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坦克帽,在国内生产了很多年,但是,也有缺点,表面是布面料,长期存放或者日晒雨淋后非常容易褪色,同时,配用的耳机送话器电路不太合格,容易氧化出现通话不灵的现象。
所以,在这款坦克帽大量生产装备的同时,国内又自行设计制造了TMT-73式坦克帽,虽然叫做自研,实际上,和苏联的软质坦克帽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更换了面料,同时在帽套上方增加了有胶质海绵的护额和护顶,重点改进了国产的SH-091B型乘员耳机和一对SD-460B型喉头送话器。
这套装备,大大地增加了可靠性,到现在,阅兵装备的坦克,自行火炮等等,用的都是这种坦克帽。
软质的坦克帽,可以防备坦克手在内部碰撞受伤,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坦克兵不仅仅在坦克内部,还要出来的。
车长是要探出头来指挥的,驾驶员是要探出头来观察路面的,在没有进入战区前,这是很常见的,也就容易成为埋伏在外面的敌人的狙击手的靶子,同时,即使是进入了战区,很多时候装填手也得出来,操作外面的机枪。
坦克帽只能防止磕碰,没有防御力,不用说专门的狙击手了,就算是那些流弹,或者是破片,甚至是坦克外面的爆炸反应装甲被引爆之后的杀伤,都是无法防护的。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有的坦克乘员会在坦克里备一个步兵钢盔,探出头去的时候戴上这个头盔,不过,这毕竟是应急的。
但是车里专门准备头盔不方便,步兵用的头盔还很重,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不透气,夏天戴着太热了,要守卫了透气在头盔上开孔,探出头去,要是在这种地方挨颗子弹,直接就打到脑壳里面了。
美国人在二战时期,就从橄榄球头盔发展出来了M1938坦克头盔,这是有开孔的,没有太高的防御力。
到了二战结束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人想了个办法,把坦克帽做成两部分,里面是软的,外面是个硬壳,这个硬壳作为一个模块化的部件,算是运用模块化思想的典范,到了后来,有了凯夫拉纤维防弹材料,造出来的重量轻,防护力强,后来就逐渐成为了北约坦克手们的制式头盔了。
其实,要说最帅的坦克手,还是德国的,二战时期的老毛子天天戴个拉风的坦克帽的时候,德国人的坦克手,那是直接戴着军帽,然后加上耳机和话筒的,那叫一个帅气。
德国人不怕磕头,因为人家的坦克内部是软包的,里面都是皮革和海绵的内衬,德国人最终输掉了战争,怕是也有这个因素,他们造的武器,都是相当讲究的。
总之,在这个时代,西方都已经开始采用硬质头盔了。国内依旧是坦克帽为主,所以,秦振华就特意地采购了一批,然后带过来,首先装备给80坦克部队,这也算是新坦克配新的头盔了。
好奇的刘大军戴了上去,果然,感觉是不错,不重,很舒服,透气性也好。不过,戴了之后,他还是摘了下来。
“振华哥,这阅兵的时候,戴这个玩意,不合适啊。”刘大军说道。
上级其实早就确定下来主要的阅兵装备了,坦克帽上虽然没有细说,但是,那还用说吗?必须是咱们自主研发生产的才可以。
戴着这东西参加阅兵,那让西方怎么看?
秦振华笑了笑:“当然不合适,我只是让大家试着戴,然后,我们一机厂的相关分厂,争取吸收这种坦克帽的技术,开发出来咱们的新型坦克帽。”
阅兵式上,当然要是咱们自己的装备了,大到坦克,小到坦克帽!
从长远角度来看,硬质的坦克帽,以后必然会是一个主流,除了结实之外,还可以兼容新型的耳机和话筒,随着坦克技术的不断发展,坦克内部的噪音也会逐渐降低下来,坦克手最终会从喉头送话器变成嘴边的话筒的,那个话筒,用坦克帽可不好固定,头盔才容易固定起来的。
所以,必然要发展新型的坦克帽,现在试用一下,看看优点和缺点,己方考虑怎么仿制和改良。
虽然小,也关系到坦克兵的作战效能的啊。
“好嘞。”听到了秦振华这么介绍,刘大军立刻就没有了心理包袱,向着自己的手下打招呼:“大家伙过来,一人一个!这可是美国人用的坦克帽,世界第一的!只有咱们英雄连才有资格装备。喂,你小子怎么拿了俩?你长了两个头吗?”
阅兵的训练场上,热火朝天,远隔几十公里之外的坦克设计所,在祝老的带领下,相关的三代坦克的设计,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这次去美国,看到了对方的M1坦克,也是很受启发的,里面的某些设计理念,也是己方应该参考进来的。
东西方结合,打造一款真正适合己方的先进的现代化的主战坦克!
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已经进入了三代坦克的序列之中,国家耽误了不少的时间,现在,就是要追赶啊!
坦克设计所,带着神圣的使命,投入到了研发之中去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炎热的夏季离开,凉爽的秋季到来,终于,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来到了。
让人激情澎湃,让人热血沸腾,让人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的阅兵式,终于在这个国庆节,拉开了帷幕!
第0774章 威武壮观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我们最新的80坦克部队,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在前几年的战场上,这支部队圆满完成了穿插任务,出现在了敌人的腹地。而现在,他们换装了国产的最新型的坦克,更有力地保卫我们的祖国。”
电视机前,一众人在兴奋地看着。
现在,能够拥有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就不错了,而一机厂的这个会议室里,为了能够更好地传达某些上级的指示精神,特意购买了一台24寸的彩色电视机,此时,在电视机上,正在显示着这次阅兵的画面,场面雄壮,让人无比的赞叹。
这就是咱们一机厂的坦克!
“这次,算是咱们80坦克的第一次的正式亮相了!”赵国栋兴奋地说道:“从六十年代的122坦克,一直到现在,咱们的二代坦克,终于算是成熟了!”
当年,所有人鼓足干劲,研制三液坦克,但是,结果也是让人唏嘘的,六十年代的那些技术,根本就不足以完成这种高大上的坦克制造,不用说当时了,就连现在,采用液气悬挂的坦克也是相当少见的。
而己方的80坦克,到现在终于算是成熟了,展示在了世界上众人的面前,也算是大大地壮大了国威和军威!
领头的第一辆坦克上,刘大军就更是心情激动了,他们在训练中,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现在,终于作为装备部队的第一个方队,通过了检阅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他的身体露出上半身来,戴着坦克帽,穿着军装,向着检阅台那边敬礼。
他们的后面,是四排四列的十六辆坦克,整整齐齐,不管是从侧面,正面,还是斜着看,都是一条直线!
坦克手早就训练出来了,涡轮增压的柴油机不好控制,那咱们就练就更加敏锐的右腿,操控油门的时候,相当的熟练,几乎已经和这辆坦克融为一体了。
第一个坦克方阵,缓缓地驶过,第二个79坦克方阵,跟在后面行驶过来了。
这个方阵,只看上装的话,和第一个没什么区别,浑圆的炮塔,前面的105毫米坦克炮,使用了引进以色列技术的石棉热护套,看起来有些笨重,也更加的直观,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次,也是展示咱们的武力的时候了,北方的苏联人,看到咱们一机厂的坦克,不知道要作何感想。”赵国栋继续感叹地说道。
“不用说北方的苏联人了,就算是在那里看上一眼,也是相当震撼的。”一旁的乌瑞华说道:“真希望能在现场看看啊!”
“呵呵,现场?哪里有那么容易,不过,如果是咱们的三代坦克研发成功了,进行下一次阅兵的话,研究坦克的技术人员,估计会有几个名额,上去,去那里看的。”赵国栋指了指电视上的那个位置,说道。
“对了,振华就在那里,他会不会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场面?”