平,增压器的性能越高,就可以给气缸鼓进去更多的空气。
以前用的,可以叫做定压涡轮增压系统,这套系统,把所有的排气管都综合到一起,再引入涡轮。虽然各缸是交替排气的,但是排气管的体积比较粗,当到达涡轮叶片的时候,压力已经几乎处于不变的状态了,所以叫做定压增压系统。
而现在,这种脉冲增压技术,是为了提高在定压系统中损失能量的利用率的,定压涡轮接受的排气是稳定的,这些排气在排出气缸之后,先进行了一次扩张,在这种时候,排气能量就已经被浪费了,仅仅利用了排气百分之十左右的能量,哪怕是全速运转,也最多不过百分之三十。
而脉冲增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个个的气缸排出来的废气,废气交替排放,就形成了脉冲,不经过扩容降压,直接引入涡轮叶片,这样的排气管是短而细的,尽量减少排气管的体积,这样,发动机排出来的尾气,直接迅速地进入涡轮机中膨胀做功,就把排气膨胀的能量也给利用上了。
这样,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就更高了。
斯太尔重卡也是在最新的发动机中,才应用了这种脉冲增压技术,然后,这种增压技术,就用在了这款坦克发动机上。
坦克发动机达到了八百马力,这是一次创新,一次追赶和超越了,在这样的动力下,80坦克将会有更充沛的动力储备,哪怕是在低速运转的情况下,也拥有不错的扭矩了。
现在,望着组装起来的这些坦克,秦振华是心潮澎湃的,按照计划,这些坦克,是要参加阅兵的。
“罗叔?”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当秦振华扭头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了罗荣根,此时的他,脸上的表情有些异样。
“造出来了?”罗荣根向着秦振华问道。
“是啊,我们工厂集中起来了能工巧匠,赶制出来了这些装备。”秦振华乐呵呵地指向了刚刚组装起来的坦克。
“哦,恭喜你们,不过,我这里有个不太好的消息。”罗荣根此时的脸色不是很好,不过,该说的总是要说出来的,他也没有什么隐瞒的想法。
“80坦克毕竟属于我们的新装备,上级对这种装备的可靠性,还是抱有一定的怀疑的,为了不出现意外情况,所以,上级并不打算把80坦克安排进去。”罗荣根说道。
“什么?”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愣,大家辛辛苦苦地赶工,这种事情,提前一两年做准备,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有想到,上级居然还是不信任他们。
毕竟,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举行过阅兵了,这次阅兵,意义重大,绝对不能出任何的问题的,现在,大家伙虽然有信心,但是上级,对这些新鲜的产物,还是有怀疑的,毕竟,这些年来,国产的很多装备不过关,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啊。”罗荣根说道:“我也会尽力的,尽量向上级介绍咱们这种坦克的可靠性,争取让上级改变观点。”
“不,罗叔。”就在这时,秦振华开口了:“空口无凭,只说的话,是不足以让上级彻底相信的。我们要动手去做才行。”
如果仅仅凭借一些纸面的资料,就让上级改变观点和看法的话,那罗荣根早就做到了,现在,既然上级还是怀疑,那就是有他们怀疑的道理的。
怀疑不可怕,咱们想办法,打消上级的顾虑就行了。
“你是打算请上级领导过来吗?”罗荣根问道:“上级领导日理万机,怕是没有时间啊!”
如果让领导亲自过来看看,那自然是最好的了,但是,一机厂有多大的面子,让上级领导亲自过来的?
这个可不好办。
“对啊,振华,想法很好,可是实现起来,可是有难度的。”祝老在一旁跟着说道。
“不,不,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秦振华说道:“祝老,罗叔,你们可曾听说过T-34的事情吗?”
对于造坦克的人来说,不知道T-34,那就像是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一样让人觉得可笑,现在,秦振华说起T-34来,大家伙都是有些奇怪,你说这个干吗?
在二战时期,T-34靠着简单结实,容易大量生产,而广泛地出现在战场上,硬生生地靠着装甲洪流,推平了整个欧洲,形成了让德国人头疼的T-34危机。一直到现在,苏联人的战术,其实依旧是在按照T-34的作战方案来走的,T-72,其实就相当于是T-34的替代品。
现在,秦振华说起T-34来,众人只是不解,他提出这件事干嘛?
“当年,T-34刚刚出来的时候,是默默无名的,苏联的高层根本就看不上这种坦克,毕竟当时的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在苏联境内,仅仅是个不起眼的工厂,而且,还有各种斗争的存在,所以,T-34最初是没什么前途的,当时的坦克设计师米哈伊尔·科什金,也是深深地知道这一点的。”
当秦振华说到这里的时候,祝老已经明白过来了:“你是说,咱们来一次长途测试?”
这件具有传奇色彩的事情,祝老当然是知道的。
同时,祝老也是知道秦振华的,所以,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秦振华的思想。
第0716章 长途测试(下)
眼看设计出来的坦克不被赏识,怎么办?科什金做出了一个选择,来了一个大回环的旋转,亲自率领2辆T-34坦克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通过这次实验,证实了这款坦克的可靠,给在莫斯科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
可惜,苏联的天气,大家伙都是知道的,天寒地冻,这个科什金原本就是技术人员,身体不好,在实验的过程中,感染上了肺炎,加上积劳成疾,最终去世了。
他没有看到这款坦克在战争中大放异彩,而骄傲的T-34,走完了整个二战,然后成了T-44,改进之后,T-54更是名满全球!
现在,秦振华提起这件事来,那自然是有所指的,他望着祝老,认真地点点头:“没错,我一路开过去!从草原市,开动到首都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展示我们80坦克的优秀性能!”
上级不认可,那就做给上级看啊!
从草原市到首都,距离数百公里!沿途有草原,有山峦,有丘陵,各种各样的地形都有,整个行程下来,估计会达到上千公里!对80坦克来说,走完这一段距离,那就是一次出色的展示了!
国内没有这么干的,坦克出厂,那是通过列车的,一机厂直接就有专门的列车站,军列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坦克出厂,一直就能到达目标部队,在部队的靶场里,来回开动,从来还没有过从坦克厂直接开着前往部队的。
这是一次长途测试啊!
“可是,沿途破坏了道路怎么办?”王二柱在一旁问道。
坦克要出去,那就得走路,走什么路?公路的话,柏油马路上去,就把马路给破坏掉了,要是走野外的话,那大片大片的草地,怕是要被破坏掉,他毕竟是在草原上长大的,总觉得这样做不好。
“我们用挂胶履带啊。”秦振华说道:“反正,参加阅兵的时候,也得用挂胶履带,不能破坏了阅兵场的地面。”
履带是坦克前进的一个铺垫,正是因为有了履带,所以坦克才能如履平地,但是,同样是因为有了这个履带,导致了坦克在前进的过程中,对地面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一般情况下,坦克都是在野外行动的,所以,哪怕是破坏了地面,也无所谓,就当做是耕地了,但是,如果是阅兵,破坏地面就不好了。
所以,这次计划中的阅兵,所有的坦克,都是要安装挂胶履带的。
(华东之雄是军盲,被骂惨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说,单销的履带不能挂胶!俄罗斯到了现在,阅兵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坦克破坏地面的,就如同T-72坦克,也不挂胶,因为是单销的履带!好吧,华东之雄这个军盲,也不知道单销的履带能不能挂胶,但是华东之雄知道,自从1984年阅兵,所有参加阅兵的车辆,都是挂胶履带的。不管是最新的79坦克,还是老掉牙的59-2坦克,统统如此。)
挂胶的履带,不仅仅可以解决在城市中破坏路面的问题,哪怕就算是到了野外,挂胶履带因为和地面接触有了缓冲,也能够带来比较舒服的乘坐环境,所以,挂胶的履带,具有优良的性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